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胸鹦鹉:别名大绯胸鹦鹉_小绯胸鹦鹉,为鹦形目、鹦鹉科、鹦鹉属鸟类,原产于中南半岛各国到马来西亚中部,包括印度北部、尼泊尔、缅甸、中国(广西、广东、海南岛)、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尼的婆罗洲南部与爪哇群岛。多栖息于海拨不高的山麓林带、开阔林区,也会栖息红树林区、椰子树林区、农耕区、公园、花园和郊区等地。1758年命名,共8个亚种。我国野外数量最多、较为常见的品种,但由于它所栖息的森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过度捕猎,数量已有明显下降,亟待加强保护工作。
头葡萄灰色,眼周沾绿色,前额有一窄的黑带延伸至两眼。下嘴基部两侧各有一黑色宽带斑向后斜伸至颈侧。是树栖鸟类,善攀缘,嘴脚并用。喜鸣叫,声音粗厉响亮,经训练后,能模仿人言。
绯胸鹦鹉形态特征 >
头体长26-36cm,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上体绿色,颏白色,喉和胸葡萄红色或砖红色。后颈及颈侧辉绿色,背、肩、内侧覆羽和内侧飞羽青铜色,具金属绿色光泽,羽端具暗色虫蠹状斑。大部份被人看见都是低飞于树林间或是前往乡村地区,到了目的地就会栖息于高大的树枝上,飞翔的时候相当吵杂,只有觅食的时候会很安静。
绯胸鹦鹉生活习性 >
日行群居性,常十余只至数十只成群活动,夜间与八哥、鸦类混群栖于树上。有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决定,偶尔会和同属中的灰头鹦鹉一起集结前往稻田觅食,它们飞行的速度比同属中所有的鹦鹉都慢,鸣声粗厉响亮,甚为嘈杂。
绯胸鹦鹉饲养方法 >
易于饲养,饲料可用稻子、苎麻籽、葵花籽(或花生)按7:2:1混合做为主食,以各种水果和蔬菜为副食,并常给鲜绿树枝、砂粒和红粘土,任其自选。冬季稍提高脂肪性饲料的比例,育雏期补喂熟鸡蛋。水果和蔬菜切成方块或小段喂给,喂前用高锰酸钾水消毒、洗净,吃剩下的要及时取出。架养时要拴住脚,脚链宜轻而结实,要经常检查。笼舍饲养、底宜铺细砂,便于地面行走,也有利于清扫。每天清理吃剩下的食物,粪便可每周清理两次。
绯胸鹦鹉雌雄分辨 >
雄鸟虹膜黄色,雌鸟黄白色。雄鸟上嘴大都珊瑚红色,先端象牙色。雌鸟嘴黑褐色,脚暗黄绿色或石板黄色。雌鸟头较蓝灰,喉、胸橙红色,缺少紫灰色沾染,中央尾羽一般较雄鸟为短。幼鸟头葡萄棕色,额沾紫灰色,头顶以下逐渐变为绿色。
绯胸鹦鹉繁殖方式 >
繁殖季节依照不同纬度和气候在各地均有所不同。在印度、缅甸、安达曼群岛的繁殖季为12月到隔年4月。在爪哇岛除了4月整年都可以繁殖。在中国是每年的3-5月,会在空心的树干或是枯死的树洞中筑巢,啄木鸟和巨嘴鸟使用过的巢也是其筑巢的理想地点。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白色。孵化由雌鸟承担,孵化期为28天。绯胸鹦鹉的雏鸟是晚成性,大约经过亲鸟50天的喂养才能飞翔。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