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1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设施标准过低、老化严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都建成于20世纪50、60年代,经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大多数水利设施已经十分破旧,难以满足现在的农田灌溉需要。随着世界贸易的逐步扩大,大量国外产品进入中国,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越发缓慢,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同样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也迅速降低。
2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出路
2.1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机制
根据水利设施性质的不同,建立起中央、省、县乡、农民4位一体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制。对于一些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应由政府出钱来解决,基本的'农田水利实施由省级政府出资,县乡政府负责管理和维护,而一些社区内的基础设施能够直接使农民获益的,可让农民自己投入,政府适当进行补贴。进行多渠道的水利设施筹资方式,改变过去依靠财政投入的单一模式,扩展市场渠道和其他渠道,这是保证资金充足的根本原因。可通过市场发行长期基本建设国家债券,设立农田水利建设的专向发展基金,利用减免税收和给予信贷优惠等政策向金融机构融资等方式筹资。此外还可通过发行彩票、境外投资、个人投资或者企业家捐赠等方式获得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来源,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构建多元化的机制要求政府积极对农民和社会群众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出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将水利设施直接获益的农民引导到水利设施投入上来,对民间资金的准入门槛降低,增强民间资金来源。
2.2进行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2.2.1实行水利建设问责制近些年来我国频繁出现旱灾洪灾,除了气候异常的因素还有政府的原因,这是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这是政府的责任问题,应当建立起问责制,对地方政府进行问责,从制度上给予农田水利设施足够的重视并加大资金投入。
2.2.2重建农户合作机制分田到户使得组织起大型的农田水利建设变得困难,对此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解决。可以参考集体经济时期的农户合作建设农田水利经验,重建农户合作机制。还可以根据农村的特点,对一些合作优良的农村社区进行水户协会模式,在农户自身努力以政府适当帮助之下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2.2.3建立“农民本位”为主线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与管理机制面对我国地区差异和农民需求不同的情况,应加强组织和制度上的建设,让农民参与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决策中来,将农民的需求作为决策依据,建立农民意愿表达机制。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与管理,农民的声音一直是缺失的。未来应该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参与项目管理的相关监督机制等。这样农田水利才能真正搞好。
基层农田水利建设论文
1.基层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1.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渠道分散,投资效率低由于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不同,条块分割造成信息沟通不够,难以形成合力;而且各部门负责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建设内容和区域上存在重复,没有形成有效投入,造成浪费。此外,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过于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投入机制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
1.2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一是农村水利投资更多的是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而部分地方财政,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县、乡两级财政系“吃饭”财政,很难满足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需求,因此中央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投劳由以完成分配任务数为主向自愿出工转变,农民投劳数量直线下滑,造成投入不足。巨大的缺口导致了很多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水库、渠道淤积,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2.基层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2.1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主导作用
加大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理应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投资者。从国外经验看,集中财政资金,采取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的推进战略是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途径,而且各国通过严格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在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和运营管理方面具有明确分工[3]。因此,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一是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二是建立农田水利投资专项基金,地方政府逐年按财政收入比例拨补资金,保证建设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三是稳定和扩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专项投入规模,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稳步增长的机制,并通过政策、法律法规等形式固定下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资金的扶持、引导和带动作用。
2.2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形式
充分发动农民投工投劳农田水利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大势所趋,但仍有大部分农村人口及劳力留守农村,他们是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农民自愿参与、村组自行组织、政府协调服务”的筹资筹劳新机制,使农民真正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受益的主体。县级相关机构要通过建立部门协商机制来加强协调配合,制定出县级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与资金整合办法。如一些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中,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整合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治理等项目资金,打捆使用,集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了水利投入的整体效益[4]。2.3实现融资方式多样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历史欠账多、投入缺口很大,尤其是西部地区,很多县(市)地方财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能力有限,对于中央扶持投资的水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也难以落实。因此,在地方财力不足情况下,需要努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扩大水利投融资渠道[5]。近年来,金融业务发展比较领先的省份通过信贷等其他融资渠道筹集水利建设投资方面的创新经验和措施可以进一步探索推广。
3.结论
综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配适当比例的资金投入到已经建成并利用的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上。这样既保持和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又减少了新增同类设施的建设压力。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