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愁吃,小院里满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种点什么,小院里就会满满的,瞧去,各种颜色掺杂交错,杂乱无章.好拥挤、好杂乱的小院.现在,各家都不怎么种蔬菜了,而是种花.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春天,月季、玫瑰等竞相开放.夏天花儿更加繁盛,五颜六色.秋天,本该百花凋零,菊花却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纷飞,梅花却在枝头绽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断.香啊,花园般美丽的家乡. 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 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绿的海洋,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 回首往事,垃圾拥有一片乐土——街道,任意呆在每个角落,有时还迎着风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让人看了就想躲,真脏啊.现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垃圾场,街道整洁了,铺上了水泥路,成为了一个耀眼的亮点.净啊,冰晶般闪耀的家乡. 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令人欣喜的变化 小时候,常听大人告诉我说,世界不断在变,所有你周围的东西都不会保持原有的状态一辈子的,那时候的我,还听不太懂,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所有的事物都会变,甚至变得让人完全认不出来了。
就好像电影里的变脸一样。 过了几年,我已经懂事了,似乎有一点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就好像时间不停的流失一样,尽管发展有快有慢,但它们都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这就是发展的魔力,也是促进它们不断发展的动力。
长大后,看见周围的来来往往的人和事,而环境也不断在变,我便完全懂得了,发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说吧。不对,若要说杭州的变化,恐怕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了。
还是缩小范围,说说文二路这一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路吧。 听长辈告诉我,大概在二十几年前,那儿还没有那么多的房子,而多数是农田和坟场,十分的荒凉。
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大抵也可以想象得到那时候的情形。 我从小就住在那一带,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由于学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别频繁的在那里走动,在那时候,那条路虽然比起原来要好上许多,但终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条小小的弄堂罢了。
刮风时灰尘飞舞,眼前一片雾茫茫的,而下雨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里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为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泥。 现在大概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文二路也完全变了一个样,它像一个成长了的孩子,正在展现着它的魅力。
虽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较,但也是有模有样了,路边一家家商店开起来了,然后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马路也变宽了,汽车在上面来来往往,一副四通八达的样子。这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着新世纪最显著的变化,代表着杭州正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前进。
家乡变了样 听爷爷奶奶说,洋山原先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岛。
每天早晨醒来能听到鸟叫声,春天会有满山遍野的花;夏天可在沙滩上尽情玩耍,还可下海捉鱼、捏海瓜子……外地人来洋山总是称赞:“这儿空气清新,鱼虾鲜美,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妈妈也说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到山上去。 马齿苋、葛根、松花……是她的最爱。
海边也是常去的,踩着松软的沙子做童年的梦。那时山好绿好绿,水好清好清;海是蓝的,天也是蓝的;树是绿油油的,花是鲜亮亮的,就连呼吸也是香甜的。
我好神往。这岂不是人间仙境? 然而,今天的洋山,唉!真是一言难尽。
一个周日,我和妈妈游览洋山,所见所闻与大人所说已是天壤之别。还没走到学校后面的小河边,老远就闻到一股臭味。
走近些,只见河面上漂着好多墨黑的东西,是破布、黄草,还是……?用棍子一挑,黏糊糊、臭兮兮一团,可见已在河底沉积许久。 让我们寒心的还不止这些。
洋山没有了沙滩,看不到金黄的沙子。大片的淤泥上还能依稀看到粪便,玻璃碎片张牙舞爪地伸进戳出,如果一不小心就会被它扎个血流不止。
涨潮了,看不到爷爷奶奶诉说的深蓝的海水,海水是浑黄的,海面上漂浮着废弃物,见不到鱼虾活跃的身影。 大山不再是树木成片,不再是遍地野花。
山路边都是垃圾,连行走也要绕道。学校后面的山竟没有一草一木。
远处升起一团黑烟,妈妈说那是仪表厂,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垃圾。要知道这垃圾非同一般,它里面含有很多的水银。
怪不得在山上我也闻不到清新的空气,天空一直是灰蒙蒙的。 家乡,已不是原先的模样,外来的游客在感叹洋山没有原先的味了。
这一切,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在开发、建设洋山的同时,我们毁坏了很多自然的、本真的东西。更由于人们对环保的漠视,我们的环境愈变愈糟,我们的健康也遭到威胁。
我要向所有人呼吁: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1. 开头:
每当我看见高大的建筑物、清澈见底的小河、或者是走在宽阔的马路上的时候,总会想起我小时候的家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渐渐富裕起来,那长满了绿树,开满了鲜花的安家沟风景区不也是张家口的一大亮点吗?那里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有芬芳扑鼻的花香,以及那连绵不断的高山,那清澈无比的湖水,真使人心旷神怡啊!
2. 结尾:
我的家乡在变化,我的祖国也在变化。希望家乡会变得更加富裕,祖国能变得更加富强!
1. 因为主题是家乡的变化,所以最好第一段是通过去感受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2. 而结尾一定要浓缩整篇文章的主旨,所以要总结家乡的变化,然后联想更大的家--祖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今夜月明人近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往今来像这样的思乡的诗句数不胜数,自然这样的文章也不会少。写诗、写文章都离不开真正的情感,只有拥有真正的情感才能写出优秀的诗篇。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我们中国人一直有着“狐死必守丘”的思想。自然现在的我们内心依然有着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我也不例外。
说起家乡,我的内心就涌起一股股暖流,仿如和煦的春风吹过全身;说起家乡,我的心便如湖水一样甜静;说起家乡,我的脑海跟换灯机似的,不断播放着温馨的画面。
在播种的季节,田地已不在是绿油油的,取而代之的是大地的原貌-土地。这时,田地里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黄牛哞哞的声音,鞭子啪啪的响声,在天空回响。鞭子的声音不断激励着牛儿前进。在强烈阳光照耀下,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一种光—辛勤的劳动之光。刚种完的土地上,能够清晰的看到一排排脚印。有的杂乱无章,有的井然有序,有的乱中有序。田地里每一块耕地,每一粒种子,都是人们劳动的结晶。就在这耕种的季节,天空中往往浮现一个个满意的笑容。那笑容是那么的动人,也许在充满竞争的社社会只有在此时才能看到如此淳朴的笑容吧!
到了夜里,晴朗的天空中,星星仿如孩子的眼睛一般明亮。夜幕下,一切都恢复原始状态,小草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调皮的小溪也静静的流淌,只是在不经意间巷子里会传来几声狗叫。这时的村庄仿如是睡在摇篮里的婴儿,时不时的梦语几句。
冬季,大雪过后,大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踩在上面发出喀嚓喀嚓的响声。这时,有几只小鸟在雪上乱蹦乱跳,雪上留下它们一排排的脚印。往日的村庄仿如调皮的孩童,现在好象恬静的少女…
一个个片段在我脑海中播放,一个个美好的记忆被唤醒。我爱我的家乡,我不敢说我经历过家乡的一切沧桑巨变,但我看见我的家乡由坑坑洼洼的土路变为现在平坦的水泥路;由小草屋变为现在的小楼房。不管是现在的楼房,还是过去的草屋,我都喜欢,因为那是我的家乡。
现在,我的祖国大到清藏高原,小到一粒尘土都是我的宝贝。因为它是我的祖国,是我魂牵梦饶的祖国。祖国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生长的地方,她就是我的“家乡”,她就好比我的母亲,我将永远爱她,永远藏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只有一个地球天空的幸福,是它穿着一身的蓝;阳光的幸福,是它拥有如水晶般耀眼的光彩;大地的幸福是它孕育出多彩的生命;人们的幸福;是有一个美丽的地球,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天不那么蓝了;草不那么绿了;水不那么清澈了。
为了保护同一个地球,就让我这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学生发出呼吁:“地球人,别忘了,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 有一次,我去公园散步,这座公园原来绿树环绕,淙淙小河,可现在只有刺鼻的臭味;一丛丛已经枯黄的小草,路过的行人却好像什么都看不见,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但这样的事,却比什么都重要。 有一天,我去风雨桥游玩,只看见有许多垃圾找不到自己的家,横躺在过道上,我弯下腰,捡拾起一片垃圾,一看,全都是零食口袋,我心想这些人可真不注意环保,我向旁边一看突然,我眼前一亮,一个小女孩正拿着一个小桶捡这些白色垃圾。
小时侯,听爷爷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座山庄,那里森林葱郁,河水清澈,鸟语花香,人们活得非常快乐。后来,有一个人来到这儿,对当地人们说:“你们拥有巨大的财富。”
人们高兴极了,以为这儿埋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于是,他们开始砍倒树木寻找黄金。
一年后,那人又来了,人们因为没有找到财宝而质问那人。那人叹口气说:“我说的财富就是你们原来拥有的那优美宜人的环境。”
人们听后难过极了,因为现在这里的气候很差,也很少有鸟儿光顾。 当时,我并没有听懂这个故事。
我也不认为村民们破坏了世外桃源般的环境是不对的,反而责怪那外来者诱导人们的思想。现在想想,村民们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美丽的大自然,是无穷的财富,这是人人都可以意识到的,外来者只不过是提醒村民村要好好珍惜它罢了。 水是人一生中生存最重要的东西,没有水就等于失去了生命。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6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达成协议5.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64.5km,占全长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恐怖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我们不能把所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视为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做真的太自私,太教条。
我们反对的因该是那种不顾长远利益,盲目的,过度的毁灭性开发,而对那些能使当地人脱贫致富,步入文明,已做过生态评估,考虑到了开发后的生态恢复,有序的,科学合理的开发不因横加指责和阻止。实际上,只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开发,那种局部的,暂时性的破坏并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而相反会形成新的生态景观,甚至改善原来恶劣的自然环境。
这样的例子并不是没有。远的有四川的都江堰和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近的有浙江的千岛湖和云南的鲁布革水电站。
在环保方面,我们目前最急迫的目标不是简单粗暴地去指责和阻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是要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特别是要提高那些住在城市中,生活在文明中,不愁吃穿的现代城市人的环保意识。那些偏远贫困地区没有环保意识的人,他们对环境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有些甚至可以说其行为本身就是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链。
反倒是我们这些有文化的现代城市人在吃饱穿暖之余,为了贪图享受,刺激了一些奢侈业如皮毛,高档木制家具,野味餐饮,一次性用具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才真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彻底而毁灭性的打击,现代文明的城市人才真正是生态环境直接和间接的杀手。 试想,假如有两个人,一个是不愁吃穿的富人,一个是衣不掩体,食不果腹的穷人,一只珍惜的野生动物出现在他们面前,富人为了享用皮毛和野味而捕杀之,而穷人则是为了御寒,填饱肚子活命而捕杀之,请问两种行为都该受到指责吗? 地球正在哭泣,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悔恨的泪水。
让地球妈妈停止哭泣吧!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不是那种每天把:“注意环境”!而从来都没有付诸行动的人,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不要认为你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就不注意环保,那你就错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样的后果就是用膝盖想也想的明白。
我的家乡是白洋淀,那也是小兵张嘎的老家。
今年回家乡,我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 前几年,由于缺水,白洋淀成了干涸的大坑。
1987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家乡的人民为白洋淀引来了水,白洋淀又生机勃勃地活了起来。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清晨,我便约了儿时的伙伴骑车前往我日夜思念的白洋淀。
一路上,林木茂密,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柏油路宽阔笔直。来到白洋淀大闸,哦,这里万头攒动,人声鼎沸。
这里有农民,也有城里人,有卖食品的,有租游船的。我惊奇地问:“这里怎么变得这么热闹了?”伙伴们告诉我:“咱这里已开辟为新的旅游点了!”我站在大闸上往淀里望去,只见水面上停泊着排排龙舟,十分壮观。
伙伴搞来一条小划艇,我们向淀中心划去。白洋淀水清见底,成群的鱼虾在水中穿梭,五颜六色的水草浮在水中。
远处大片大片的芦苇向水天相接处伸展着。伙伴告诉我,如今,芦苇塘承包以后,长势非常好。
芦苇成了白洋淀地区人民发家致富的宝贝。 荷花也是白洋淀的“特产”。
我们的小船划到了荷花潭,只见四周有芦苇的天然屏障,中间弥漫着鲜艳的荷花。粉的、白的,亭亭玉立,花瓣上露珠滚动,真是动人极了。
快中午了,我们上了岸来到我的姑妈家。村里青瓦房舍连成一片,昔日摇摇欲坠的茅草土坯房不见了踪影;姑妈家中的摆设也由往日的一张桌子、两个凳子和一个火炕,变得现代化了,彩电、冰箱、新式家具,已远远超过了城市人的水平。
姑妈说:“自从白洋淀有了水,这里就一天比一天富足了……”白洋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这里人民的艰苦奋斗,换来了白洋淀五业兴旺的今天。 白洋淀变了,我的家乡变了,变得更美了,更富了!我深信随着改革开放,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白洋淀会越变越美。
“时间好似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转眼间,我离开家乡——成都已有二十余年了,曾经那个黄毛小儿已成了一名驰骋政坛的中央议员。
今天清晨,我早早地被屋外的小鸟给叫醒。我勉强睁开那朦胧的双眼,见我的秘书——智能机器人:完美向我缓缓走来,走到我跟前时,它突然拿出一卷挂历说:“今天是您离开家乡二十周年纪念日,请您填写您的“今日日程”!我接过笔,心想:是啊,二十年没回家乡了,家乡现在有什么变化呢?家乡的环境改善了么?老师、同学们现在过得怎么样……这一切促使我在“今日日程”上填上:8:00至24:00在四川成都,备注:在成都过夜。填好后,我交给完美,匆匆洗刷完毕来到后花园,坐上了恭候以久的波音797环保飞机,飞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两分钟后,我成功抵达了双流机场。我走下飞机,在和当地领导们简单打过招呼后,急忙和完美坐上一辆沃尔沃轿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我用一口标准的四川话对司机说:“师傅,请到青白江。”话刚说完,司机便迅速地启动了汽车,向青白江飞快驶去,不一会儿,我便来到了我熟悉又陌生的青白江。
我这话可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熟悉大家都知道,哪儿有人对自己的家乡不熟悉的?为什么陌生呢?因为这二十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一座座高楼大厦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豪华的电梯公寓比比皆是,这里简直就是座迷你纽约城。
我先来到我魂牵梦饶的母校——大弯小学。
站在大弯小学门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今的大弯小学跟二十年前截然不同。
大弯小学那笨重的大门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便捷的电子大门,只要按下扭,大门迅速打开;矮小的教室不见了,接它班的是智能伸缩式教室……此外,如今的大弯小学还与国际接轨获得了“世界名校”的光荣称号!
之后,我又来到了青白江新建成的海洋馆,这里更让我吃惊。
海洋馆里,各种海洋动物数不胜数,有鲨鱼、章鱼、电鳗……甚至,这里还有一条可爱的小白鲸!抚摩着小白鲸的身体,我似乎摸到了青白江的脉搏,青白江这二十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临走,我又去了许多地方,夜幕降临,我在家乡的床上睡着了。
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愁吃,小院里满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种点什么,小院里就会满满的,瞧去,各种颜色掺杂交错,杂乱无章。好拥挤、好杂乱的小院。现在,各家都不怎么种蔬菜了,而是种花。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春天,月季、玫瑰等竞相开放。夏天花儿更加繁盛,五颜六色。秋天,本该百花凋零,菊花却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纷飞,梅花却在枝头绽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断。香啊,花园般美丽的家乡。
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
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绿的海洋,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
回首往事,垃圾拥有一片乐土——街道,任意呆在每个角落,有时还迎着风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让人看了就想躲,真脏啊。现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垃圾场,街道整洁了,铺上了水泥路,成为了一个耀眼的亮点。净啊,冰晶般闪耀的家乡。
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