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是文章的起句之笔,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都是一篇文章机要所在。
古人云: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又曰:编席拿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妙在点睛。
开头开的有趣,能引人入胜;结尾结的好,能使文章尽显其妙。抓住结尾的巧妙之处指导学生读中学写,仿中创新,练中悟法,是一种很便捷的好方法。
如《桂林山水》一文: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结尾: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续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样写,结尾与开头的引用诗句相呼应。
能使人感到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是文章里的写作特点的重要部分。
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千变万化,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或设问、或引用,或比喻,或对话,或写景,或描景,或举例,或用典??,我在教学中加以注意点拨、训练,目的是为了学生在练习写作的时候,学会一些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的实际中去。
力求把文章写的新颖有趣,写得活泼有趣。我隔三差五地进行这方面的写作训练,同学们逐渐喜欢上了这样的开头与结尾的写法。
考场写作时一定要写好开头段,紧紧抓住读者的目光,让读者不由自主的随着你的思路走。总的来说开头方法多种多样,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
请看近年各地中考满分文的开头技巧。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
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
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时却是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选自广东省中考满分文《我关注人类生存环境》)技巧点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
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打下了基础。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
家真好!(选自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技巧点拨:记叙文也能开门见山。你看,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来。
为全文定下了基调。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选自河南中考满分作文《当我面对“溶溶月色”的时候》)技巧点拨:中考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忆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
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导用了这一方法。
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同样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
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
(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文《常回家看看》)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你这书记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从学校风尘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
妈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凭妈妈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才用几句绵里藏针的话收拾残局。
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民主墙”的风波》)技巧点拨: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
这篇文章在一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
通过群内的交流,得出这样的一些结论。
凤头、豹尾,只是对作文的一个程式化的一个某种意义上的一个规范,只是开头和结尾的一种形式,不必过分追求。如果都千篇一律的凤头和豹尾,那就又没意义了。
开头要围绕写作的主旨进行,激发读者的阅读的欲望。纠正学生定式的开头比如“今天,记得,每当……”这类的套路,在学生的习作开头寻找闪光点让学生的习作简洁,明了赋予其个性。
如布赫老师所说:老师稍加点拨和提示,学生的习作开头就可以回到“简洁”、“明了”、“经典”“个性化”上来,这样的开头才属于你自己。齐市雨田剑老师说道:一个好的作文开头,它的语言、技巧应该能够给人鲜明的感受,它的局部应该表明对话题的某种看法,但不能过分规定如何如何写,否怎会扼杀很多未来的作家。
个人认为对于结尾在方法上我们老师还是要指点的,例如:总结式结尾在文章的结尾,对所写人物的表现、品格进行总结。赞扬式结尾在结尾,用歌颂的语句来赞扬人物的品格,突出和点明中 心。
抒情式结尾在结尾,反悔自 己对人物的赞扬、歌颂、敬佩之情。议论式结尾用议论的语句来阐述自己对所写人物的看法、观点,强化 文章的中心。
篇末扣题式结尾这类结尾同总结式结尾一样,是最常见、最容易掌握 的一种方法。以上的这些方法是要指导给学生,原则要让学生明确。
那就是不论运用哪种结尾模式,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切题——抓住重点,完成主题;简明——简洁明快,强劲有力;有味——余韵绵长,令人回味。
通过群内的交流,得出这样的一些结论。
凤头、豹尾,只是对作文的一个程式化的一个某种意义上的一个规范,只是开头和结尾的一种形式,不必过分追求。如果都千篇一律的凤头和豹尾,那就又没意义了。 开头要围绕写作的主旨进行,激发读者的阅读的欲望。纠正学生定式的开头比如“今天,记得,每当……”这类的套路,在学生的习作开头寻找闪光点让学生的习作简洁,明了赋予其个性。如布赫老师所说:老师稍加点拨和提示,学生的习作开头就可以回到“简洁”、“明了”、“经典”“个性化”上来,这样的开头才属于你自己。齐市雨田剑老师说道:一个好的作文开头,它的语言、技巧应该能够给人鲜明的感受,它的局部应该表明对话题的某种看法,但不能过分规定如何如何写,否怎会扼杀很多未来的作家。
个人认为对于结尾在方法上我们老师还是要指点的,例如:
总结式结尾在文章的结尾,对所写人物的表现、品格进行总结。
赞扬式结尾在结尾,用歌颂的语句来赞扬人物的品格,突出和点明中 心。
抒情式结尾在结尾,反悔自 己对人物的赞扬、歌颂、敬佩之情。
议论式结尾用议论的语句来阐述自己对所写人物的看法、观点,强化 文章的中心。
篇末扣题式结尾这类结尾同总结式结尾一样,是最常见、最容易掌握 的一种方法。
以上的这些方法是要指导给学生,原则要让学生明确。那就是不论运用哪种结尾模式,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切题——抓住重点,完成主题;简明——简洁明快,强劲有力;有味——余韵绵长,令人回味。
通过群内的交流,得出这样的一些结论。
凤头、豹尾,只是对作文的一个程式化的一个某种意义上的一个规范,只是开头和结尾的一种形式,不必过分追求。如果都千篇一律的凤头和豹尾,那就又没意义了。
开头要围绕写作的主旨进行,激发读者的阅读的欲望。纠正学生定式的开头比如“今天,记得,每当……”这类的套路,在学生的习作开头寻找闪光点让学生的习作简洁,明了赋予其个性。
如布赫老师所说:老师稍加点拨和提示,学生的习作开头就可以回到“简洁”、“明了”、“经典”“个性化”上来,这样的开头才属于你自己。齐市雨田剑老师说道:一个好的作文开头,它的语言、技巧应该能够给人鲜明的感受,它的局部应该表明对话题的某种看法,但不能过分规定如何如何写,否怎会扼杀很多未来的作家。
个人认为对于结尾在方法上我们老师还是要指点的,例如:总结式结尾在文章的结尾,对所写人物的表现、品格进行总结。赞扬式结尾在结尾,用歌颂的语句来赞扬人物的品格,突出和点明中 心。
抒情式结尾在结尾,反悔自 己对人物的赞扬、歌颂、敬佩之情。议论式结尾用议论的语句来阐述自己对所写人物的看法、观点,强化 文章的中心。
篇末扣题式结尾这类结尾同总结式结尾一样,是最常见、最容易掌握 的一种方法。以上的这些方法是要指导给学生,原则要让学生明确。
那就是不论运用哪种结尾模式,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切题——抓住重点,完成主题;简明——简洁明快,强劲有力;有味——余韵绵长,令人回味。
1、所谓凤头猪肚豹尾,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整体框架,每个框架在文中的定位;
2、既然是指导结尾,这里就重点说下,所谓文章豹尾,就是要体现结尾点题的力度,简单有力,总之,就是要先教导作文理论;
3、举例分析,这个很重要,没有实际例子来理解理论,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可以选择一些好的文章的结尾,也可以通过生活举例,引导学生理解;
4、激发兴趣,这个是关键,不能使用纯文字理论的东西去教学,不然很容易昏昏欲睡,通过举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使用幽默的语句,刺激学生的神经。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祝您成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谁可以告诉我一条鱼可以分成几部分? 我想大家都能明白无误的告诉我说分成三部分,即头、身、尾,相应的我们可以把作文分成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来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段式,那么三段式是否意味着三足鼎立呢?(解释:像鼎的三条腿那样站立着,比喻三方面势力均衡).答案是否定的,正象鱼的头尾小而中间大一样,一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也是有祥有略有轻有重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元朝作家乔梦符有个著名的比喻.他认为一篇文章的开头应像凤头——小巧玲珑,精美好看;中间应像猪肚——内容繁多,丰富饱满;结尾则应像豹尾——短小精悍,收束有力.我们都知道,文章的正文部分也就是猪肚应该是最重要的,但正因为如此,却往往忽略了开头和结尾.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中考批作文试卷的老师,一天批几百份卷子,那一份卷子最多阅读四五分钟,在这样快速阅读的情况下,可能老师最注意的恰恰是平时学生忽略的开头和结尾,所以作为初中生想要中考语文得高分作文是重点,写好开头和结尾则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 怎样写好开头. 1,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文章如果头开的好,不仅会使全篇生色,而且会有引人入胜的效果,文思就会犹如茧抽丝绵绵不绝,高山流水潺潺而至.那么,如何把开头写的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呢?一般来说,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起笔,入题快,切题准,应该是最起码的要求.所谓入题快即简洁性.要起笔直奔主题,一下子就接触到叙述的人或事,而不是瞻前顾后绕圈子,说废话.不能笔下千言,离题万里.同学们的作文,在开篇上大致存在以下几种毛病:拐弯抹角,离题太远. 有的同学在作文时,往往愿意在开头多写几笔,似乎不多说几句就说不透,或记叙或议论,或写景或抒情,不管与中心思想有没有关系,就像没牙老太太拉家常,不厌其烦,写一大堆结果满是空话废话,饶很大圈子才绕到正题上来. 这个开头就是本来要写的是我最尊敬的人,可开篇却不厌其烦的做了一大堆说明,绕了很大圈子,才引出我最尊敬的人.交代过多,偏离主题 打个比方,甲问乙“你吃早饭了吗”?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吃了”或者“没吃”.可有的人不是这样他先把早起的活动一一叙述了一遍,然后才说“吃了”或“没吃”.这不是多余吗?写文章也是这样,有的人不是就题写题就事论事,直插中心,而是罗罗嗦嗦的交代一些不必要的过程,然后才慢慢腾腾的转到正题上来. 这个开头泛泛的花了许多笔墨交代了去公园买票的过程,可谓不厌其烦,然而与中心有什么联系呢?假如起笔从游艇上写起,岂不简洁利落的多吗? 2,同学们看,这些毛病大家是不是也犯过,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才符合要求呢?要向主题靠拢:就是说文章要令人看第一眼就知道它的宗旨所在,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心,从而感染读者.
要短小精悍:例如.茅盾的《海南杂忆》开头:“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仅12个字便交代清楚了所游地点,为下文由所见所闻引起对历史的追忆开路.
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积累书本上的知识。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把博览与精读科学地结合起来,博览就是让学生广泛涉猎一些精彩而有意义的故事、趣闻,先进人物的事迹,古今佳话,名言警句等,并要求他们写摘要或做成剪报,把需要保存的资料分门别类地积累起来,以便作文时随时查阅,精读就是要求学生对一些优秀的文章或名篇,要细读,潜心揣摸,体会别人是怎样围绕中心合理地安排材料,布局谋篇的,对于其中好的章节、句段,特别是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要重点读,甚至熟记于心,我还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勤动手,多写读书笔记,这样,学生书读多了,从中涉取了更多的知识,还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语言,也学到了他人的一些写作技巧,写作时,学生自然觉得思路开阔,得心应手。
二、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知道,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才能为文章的内容提供取之不竭的源泉,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写好作文,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生活的积累。新大纲对中年级就提出了这样的写作要求:"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因此,作文教学中,我很注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如校园内甘为人梯、呕心沥血的教师和那许许多多勤奋好学、勇于攀登、聪明活泼的学生;校园外,那些战斗在各行各业不辞辛劳、乐于奉献的叔叔阿姨,以及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事件,还有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都可以从一定的角度,以一定的方式摄入我们的脑海,成为编织文章的素材。每次作文前,我都要根据本次作文的需要,要么让学生先去生活中观察,要么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体会,要么打开他们记忆的闸门,去回忆,追寻过去的往事。作文时,先引导他们说,再指导他们写。这样,就解决了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问题。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结合作文教学,我不仅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还借科技课、劳动课,结合其它科的教学,指导学生做小制作,小实验或其它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前要求学生留心观察,活动中,我还给学生作适当的观察指导,活动后,让学生把印象最深,自己觉得最精彩,最有趣的写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现在我班学生言之无物的难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普遍乐于作文。写出的文章不仅有内容,而且真实感人,生动有趣,
善于观察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
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 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
内容 空泛笼统,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
而要想有话说 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 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
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 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 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 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 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鲁 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
由此可见,要 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但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呢?这里我想谈两点: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 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高中生已具备了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他们往往有 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师要紧紧抓住这种欲望,引导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教学大纲对各个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课内落实。
课内作文,要 求具体,学生各方面都受到约束,往往显得比较被动,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上一直是采取 “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
比如,去年我接了刚 入学的两个高一班,除了两周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隔周抽查一次,并进行讲 评。 写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
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 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
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 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
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 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入笔底。
有个学生对校园常作细致观察,从景到人,从人到事,连续写了校园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随笔里,我 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有到了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 活。
一年多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不少学生谈了写随笔的体会,一致认为写随笔的要求促使他们去观察,去 思考。
有的说:“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寻找。”有的说:“由于写随笔的需要,无论在家里、在车上 、在学校里,我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在谛听……”两个班的学生全部完成了我布置的每周三篇的任务,而且由 于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不少人自觉多写,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同时,在课内作文的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比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记本班一位最 熟悉的同学》,要求大家以班里一位同学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外貌特征进行描绘、刻画,看谁观察得细,写得 像。
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写的人的特征来写。再比如,在上完《景泰蓝的制作》后,我又布置一篇 作文《**菜的制作》,从而引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于是乎,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创作热情被激发了,纷纷 写出了切合实际的优秀作品。总之,要想使学生写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须让他们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去观察。 我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波斯有位珠宝商很会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银首饰时,常常盯住顾客的 眼睛不放,结果生意非常兴隆。
别人想探究其中的奥妙,他却守口如瓶,直到临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独生子传 授这一诀窍:“盯着对方的眼睛,不,准确地讲,盯着对方瞳孔,瞳孔是不会撒谎的。如果一只钻戒的熠熠光 泽使对方瞳孔扩张,你就大胆地把原价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条项链没能使对方张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换一 只……总之,盯着对方的瞳孔!” 当然,这个珠宝商传授的生意经,不是我们要。
激发学生的作文欲,与语文教师的引导有直接关系。
题目一出,不导则写,对多数学生来说,则是苦差事。因此,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可等闲视之。
教学中要想真正落实作文要求, 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习作水平的高低就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可谈文色变的学生大有人在,老师往往也会感到无从下手,问题出在哪?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缺乏观察力,感受生活能力没有养成,习作素材有限,心里有话倒不出。对此,我就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精辟地道出了习作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投入到生活中去,体验人间真情,丰富个人情感,积累习作素材,习作时才有事可叙,有景可描,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声有色,亦情亦景。才会使读者读起来有滋有味,妙趣横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动手写写的好习惯。正所谓肚中有墨,何愁倒不出。
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泉源,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之间的众多的关系。
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玩中感悟,赏中习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四带:带好自己的眼仔细看;带好自己的耳认真听;带好自己的脑边想边体验;带好自己的笔做必要的记录。
我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写日记,要学生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发现生活中的精彩镜头,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感悟深刻的一刹那,尽量拓宽学生的活动场所。我往往利用课前五分钟及课外活动课的时间,让学生读自己的日记,师生共同评比,评出具有独特发现、独特体验的好日记。
这样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写日记不再流于形式,日记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学生也日渐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二、创设情境,感受真实生活 亲身经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可贵的写作,有了切身体验才能动于中,发于言。倘若教师命题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又怎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呢?学生只能在万般无奈下去胡编乱造,写出的文章只能是语无伦次,前后矛盾,缺乏真情实感。
因此教师应适当地创设情境,给予学生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用眼、鼻、舌、手去摄取生活素材,让学生眼中有物,方能笔下有文。特别是听了齐白坚教授快乐大作文的观摩课,更是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齐白坚教授善于创设原始的情景,让学生运用眼、耳、手、鼻、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学生独特的体验,适当指导学生写作的基本要点,放手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高涨情绪中学会作文。回到学校,我马上利用两节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吹气球》比赛,布置了比赛的规则,在三分钟内谁吹得最大,谁就取胜,当然气球吹破的被淘汰。
在比赛过程中我适当地引导学生做到眼、耳、脑、笔并用,比赛结束后,我便让学生动手写作,一节课时间学生就把自己的作文写好了,个个同学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往日写作时的愁眉苦脸已荡然无存。当然,每一次习作都不可能先表演后再习作,这就需要老师放慢记忆镜头。
尽管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但由于心理上的抵触,无法进入再现情景或再现时印象、感悟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必须善于用丰富的语言组织、启发或用生动的图片、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唤起对当时的人、景、情感的回忆。
在教师随风潜入夜的引导中,往事就犹如电影回放一样清晰地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此时提起笔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 人是桩桩全靠衣妆,其实文章也一样,准确华美的词句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足见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性。
积累丰富的词汇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大量阅读既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为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词汇。
反之学生阅读量太少,积累的词汇有限,学生的作文也只能是茶壶里面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不能尽情表达,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吸众家之所长,要求学生多读、多想、多记、多用,丰富大脑,写作时这些好词佳句就能准确地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当然积累好词佳句不能靠一朝一夕,要持之以恒,积少成多。
同时还要注意积累的方法。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习作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勾、背、写好词佳句,积累的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诗句或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也可以是人物外貌,或细节描写的句子,也。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3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