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了解)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 (1)国家的含义: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 (1)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占人口绝大多数人民是我国的统治阶级,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理解)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一方面,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另一方面,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2)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5、(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了解)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采取怎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我国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是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选择。
7、(了解)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提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8、(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决策机关在决策前,广泛征询民意,集思广益,使公民通过多种方式,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积极参与决策的制度。
能够使决策既合乎公众的需要和愿望,又切实可行。 (2)公示制度:决策机关通过公示板、公示卡、微机触摸屏、公众宣传单、办事指示卡等形式,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公示出来的制度。
有利于公众了解决策内容,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3)专家咨询制度: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通过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决策中的作用的制度。
这种制度,有利于发挥专家学者们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和科学预测方法,在决策过程中起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社会听证制度: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行政处罚事项、重大行政许可事项等的决策,听取有关团体、专家学者及其与该决策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的意见的制度。
有利于决策集思广益、有科学根据、有制度保证。 9、(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公民通过向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者向有关人员当面反映情况来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制度。
是行使宪法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迅捷地传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
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证实现,得到切实保障。 (3)舆论监督制度:公民依法在新闻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等)上公开发表意见,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的制度。
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上起着独特的作用。 (4)其他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人厌监督员制度等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人,政府将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10、(运用)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
初中思想品德试题解题方法与思路 一:选择题 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 3.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附:十种情况不选 (1)表述有错者不选 (2) 肢干不符者不选(3) 肢干双重者不选 (4) 因果相悖者不选(5)正误相混者不选 (6) 肢干矛盾者不选(7) 间接联系者不选 (8) 范围不符者不选(9)要求单一者不选 (10)反向选择者不正选 二:简答题 1.弄清题目的蕴涵性。通常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2.把握题目的限制性 3.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人手,揭示出题眼4.分层5.注意答题的全面性6.行文过程可简洁明了。
三:辨析题 通常考学生辨证的或阶级分析的知识。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本质有现象。
(1) 用全面观点分析,抓关键词,力求找到合理的地方和不合理的地方。 (2) 凡牵涉资本主义,国家、民主的,必须注意阶级性。
答题时注意: (1) 发现过程中下结论 (2) 运用课文原理 合理的:原理+扼要分析(说明为什么合理) 不合理的: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不合理,并指出合理的是什么) 三、辨析题 辨析题要求考生对试题报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分析和辨别。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考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常见的辨析题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材料辨析题。
它不同于简单的是非辨析题,要求作答时既要辨别,又要分析,还要评判。解答此类题时应先分析道理,再评判是非,其中析是“关健”,是主体,如何把握分析要领: (1)要顺着试题所指示的问题,找出分析的目标,试题所揭示的问题,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即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2)寻找课本中对试题所提问的论述。
(3)透过分析,对相应观点作出评判。(如:电视台记者去一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修企业进行采访,下面是记者与该企业经理的一段对话。
记者:请简要谈谈你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经理: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记者: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经理:治理环境污染必须首先发展经济。请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有关知识,对该企业经理的上述纲点作简要评析。
题中所提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顺着第一个问题我们应找到课本中相关的论述: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既是经济的基础,又是其制约因素。
如果只讲发燕尾服经济,不顾环境承受能力,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但这会严重影响今后经济的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的发展战略,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才能保证经济健康持久地发展。
顺着第二个问题找到教材中的论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经济,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又必须保护环境。
因此,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即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既要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也要反对不准发展的“零增长”的观点。
(二)错误推理型辨析题。 一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往往列举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后一部分由此推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从而使结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考生判断时往往容易出错,说明理由时不得要领。这类题型,可分三步作答:1)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2)运用所学知识,辨别题目观点的正误。(3)结合课本原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说理论述。
(三)复合型辨析题。 这种题型一般是以复句的形式出现,题目包含两层以上的含义,前一个观点可能正确或错误,也可能正误混杂;前一个又是后一个观点的一部分,后一个观点可能正确或错误,也可能正误混杂。
这类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解答此类题,必须认真审题,弄清题目到底有几层意思,然后逐层辨析。
不能简单的全面肯定,而应该按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补充什么”的思路进行析,最后归纳出答案,即肯定题目中的合理因素,然后否定题目中的不合理因素,最后补充题目中的模糊之处。(如:一切扰乱公共秩序地违法行为都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
(1)(肯定)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是否应当予以惩处?如果公共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败坏社会风气。因此,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
(2)(否定)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是环都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违法行为有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之分,对那些尚不够刑罚处罚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示能依据刑法予以惩处,而只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予以制裁。 (3)(补充)哪些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对那些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 (四)正误观点辨析题。
这类题 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答题时只需要对题目作。
高一政治复习要点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2、商品生产 3、商品经济 4、商品的使用价值 5、商品的价值 6、交换价值 7、一般等价物 8、货币 9、价格 10、商品流通 11、流通手段 12、纸币 13、通货膨胀 二、基本问题 1、构成商品的条件 2、商品和劳动产品的异同、商品和其他非劳动产品的异同 3、商品生产出现的条件 4、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5、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6、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用关系图表示) 7、商品交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8、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异同点 9、货币的本质及其与货币的职能之间的关系 10、货币具有哪几种职能? 11、商品流通的公式表示是什么? 12、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13、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有何异同? 14、纸币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15、行哪些职能? 16、人民币的发行权归谁、谁又负责发行的具体事宜? 17、商品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由哪几个因素确定? 18、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通货膨胀的表现是什么? 19、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解决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0、通货紧缩的表现是什么? 2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 23、价值规律的作用 24、商品为什么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25、供求和价格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名词解释 1、国有经济 2、集体经济 3、混合所有制经济 4、所有制结构 5、个体经济 6、私营经济 7、外资经济 8、按劳分配 9、资源、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 10、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11、市场经济 12、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 13、宏观调控 14、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课 1、我国的国家性质2、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 本质: 人民民主的特征:3、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4、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5、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6、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7、公民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8、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9、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基本内容:重要内容)第二课 1、选举方式:(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
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 2、认为选举与我无关是错误的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意义。
4、实行村民自治和城民自治的重要意义5、民主监督的方式、意义。 6、公民应怎样正确地行使监督权第三课 1、政府的主要职能2、政府的宗旨: 工作的基本原则:3、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要求4、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主要途径第四课 1、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措施3、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 4、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5、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6、政府实行“阳光工程”的意义第五课 1、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大是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政体),2、人大的职权 3、人大代表的权利4、人大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5、民主集中制的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体现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第六课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原因3、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基本方式4、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的内容: 本质: 5、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 核心:6、民主党派的性质 7、我国的政党制度及其内容8、政协的性质及其职能 9、我国的政党制度的优越性10、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第七课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自治机关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5、我国的宗教政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第八课 1、国际社会的成员2、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最重要的是主权3、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4、国际组织的分类 5、联合国的宗旨:6、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第九课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2、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3、全球化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4、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5、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7、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基本内容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转正式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何结合?怎样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2)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9、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 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实践 10、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1.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一时不强的表现。
(2)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1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3.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
意义:(1)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2)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3)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4)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热情和决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地 政治责任感。
14.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利于扩大基层民主(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4)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15.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哪些?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16.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17.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18.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9.我国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2)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0.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 2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1)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2.什么是依法行政? 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各种事务。
23.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