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事情,它也是我的爱好.
说起集邮,我可比别人多,无论是一张张的邮票,还是一本本的邮票我都有,成千上万,多得数不清 邮票的种类有很多,例如:历史、科技发展、伟人纪念、鲜花、鸟兽……等,我各式各样都有,每一种都爱集.
下面告诉你一些储存邮票的小知识吧!选择邮票的时候,要看看邮票的价值,是真是假.但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储存,使邮票不会发霉、变黄,其实很简单,只要你不用手去摸,就不会发霉、变黄的.预防工作更容易,只要去晒相店买一些用黑色胶片做成的邮票套,把邮票套住,那既可以防止发霉变黄,又可以防潮.
集邮是一件快乐的事,每逢休息时间,我总忘不了拿出我那心爱的邮票,一张张、一本本地去看.集邮简直成了我生活中一可少的一件事.
集邮真有趣啊!讲一个秘密给你听,这都是妈妈的一片苦心,因为每一次有新邮票,她总不忘给我购一套!
一枚邮票
我喜欢邮票,我更赞美邮票。你可千万别看它那么的小,他是那么的不起眼。可是它的作用确实那么大,邮票就像那房间里面的小窗口,如果你打开那小窗口,那么你就会看到大世界。那么今天我就给你介绍一下我的一枚邮票吧!
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下午,我搬进了新家,当我和爸爸妈妈整理房间的时候,我意外发现发现了一本邮册。这时我就跑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这时他小时候保存的。于是我就翻开看了。啊!翻开那本邮册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非常壮观!突然一枚印着中国结的邮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看!那张邮票上的中国结是由一根红绸绳编织而成,不管这根绳子如何曲折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起点。它有着丝绸的质感,典雅的造型,鲜红,美丽。中国结意欲着华夏儿女的中国心,饱含着那份浓浓的中国情!
这就是我所喜欢的一枚邮票,听了我的介绍,你也喜欢吗?小小的一枚邮票既能增长我们的科学知识,开阔视野,还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在我家的书桌上,翻开一本叫<;三国演义〉的书,你可以看到一大叠邮票,那些可全都是我的宝贝,但我最喜欢的是名叫“福孩”的邮票。不但如此,我和它还有一段故事呢.
在两千年的十一月,我和爸爸一起去邮局买邮票和信封,打算给在外地的一个亲戚写信。因为是星期日,来买邮票写信的人特多。我们好不容易才挤进大厅,排到一组“长龙”中。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终于到我们了。爸爸买了两张后,见我在那左看看右瞧瞧的,就故意说:“反正还差一张,嗯。让你挑一张吧。可不要挑太久哦。”听完这话,我立刻坐到那高高的椅子上,学起大人们挑邮票的样子
挑了好一会儿,我失望的向爸爸摇摇头,没办法,我们只好离开了。刚到门口,爸爸说要上厕所,叫我在这等。这时,我忽然看见在邮局的旁边有人在卖低价邮票,就跑了过去,心想反正离这也不远,应该没事。到了后,我马上就看见一张自己喜欢的邮票,经过十多分钟的口舌战,那个小贩终于以二十块的价钱把邮票卖我。看着自己喜欢的邮票到手了心里甜滋滋的。到了门口,发现爸爸居然不在那,一开始还以为他还没回来,等了二十多分钟,始终不见爸爸的身影。此时的我慌了,像一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跑。就在我心急如焚的时候,抓在手里的邮票飞了,随着一阵风飘了起来。我也跟着跑了起来,一路追着它,它也越飘越远。追着追着,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叔叔的身上,我连忙道歉:“对不起,叔叔。”说罢,我抬起了头,只见爸爸站立在眼前。我马上热泪盈眶,跟爸爸拥抱在一起……
这邮票真神哩。
在我小小的邮册里,藏着一个邮票王国。这些邮票大小不一,色彩缤纷。我最喜欢的,要数《水乡古镇》这组邮票了。
这组《水乡古镇》邮票是2001年4月7日发行的,由北京邮票厂印刷,整套共有6枚,包含了江南水乡6个古镇,吴县角直、昆山周庄、吴江同里、桐乡乌镇、湖州南浔、嘉善西塘。这张邮票是一位叫黄里的画家绘就的,黑白颜色,浓淡相宜,写在邮票中间的“水乡”两个书法字,则采用了鲜艳的红色,使这套邮票显得既古朴典雅又充满了东方神韵。它的面值各不相同,加起来只有68元,发行量共是1700万套,规格是30mm*40mm,每张邮票的下面都印有一个小小的“T”,代表这套邮套是待种邮票。
每当我打开集邮册,我都会翻到《水乡古镇》这一面,这一组邮票杏花春雨,青山秀水,河道纵横,石桥如月,青砖黛瓦,小船如梭,江南水乡是多么美丽啊!展示给我们一幅古貌犹存的山水风景画卷。浙江嘉善的西塘镇,晨曦微露,窄窄的水道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倒映着一座座包含着浓浓古香的建筑,和一棵棵历经沧桑的大树。
我爱这枚美丽的邮票。
在我小小的邮册里,藏着一个邮票王国。这些邮票大小不一,色彩缤纷。我最喜欢的,要数《水乡古镇》这组邮票了。
这组《水乡古镇》邮票是2001年4月7日发行的,由北京邮票厂印刷,整套共有6枚,包含了江南水乡6个古镇,吴县角直、昆山周庄、吴江同里、桐乡乌镇、湖州南浔、嘉善西塘。这张邮票是一位叫黄里的画家绘就的,黑白颜色,浓淡相宜,写在邮票中间的“水乡”两个书法字,则采用了鲜艳的红色,使这套邮票显得既古朴典雅又充满了东方神韵。它的面值各不相同,加起来只有68元,发行量共是1700万套,规格是30mm*40mm,每张邮票的下面都印有一个小小的“T”,代表这套邮套是待种邮票。
每当我打开集邮册,我都会翻到《水乡古镇》这一面,这一组邮票杏花春雨,青山秀水,河道纵横,石桥如月,青砖黛瓦,小船如梭,江南水乡是多么美丽啊!展示给我们一幅古貌犹存的山水风景画卷。浙江嘉善的西塘镇,晨曦微露,窄窄的水道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倒映着一座座包含着浓浓古香的建筑,和一棵棵历经沧桑的大树。
我爱这枚美丽的邮票。
我和邮票有个约会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爱上了余光中的句子,全是因为爱上了那七彩的邮票,和邮票背后的故事。
第一次和邮票亲密接触,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五岁时的我喜欢那些五颜六色的彩纸。一个闷热的午后,悄悄溜进外祖父的书房,动了外祖父从来不许家人动的东西,两本很特别的本子——集邮册。年幼的我,不明白那是什么,只见一张张比糖纸还要小的贴纸上,有许多美丽的图案,有风筝,有花,有草,还有外祖父的偶像——那些脸上红红绿绿的怪人的脸,后来我才知道那叫脸谱,是中国的瑰宝。见到这么漂亮的图案,我开心极了,悄悄地拿出去和伙伴分享。到了下午,刚一进门,便看见外祖父沉沉的脸,善良而慈祥的外祖父终未落下那扬起的手,只是默默的带走了那两本被我弄的面目全非的邮册,小心的擦干净,锁了起来,事后,我才知道那是外祖母临终前的唯一留给他的东西。
或许是为了道歉吧,我成为了一名业余集邮者,但我并不痴迷于此,只是常常寻找邮票的踪迹,然后告诉外祖父,再看着他大老远的跑去,买回来。再细细的坐在床前听他讲的每一个邮票背后的故事。直到有一天,看到一枚邮票被同学随意的丢掉的时候,我的心莫名的痛,于是,我在不顾及朋友脸色的情形下,将邮票捡了回家。从那一刻起,我才发觉,在外祖父一个个动人故事和邮票那浓厚的文化底蕴的陶冶下,我早已不知不觉的爱上它——邮票,一种无原因,无理由的狂热的爱。我也加入了集邮者的行列中。
每每得到一枚新的邮票总是和外祖父一起小心的珍藏到邮册中去。慈祥的外祖父在我十六岁生日的那一天,将他的五本邮册全部送给了我,我知道,那其中有爱,也有理解。
我轻轻地俯在外祖父的耳边:“十年后的今天,我将和邮票有个约会,我会带着由我出版的邮票去见您。”
外祖父笑了,笑的那么甜……
我爱你,邮票,我小小的希望之窗,我大大的人生之梦,十年后,我和你相约!
邮票
我有一张邮票,是盖过邮戳使用过的邮票,但我很喜欢它。
这张邮票上画的地球,上面印有“珍惜生命之水”,我想这应该是一张环保邮票,因为我在电脑上看到陆地面积29.2%,海洋面积有70.8%,淡水就显得格外珍贵,可有些人还在浪费水资源,因此,才印制发行了这张邮票,让人们保护水资源。所以,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变成我们悲伤的很泪。图片上还特意画了一条线,一半是地球的经线,另一半是海水,海水的那边还画了一点淡水,证明淡水已经很少了,淡水和海水相比,只是沧海一粟。
这张邮票是中国国家邮政局于2002年4月1日发行的《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中的一枚,这套邮票是当时普通邮票的第二组,第一组是花鸟类邮票。这套邮票共有4张。第一张是“稳定低生育水平”,5分;第二张是“珍惜矿产资源”,30分;第三张就是我的那一张“珍惜生命之水”,80分;第四张是“保护海洋资源”,1.50元。设计者是张森、杨波。责任编辑是方军。邮票规格是25*30毫米。齿孔度数是13*13.5度。(我的这张邮票齿孔有椭圆形齿孔)。
这张邮票不只是让人写信用的,更是用来教育人的。就像我刚才说的,不要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是我们悲伤忏悔的泪水。
我喜欢我这张邮票。
>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不再是收信人,而是发件人付费。
这是一种“预付模式”(先付费后使用)。而且邮资的费用可以因此而降低,收费也变得简单起来,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叶。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
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
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目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
这种邮 资付讫证的标签,可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在1836年来自卢布尔雅那的奥地利人劳伦斯·科师尔(Lovrenc Košir)向奥地利政府提出建议,引入邮票简化邮政服务。苏格兰书商詹姆斯·查门斯(James Chalmers)在1838年递交了类似的建议。
建议可能为罗兰·希尔所采纳,而后者在1835年受不列颠政府委托去对邮政进行改革。希尔因此成为邮票使用的倡导人。
在19世纪早期,邮资是按邮件送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分别逐件计算的,即“递进邮资制”,费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规定,邮程在15英里之内收费4便士;20英里内收费5便士;300英里内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邮递条件还会另加邮资。
邮资非常昂贵。据记载,一封从伦敦到爱尔兰的信件就要花费一个铁路工人一个月工资的两成。
如此高昂的邮资不仅平民望而却步,连国会议员也难以承受,为此国会竟决定议员可享有免费邮件。结果一些议员将这些免费邮件大肆赠送给亲朋好友,免费邮件竟占邮件总数的75%,邮政部门因此亏空严重。
而民间也想尽办法逃避邮资,诸如请人代送或拒绝收件等方法层出不穷。 希尔于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叫做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的书籍,主张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在英国本土邮件重量只有低于0.6盎司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并且由寄件人预付邮资,还提出用一种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付邮资,引起广泛回响。
1839年7月22日,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在下议院通过。8月17日,该方案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通过,决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实行。
1840年3月,第一批邮票240个邮票模版制作完成,4月15日开机印刷,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发行,并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 因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称之为黑便士(One Penny Black)。
这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图幅为19mmX23mm,无铭记,无齿孔,有背胶,有小皇冠水印。
最初的两枚邮票设计也是多得罗兰·希尔。为之他收到数千份设计,最后都为他弃之不用。
邮票上的画像来自于一枚他特别喜欢的1837年纪念币。面值1便士的邮票是黑底的,2便士面值的则是蓝底。
亨利·科巴(Henry Corbald)为之制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则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厂(Perkins, Bacon Petch)承担。而黑便士邮票也有其不足之处,邮票上的黑色邮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钻空子(漏洞)将其反复使用。
为此,之后的1便士邮票改用红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红便士宣告诞生。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