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部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40分,每小题2分)1. 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过去经验和现在学习的整合;学科与学科知识间的整合;( B );个人和社会的整合。
A.内容和知识的整合 B.内容和技巧的整合 C.知识和技巧的整合 D.价值和内容的整合2.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指( )。A.计算机操作水平 B.课件制作水平 C.驾驭多媒体的能力 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素养3.PowerPoint所提供的( )功能,可对幻灯片文件中的所有幻灯片进行超文本链接,从而可使幻灯片由顺序放映的线性结构变为人为控制放映顺序的超文本网状结构。
A.自定义动画 B.动作设置 C.预设动画 D.自定义动画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 )不属于创新型模式。A.合作学习 B.探索和发现学习 C.问题解决学习 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讨论5.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 )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 B.教学行为 C.教学科研 D.教学设计6.根据整合的深度,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划分为( )。A.完整型和创造型 B.综合型和创新型 C.完善型和创新型 D.建构型和创造型7.Prowerpoint中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 A.普通视图 B.大纲视图 C.web视图 D.幻灯片浏览视图8.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9.学习被看做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
持这一观点的学习理论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 C.认知主义 D.建构主义10.“在教学设计中必有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这主要体现的是( )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11.奥苏贝尔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要是接受间接知识,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必有是( )。A.探究性的 B.发现性的 C.接受性的 D.研究性的12.当前,人们常将教育技术称为现代教育技术,它是以( )作为基础。
A.电化教育 B.信息技术 C.电影教育 D.视听教育13.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 B.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 C.本题答案中其它3个选项之和 D.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14.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突出强调的是( ) A.学生的“学” B.自主学习设计 C.学教并重 D.教师的主导作用15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始于下列选项内容的是( ) A.网络技术应用 B.程序教学法 C.视听运动 D.计算机辅助教育16.王老师在用Word制作电子教案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突然断电来不及保存而造成数据的丢失的情况,下列方式中可以有效帮助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的是( ) A.使用Word中的自动保存功能,把自动保存的间隔时间调得短一些 B.利用Word中的帮助功能,MS Office助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建议换一个制作工具软件, 比如WPS Office D.先将教案写在纸上,然后迅速地输入到计算机中17. Excel中,工作表的改名操作正确的是( )。A.用DOS的REN命令 B.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相应文件,在弹出的菜单中选“重命名”命令 C.在Excel编辑窗口双击表名后,输入新工作表名 D.在Excel窗口中选择“文件”菜单的“另存为”命令18.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是( )。
A.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B.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C.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D.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19.关于教学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测验成绩是获取教学评价数据的唯一来源 B.教学评价量表都是教师自己制订的。
C.教学评价只能由教师来进行 D.开展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分析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自身教学中的不足20.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 ) A.一种炸弹 B.一种病素 C.一种软件名 D.一个邮件 二、判断题(共10小题20分,每小题2分)1.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2.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有: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从属性、能动性和工具性。
( )3.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教学媒体( )。4.华生于1913年首次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他也因此成为美国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 )5.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在情境性教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6.认知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认为学习由接收、短期存储、编码、长期存储以及提取信息等几部分构成。
( )7.PowerPoint支持插入多种格式的图片,常用的图片格式为“BMP”、“JPG”、“GIF”,插入图片时只能从剪贴画中插入图片,不能从文件中插入图片。( )8.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 )9.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 )10.多媒体组合教学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 ) 学科部分(40分。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样卷 教学人员初级(中学数学) 【说明】 本试卷从基本知识、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
【教学内容】初中一年级“绝对值”一节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学生 【教学环境】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并只为教师提供了已连入互联网的计算机 【教学要求】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基于给定的教学环境,恰当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案设计,资源准备、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基本知识(6分) 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
第1题(单选题)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3分) 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C.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答案:C 第2题(单选题)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3分) A.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B.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课件、教学游戏、网络平台等 C.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D.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答案:D 第一部分 教案设计(30分) 在进行“绝对值”一课的案例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单选题)教学设计之前,以下选项中可以暂时忽略的是( )。
(3分) A.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B.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运用水平的高低 C.学生的数字运算能力的高与低 D.学生是否具备对数学知识的自学能力 答案:B 第4题(单选题)在当前教学环境中,下列教学活动无法实施的是( )。(3分) A.浏览相关网页 B.演示多媒体课见 C.播放视频文件 D.在网上与学生实时互动 答案:D 第5题(单选题)以下不适于作为本课教学目标的一项是( )。
(3分) A.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B.掌握一个实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C.学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D.学会“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方法 答案:B 第6题(单选题)在提问时,希望了解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对以前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在下列方法中,比较适宜的是( )。(3分) A.教师口述问题,随机抽查学生 B.将问题用幻灯片打在屏幕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中下等学生 C.将问题用幻灯片打在屏幕上,有针对性地提问好学生,提醒中下等学生注意 D.将问题用幻灯片打在屏幕上,让学生自由发言 答案:B 第7题(单选题)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轴的概念,为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那么下列方法中,效果较好的一种是( )。
(3分) A.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数轴,请一位学生口述,由教师在黑板上完成 B.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数轴,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完成 C.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完成全部任务,由教师点评 D.每个同学在事先准备好的纸或塑胶片上认真完成,有代表性地选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或幻灯上展示,最后由教师点评 答案:D 第8题(单选题)为了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您决定采用“协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为新课的引入作准备,现在全班有48个学生(男生24人,女生24人),坐成8列,每列6人。在以下分组策略中,比较适宜的是( )。
(3分) A.分成两大组,24个男生为一组,24个女生为一组 B.分成8个组,每列为一组 C.分成12组,每4人一组,相邻两列的前后桌为一组 D.学生自由组合 答案:C 第9题(单选题)以上三条性质(详见教学方案),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索得到的,在总结和呈现这些性质时,下面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3分) A.教师在黑板上认真地一笔一划写出,并随之进一步讲解 B.用幻灯片全部显示出来,然后由教师讲解 C.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挂图进行讲解 D.师生共同讨论,得到三个性质,每得出一个性质后,用幻灯片中的动画呈现该条性质 答案:D 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 在讲授“绝对值”一课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11题(单选题)搜集教学资源应遵循一些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必考虑的是( )。(3分) A.教学资源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B.教学资源不能有科学性错误 C.教学资源应生动多样 D.教学资源一定是数字格式 答案:D 第12题(单选题)在准备“绝对值”一节课时,需要上网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在使用搜索引擎时,输入的“关键词”,比较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