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英语缩写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
基础医学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内容: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流行病学。
护士,必须按照卫健委相关法律条文标准和护理行业规范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观察病人体表体重情况,了解病人病情,配合医生治疗,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负责病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活动、用药和安全等问题。
从事与医疗有关的全项临床操作或单项专项护理活动,如机械排痰、穿刺输液、入院宣教、执行医嘱、铺床换被、安全提示、取药配药摆药、病情速记、资料入卷、采集标本、责任交接、观察病情、医疗废物毁形消毒、医疗垃圾管理分类。
收集建议、学习培训、送标送检、引导病员、夜间查房、设备点检、设备保洁、整理内务、5s实施、出院核算、整理病历、宣贯医嘱、护理示教、抢救急救、按时巡查、异常报告、物品发放、电脑登记、维修维护、测量体温、技能考核、病员分类、驱除四害、病员点评等必要的日常护理活动。
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人类生命、减轻病员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护士一词来自钟茂芳1914年在第一次中华护士会议中提出将英文Nurse译为“护士”,大会通过,沿用至今。工作时必须脱下便服穿护士服。
扩展资料:
护士考试科目:
考试分上、下午两个阶段进行,共计270分钟,230道题。
上午考试卷(第一卷试题)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心理学基础》。考试时间为120分钟,115道题。
下午考试卷(第二卷试题)为:西医护理:《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中医护理:《中医外科护理学》、《中医妇科护理 学》、《中医儿科护理学》。考试时间为150分钟,115道题。
考试题型全部采用以选择题为代表的客观题型形式。考试范围、难度及其具体要求,请应试者详细阅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主编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应试指南》。
2012年度考试有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初级(师)和中级两个专业,取消护理初级(士)专业;2012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门,每个科目题量120~160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护士
百度百科-基础医学
我国传统医学是以中医药学为主体的包括少数民族医学在内的民族医学。
但少数民族医学并非都有完整的文字记录。1984年4月在内蒙古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上正式列出“五大民族医”,即藏医、蒙医、维医、朝医、傣医,他们与汉族医药学——中医药学共同组成我国传统医学。
本文针对我国传统医学(包括主要少数民族医学)的基础理论作一分析,明示其特点,阐述其内涵,以利于国际交流,以利于全人类的健康事业。 1 天人合一论 天人合一论是我国传统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它从整体上来把握人、万物和天地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天人感应思想的发展。
用现代语言讲,就是阐述人体、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同步性和统一性。这种天人合一观念渗透于中医学与各少数民族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中。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阴阳学说奠基于殷周之际,《周易.系辞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者,事物运动之法则或规律也。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医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她把阴阳作为天体运行的道路,事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进而把人作为宇宙间的生命体,其生、老、病、死及其疾病防治之规律也必然系于天地阴阳运行之道。五行学说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了东、西、南、北、中五方概念。
《素问.金匮真言论》所叙述的五脏上应五行、五方、五音、五味等收受理论,则是五行学说关于天人合一论的具体描述。特别是《素问》运气七篇,更体现出天人合一观点。
尤以《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中论述最详。任应秋先生对此论述颇精,他说:“古人对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认识,提出了这样一个规律,使我们易于辨识,也就是借天地五运六气之理,辨人身五脏六腑之疾,其盛衰休咎同,其生克制化同,便从而合一以施用,临证以施治(任应秋.五运六气.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72)。”
藏医学的基础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大因素,即“龙”(气)、“赤巴”(胆)、“培根”(水和土);七大物质,即饮食精微、血、肉、骨、髓、精、脂肪;三种排泄物,即大便、小便、汗。由三大因素(包括自然界中的气、水、土)支配着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
在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记载有四季脉象与五行生克的关系,认为医学与天文历算学是同条共贯的。在其丰富的内容中,许多地方贯穿有天文历算的原理。
“有算必有医”、“医算不分家”为藏医区别于其他民族医学的重要特点,既反映了藏医学关于人与大自然界密不可分的整体观念,也说明藏医学有着深厚的文化源泉,这是国内外藏学界专家的共识。 蒙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三根学说,该学说认为自然界是由“土、水、火、气、空”五大元素所构成的。
作为大宇宙缩影的人体则以三根:即赫易(具有阴阳两重性,犹气,指生理功能)、希日(属阳、火之性,指体温、热能、精神活动)、巴达干(具有阴、寒、水、土之性,指营养物质、体液)所构成。三根之间具有阴阳依存和五行生克的关系。
蒙医学还因袭中医学五行之说,取五行与五元相汇通的方式论述五脏六腑的功能。其五脏六腑与自然界五行、五色、五位、五季(包括四季之末18天)的比配与中医学是一致的,只是五脏属阳、六腑属阴的论点与中医学相悖。
维医学认为自然界是由四大物质所组成,即火、气、水、土。四者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维持着动态平衡。
人也是通过四大物质混合后的改变力而产生了机体。四大物质产生气质,气质产生四津,四津产生精神,精神产生各种力,力产生各种脏器功能,从而形成了从自然到人体,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与预防等,包括四大物质学说、气质学说、四津体液学说在内的维医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是古维吾尔医在吸取周围民族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于隋唐时期产生的。 朝医学的理论核心是四象医学阴阳论,是朝鲜医学家李济马运用中医学的经典理论与易学阴阳论对朝鲜民族医学的总结与概括。
四象医学以“天、人、性、命”整体观和“四维之四象”结构学说为指导,将人分成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人。自然界的四行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助长、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外在的四行运动规律反映到机体内部就是“四象人”,这就把天人看成统一体了。
傣医学的理论基础是四塔学说。这种学说是由古印度佛教传入傣族社会后结合自身民族医学知识而形成的。
该学说认为,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的繁殖、发育、生长均依附于自然界的土、水、火、风四塔。四塔正常,则生生不息;反之,四塔分离,令人身亡。
四塔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历代傣医正是运用这种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四塔理论来诊治疾病的。
另外,彝族、苗族等亦有自己的民族医学理论。彝族医学的理论基础是“哎哺”之说。
哎为乾、生火、象天,哺为坤、生水、象地。天地相互依赖而存在,水火相互制约而共生。
人体正是在这种天地循环之气中而化生的。这种理论把人看成是大自然的和合物是不言而喻的。
苗族医学认为:光、气、水、土。
人体四大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也叫做上皮,它是衬贴或覆盖在其它组织上的一种重要结构。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结构特点是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通常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上皮组织可分成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上皮组织是人体最大的组织。
2.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具有重要功能意义。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分布无极性。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液状的血液、淋巴,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和较坚固的软骨与骨;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仅指固有结缔组织而言。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
3.肌组织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并有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等。肌细胞外形细长因此又称肌纤维。肌细胞的细胞膜叫做肌膜,其细胞质叫肌浆。肌浆中含有肌丝,它是肌细胞收缩的物质基础。根据肌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的不同可将肌肉组织分为3类:即骨骼肌、心肌与平滑肌。骨骼肌一般通过腱附于骨骼上,但也有例外,如食管上部的肌层及面部表情肌并不附于骨骼上 。心肌分布于心脏,构成心房、心室壁上的心肌层,也见于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骨骼肌与心肌的肌纤维均有横纹,又称横纹肌。平滑肌纤维无横纹。肌肉组织具有收缩特性,是躯体和四肢运动,以及体内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过程的动力来源。骨骼肌的收缩受意志支配属于随意肌。心肌与平滑肌受自主性神经支配属于不随意肌。
4.神经组织(nerve tissue)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由神经细胞(nerve cell)和神经胶质(neuroglial)组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神经元。一个成人约有亿万个神经元,它们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功能,有些神经元还有内分泌功能。神经胶质是神经胶质细胞的总称,其数量约为神经元的10~50倍,主要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无传导冲动的功能,而是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绝缘和保护等作用。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
在医学领域,它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任务是揭示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人体解剖学也是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必修科目 人体基本结构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由于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在研究方法、着重点和目的性等方面产生了差异,因而逐渐形成了若干独具特色的分野:如按照组成人体的各系统,逐一研究和叙述各系统器官形态、结构和系统解剖学;按照人体的分部及医疗手术学的需要,研究和论述各体部内诸结构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的局部解剖学;适应绘画和雕塑等专业要求的艺术解剖学;研究人体器官和结构在体育运动和训练中其形态构造和功能关系的运动解剖学;专门阐述临床各种手术层次结构基础的应用(手术)解剖学等。
此外,由于研究手段不同,又有了以肉眼观察和解剖操作为主的大体(巨视)解剖学和以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即微视和超微解剖学。还有专门以个体发生和发育过程和规律的人体胚胎学或人体发生学。
鉴于神经科学在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和在下个世纪可能成为生物科学和带头学科的趋势,以及参考发达国家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本教研室对原担负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进行了改革,设立了大体解剖学和神经解剖学两门课程,即将原中枢神经系统单独设课,以适应世界神经科学的发展潮流,促进教学内容的迅速更新。其余人体形态结构知识大部分内容,划归本门课程即大体解剖学讲授。
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概要介绍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结构知识,采用以讲课为主,辅以必要的印证性实习,但对组成人体支架的骨骼系统,在此阶段则要求掌握所需的全部内容。第二阶段按组成人体的各个体部,逐一进行解剖观察。
基本方式是在教师提示后,学员根据教材独立进行解剖操作,获得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学员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以及一定的解剖操作技巧。在此阶段中穿插必要的理论性讲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员将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系列化、理论化。
另外请有关临床科室教师,讲授一些结构内容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以开拓学员的眼界和思路,增添学习的兴趣。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