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矶鸫:别名麻石青,为雀形目、鹟科、矶鸫属鸟类,原产于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非洲北都地区,包括中国、菲律宾、东南亚、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及婆罗洲。主要栖息于多岩石的低山峡谷以及山溪、湖泊等水域附近的岩石山地,也栖息于海滨岩石和附近的山林中。在中国西藏也出现在海拔3900m以上的河石滩灌丛。1758年命名,共5个亚种。夏季时常栖息于多岩石的山地或海岸上。冬季时南迁,多到山脚平原地带,有时也进到城镇、村庄、公园和果园中。
马耳他国鸟,善于鸣叫,富有音韵,十分动听。体型中等,羽色青石灰,雄鸟上体几乎纯蓝,两翅和尾近黑色,下体前蓝后栗红色。雌鸟上体蓝灰色,翅和尾亦呈黑色,下体棕白,各羽缀以黑色波状斑。
蓝矶鸫形态特征 >
头体长19-23cm,重45-64g。眼先近黑,翅上的小覆羽蓝色,余羽均黑褐,而外狭缘以蓝色,大覆羽和次级飞羽大多微具白端,尾羽黑,羽缘带蓝。虹膜暗褐,脚和趾均黑褐色。繁殖期间雄鸟常站在巢附近突出的岩石顶端或小树顶枝上高声鸣叫,时而飞去又飞回,或从一处飞向另一处,时而又将尾呈扇形散开和翘到背上。
蓝矶鸫生活习性 >
单独或成对活动。繁殖期间雄鸟站在突出的岩石顶端或小树枝头长时间的高声鸣叫,昂首翘尾,鸣声多变,清脆悦耳,也能模仿其他鸟鸣。
蓝矶鸫饲养方法 >
多在地上觅食,常从栖息的高处直落地面捕猎,或突然飞出捕食空中活动的昆虫,然后飞回原栖息处。主要以甲虫、金龟子、步行虫、蝗虫、鳞翅目幼虫、蜂、毛虫、蜻蜓、叩头虫等昆虫为食,尤以鞘翅目昆虫为多。
蓝矶鸫雌雄分辨 >
两翅和尾与雄鸟相似,但较苍淡,翅上的覆羽和飞羽均缀以白缘。眼先污白;颊和耳羽暗褐,而缀以白色细点。颏和喉及喉侧等均白或棕白色,各羽均缘以圈状黑斑。胸以下略同,但这些圈状斑却转为横斑。尾下覆羽棕色更著。喉的中央有时并无斑杂,但此部并不成为一个块斑状。
蓝矶鸫繁殖方式 >
繁殖期4-7月,巢置于山腰的岩隙间,形似碗状。巢基以苔藓、枝条、树皮等所造成,内垫以细草,须根等。每窝产4枚卵,淡蓝色,有时在钝端处缀以红褐色细点。通常营巢于沟谷岩石缝隙中或岩石间。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淡蓝色或淡蓝绿色、有的在钝端被有少许红褐色斑点。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承担,雄鸟警戒,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鸟共同育雏,在巢17-18天。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