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著作,因此,《狂人日记》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下列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推理的逻辑错误?
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 C.以偏概全。 D.倒置因果。 E.循环论证
19世纪有一位英国改革家说,每一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那些没有牛的,通常是好吃懒做的人。因此,他的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给每一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这位改革家明显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以下哪项论证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与题干中出现的类似?
A.天下雨,地上湿。现在天不下雨,所以地也不湿。
B.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的作者曾获诺贝尔奖。
C.你是一个犯过罪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不懂哲学?
D.因为他躺在床上,所以他病了。
E.你说谎,所以我不相信你的话:因为我不相信你的话,所以你说谎是徒劳。
解析 题干中改革家的犯的逻辑错误是"因果倒置",选项D也犯了同样错误。
什么是逻辑?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孩子.路过一家玩具店.孩子想要某一个玩具.于是对妈妈提出要求.妈妈拒绝了.于是对爸爸说.妈妈不好.爸爸好.爸爸给我买玩具. 这就是逻辑最基本的公式列.逻辑是一种融合了矛盾的东西.所以不管是完美的逻辑.还是不完美的逻辑.在时间面前永远站不住脚. 逻辑成为一门科学,那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这恐怕怀疑的人很少。我们知道亚氏并没有把他的研究叫做“逻辑”,但他明确指出他的研究对象是“三段论”,而这是关于从一个真的前提“必然地”推出一些结论的科学。
他的三段论有两种,一是蕴涵三段论,二是归纳三段论。前者我们不必说,后者实际上是一种完全归纳,因而也是演绎性的。
因此,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逻辑”,就是关于“必然推理规则”,或“必然证明或论证规则”的科学。他尽管提到过简单枚举归纳,但并不是从“逻辑”意义上来说的,只是为了和“逻辑”进行对比而从论辩的意义上而言的。
逻辑分为归纳逻辑和辩证逻辑(1)归纳逻辑 培根提出科学的“归纳法”的时候,并没有说这就是逻辑;而是到了穆勒才把“归纳法”写进了他的《逻辑体系》中。但是,他不是在“必然推理”的角度来使用“逻辑”概念的,他的逻辑是指建立在一套“程序化规则”的“推理”,至于使用这个规则是否得出必然的结论,那是无关紧要的。
他认为,凡是推理都有权叫逻辑。可见,就是穆勒自己也认为,根据本来的逻辑定义,研究归纳其实不能算逻辑学。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现代归纳逻辑的大家,如卡尔纳普等根本不认为培根、穆勒的“归纳法”是什么“逻辑”而只认为它是一种“方法”,也不认为现代归纳逻辑起源于他们两个,而是起源于概率论;而最先研究的概率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反对什么“唯理主义”,而是为了解决赌博的问题。概率论创始人帕斯卡本人就是唯理主义者。
但是,现代归纳逻辑之所以叫逻辑,也不是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一门关于“必然性规则”的科学,而是因为它本身已经“演绎化”。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归纳逻辑是关于“概然性”的学科。
它和“逻辑”学要研究的领域根本不同。一个“演绎化”的体系能否就是“逻辑学”?现代的一些科学,如博弈论内部也是演绎化的,能够因此就叫做“逻辑学”吗?(2)辩证逻辑 我们说,现代逻辑一般是把“归纳法”和“归纳逻辑”严格区分。
同样,辩证法和辩证逻辑也不一样。在黑格尔之前的应该叫辩证方法(而不是姚大志说的是什么逻辑),而在黑格尔这里的确是要用“辩证法这种思维方式”,来建立“新的逻辑学”。
因此,他所谓的辩证法就是指辩证逻辑。他的思路主要有两个:一、解决逻辑学的基础问题,即是用逻辑学来自己证明自己的前提为真(注意,绝不是从外面引一个什么“归纳法”来证明自己的前提为真),这就是一个圆圈式思维方式,而以前的逻辑则是直线性思维方式,所以无法具有反身性。
二、使得逻辑学不是建立在同一律,而是建立在对立统一律上。我们知道,在黑格尔时代,所谓“形式逻辑”的同一律这个根本前提本身是没有经过证明的规律,所以形式逻辑作为关于“必然性规则”的科学本身就是不必然的。
如果把逻辑学建立在对立统一律上,就可以说明同一律的根据,从而使逻辑学的各规则之间的相互推演真正具有“完全性”和“必然性”。就黑格尔说的这点而言,他试图创立的辩证逻辑的确可以说是比传统形式逻辑更高级。
至于黑格尔这种思路是否就真能建立起了他的辩证逻辑,这个可以怀疑、探讨和研究。但是可以肯定,这里的逻辑含义也是从必然性来说的。
黑格尔说:“辩证法。是在科学内容里由以达到内在联系和必然性的唯一原则。”
他就是要阐述这一“达到内在联系和必然性的唯一原则”。 因此,这里提醒一下其他参与讨论的朋友,就是“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区别不是在所谓“内容”和“形式”的区别。
而是我们上面说的内容。所谓“形式逻辑”指的指逻辑学只研究逻辑常项,这点辩证逻辑也一样。
作为一门科学不可能去研究那些变动无常、不可把握的东西。黑格尔说:“内容不如说是在自身那里就有着形式,甚至可以说惟有通过形式,它才有生气和实质;而且,那仅仅转化为一个内容显现的,就是形式本身。”
因此,辩证逻辑也只研究“辩证逻辑常项”,即逻辑的形式。 归纳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辩证逻辑也是关于必然性规则的科学,因而和培根、穆勒的所谓归纳法没有什么关系。
归纳和演绎(逻辑)各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归纳主要用于搜索发现,逻辑用于证成;归纳研究在不充分条件下的可能过程,逻辑研究充分条件下的必然过程。
因此,辩证逻辑恐怕很难建立在“归纳1。演绎1。
归纳2。演绎2。”
的基础上。硬要找一个公式,不如说是:分析。
综合。.。
这里的分析和综合都是逻辑学意义上(如亚里士多德把他的三段论就叫作分析),而不是方法意义上的。方法意义上的这个公式其实在柏拉图的辩证法里面就已经有了。
学习逻辑学有什么好处? 第一,学习逻辑之后,我所理解的研究逻辑学的。
逻辑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用来构建人类思想的工具。
作为一门支柱性学科,逻辑能够促进社会朝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不管是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还是科学理论的建立以及技术的进步,都与逻辑紧密相关。
而目前在我国,逻辑学并没有获得与其自身相符合的社会地位,而且存在被边缘化等一系列问题。高校的存在就是为培育创造型人才,提高当代青年表达和学习的各项能力。
而逻辑思考能力是上述各项能力的基石,在我国逻辑学作为如此不可或缺的学科,却未能获得与之相符的地位,有人误认为它是形而上学,有人更是把它作为形式主义的一种类型。不仅如此,在高校教育体系中,逻辑学老师的数目显著减少,能力也明显降低。
普通逻辑学这门课已经有退出日常教学的趋势。师资力量较弱、教学理念、方式、方法和现代教育不能很好的适应,都是造成逻辑学学科与其本身所应有的地位完全不相符的原因。
所以,彻底地了解逻辑学及其地位和影响,能够进一步完善逻辑学学科各方面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逻辑是理性思维的工具 当时世界正处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最明显的特点是知识不到被创造,人如果不想落后于世界的发展,就需要具备理性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是人持续发展前进的产物,也是区分野蛮人和文明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中,科学严密的逻辑思想是十分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
它不仅有影响创新的作用,同时也是创新思想产生和应用的坚实基础。如果某个人没有良好的逻辑能力,很易发生定义不清晰、判断不准确、推论不符合逻辑、证明缺少说服力这类低级错误,很难理智地看清事情的最本质特征,这样虽然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还是很难让思想准确地反映出真实状况。
从某种程度来讲,创新思想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过程都与逻辑思维最基本的素质密不可分。 逻辑学的基础作用是对人思维的培养,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是指导人类使用逻辑思维并进行高效交流和讨论的必备手段。
而发明和创新也把逻辑科学作为基石。西方的前沿科学一直以来都把演绎和归纳逻辑作为基石,这与当今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令人震惊的科技的飞速发展紧密相关。
在人的知识体系中,逻辑思维是最初所具备的内容之一。其理论和方式对科学的诞生和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不仅改变了自然科学,还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虽然科学分类广泛,研究内容差异巨大,研究手段各具特色,但是即使在科学如此迅猛前进的当代,逻辑仍是它所依靠并且不能背离的。每一种类型的科学均是由一连串理念、假设、推断所形成,并且随其一起不断进步。
整个理论体系也会做出相符合逻辑的改善和调整。所有这些都无法离开逻辑学,无法离开对逻辑知识在现实条件下的实践。
在此层面上,列宁引用黑格尔的名言:“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所以,不管是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都需要建立严谨、正确并且具有逻辑的体系。
如果缺少逻辑知识,未经严格的逻辑练习,人类无法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任何科学内容都需要把逻辑当做基石,需要符合逻辑,不符合逻辑要求的一定不能被称作科学。
在缺失逻辑的情况下,不会有任何科学的诞生。严复曾经说过:“是学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
二、逻辑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特别是逻辑知识积淀和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长远进行考虑和规划,不能只贪图短期的效果。要有庞大的、全面的逻辑知识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激发逻辑潜意识。
知识积累越深厚,潜意识开发的可能性则越大。根据相关专家预计,2020年,发达国家会创建把知识创新作为基石的国家高新技术体系,而发展中国家在2040年能够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全球预计在21世纪后半世纪迈进知识经济时代。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就是知识创新,同时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新型人才会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中国需要教育培养出一批拥有创新思想、理念和能力的新型人才,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更强竞争力,占据更高的地位,而逻辑在这一个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唯有让创新人才了解熟悉逻辑学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培养良好的逻辑素质,才可以利用创新思维完成所需要的创造。在谈论21世纪创新型人才时,钱伟长教授曾说:“学好一门功课并非仅按照此课所教的方法工作,这是由于这门课所教的内容也许在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都没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但是倘若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素养,那他们在这门课所学到的逻辑思维的方式永远都会有用武之地”。曾经听说过一个打牌的例子,两种水平差异很大者都不按照常理出牌,但是水平较差这常是胡乱出牌,输的一塌糊涂,偶然获得胜利,也纯属巧合;而水平较高者常常连出妙招,以奇制胜。
这两种人最大的不同是,水平高者收到过系统的训练,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人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需要尽最大努力提升逻辑能力。逻辑学是一种认知方法,从已经了解的事物到未曾了解事物,它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自我学。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科学,它侧重于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理解”、“记忆”、“解题”三个环节,平时下功夫,认真听讲,抓紧复习,反复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下面就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和学习方法和大家讨论。
问:为什么有时课上听讲还明白,课下一做题就糊涂呢?答:一般来说,初学者解题时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原因可能产生于前面所说的三个环节。
我们先来谈第一个环节:理解。学习逻辑学,首先要明白基本的概念、规则和原理。
这是解题的前提。例如:教材讲到特称量项“有的”时,强调了逻辑学使用“有的”与日常语言中使用的含义是不同的。
日常语言中,人们说:“这个班有的同学是学英语的”时,同时意味着“这个班还有的同学不是学英语的”。但逻辑特称量项“有的”却是“至少有一个”的意思。
特称判断“这个班有的同学是学英语的”所断定的是:这个班至少存在一个同学是学英语的。那么既可能一部分同学是学英语的,也可能全班同学都是学英语的。
因此,当“所有S是P”为真时,我们可以同时断定“有S是P”。而当“有S是P”为真时,我们不能同时断定“有S不是P”的真假如何。
问:逻辑学包括那么多概念、规则,有没有记忆的方法呢?答: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学习逻辑切忌死记硬背,对于成人学习更应发挥理解能力较强的优势。
例如:有的同学在记联言判断的真值表时,把基本真值表中p与q的真假组合的四种情况单纯记为“一真三假”。而遇到变化的情况时,就不知所措了。
正确的方法是: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联言判断的真假情况是:“肢判断必须同真,联言判断为真”、“肢判断至少有一假,联言判断为假”。
掌握了这一特点,无论情况如何变化,都能正确判定联言判断的真值。其次,采用多种手段强化记忆。
1图形、文字、事例结合记忆法比如:第二章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对于概念外延之间的五种关系,可以从圆形图上直观的记;还可以从每种关系的规定,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述来记忆;另外还可以从每种关系选定事例来记忆。2综合比较记忆法比如:第二章讲述了六种复合判断----联言、选言、假言、负判断、等值判断。
这些判断都是由简单判断通过联结项构成的复合判断。这些复合判断的真假都取决于肢判断的真假。
这是它们的共性。同时,各种判断又有其特点:联言判断是断定几个情况同时存在的;选言命题是断定几个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假言判断是断定一个情况是另一个情况存在条件的;负判断是否定一个判断而构成的复合判断3系统记忆法各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因此,我们在学习时要把所学到的知识综合成系统,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联系网络。
比如:联言判断,首先掌握它的特征:联言判断是断定几个情况同时存在。第二,掌握它的逻辑形式:p并且q。
第三,掌握它的真假关系:各联言肢都真,联言判断才真;只要有一个联言肢假,联言判断为假。第四,掌握它的真值表:p、q皆真,则p并且q为真;p与q至少一个为假,则p并且q为假 。
此外还可以记一个比较熟悉的例子,如“小王又红又专”。上述几个方面是一致的,是可以相互说明的。
再比如:当我们学习完各章的内容,就可以列出一个树形知识体系。先分成概念、判断、推理、基本规律几大主干;然后每个主干列出分肢,例如概念部分可以分为:概念特征、种类、关系、。
判断部分可以分为简单判断、复合判断。推理部分可以分为直言判断推理、复合判断推理等。
基本规律部分可以分为三条规律。在树形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将各主干、分肢横向联系起来。
例如:复合判断部分的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等,就可以和复合判断推理部分的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负判断推理相对应联系在一起。这样,判断的特征以及真假关系与推理有效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
4。口诀记忆法 例如: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六条,大家可以按照下面的口诀记:中项周延概念三 (第一条规则)大项小项莫扩展 (第二条规则)一特得特否得否 (第三、五条规则)特否成双结论难 (第四、六条规则)5.分类记忆法例如:三段论得一般规则还可以按照分类法来记。
六条规则中: 关于概念周延性的规定有两条,即“中项在两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前提中不周延的大、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关于前提联项(否定联项)的规定有两条,即“两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则结论必否定;结论否定,则前提必有一个是否定的”关于前提量项(特称量项)的规定有两条,即“两特称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前提中有一个特称,则结论必特称”。总之,关于记忆的方法很多,同学们可以自己不断总结。
问:怎样解答逻辑题?答:解题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练习。下面谈谈解题时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1、究竟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来判定推理的正确与否?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的,因此,它的规则都是从思维形式上去规定的。因此大家在判定时,要“暂时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
例如:已知“有的被。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 具有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的基本素养;
3. 掌握逻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了解现代逻辑的前沿问题与发展动态;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6. 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