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异地搬迁的调研报告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做好全县学校建筑的安全评估和鉴定工作,根据《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市学校建筑进行安全评估和鉴定的紧急通知》精神,我县组织教育局、建设局、发改委、财政局、监察局、防震减灾局、国土局、民政局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对全县8所中学、38所村完小、5个校点、1所幼儿园,共52所学校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特别是对山区重点地质灾害地区的学校进行重点检查,并请省建设研究院和省建设质量监督站的专家对建设年代较早、结构安全性较差的校舍进行复检。经过评估和鉴定,尖山、广龙、万海三所小学教学楼全部为D级危房。2008年7月8日,教育局向有D级危房的学校下发了《澂江县教育局关于学校建筑停止使用的通知》,全县所有D级危房全部停止使用,保证了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尖山小学、万海小学、广龙小学属D级危房,根据有关文件D级危房必须拆除重建。但是三所学校紧邻抚仙湖,根据《抚仙湖管理条例》,在原址不得重建,经县政府研究,需进行整体搬迁异地重建,现将本人调研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实施异地搬迁的原因
尖山小学是一所半寄宿制农村完全小学,坐落在离县城14.5公里的龙街镇尖山村委会,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下设1个村小点),在校生350人,其中寄宿生80人,教职工23人。2006年初,由于山体滑坡导致学校的教学楼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房屋主体结构明显倾斜、位移;楼板、梁、墙体等承重构件产生不同程度裂缝。
尖山小学原址地处滑波地带,地质条件差,并且尖山小学地处抚仙湖的入湖河道——尖山河旁,路岐村小点紧邻抚仙湖,2006年3月16日经玉溪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鉴定为D级危房。现借用原750子弟小学的老校舍上课,但该校舍仅有一幢破旧的教学楼,学校无教师宿舍、无操场、无学生活动场地、无教学配套用房,寄宿生宿舍拥挤(80人住108平方米宿舍);校园内北面是村民的烤房,每到烟叶烘烤季节,校园内便成了烟农烤烟的地方;校园周边是村民堆放农家肥的地方,每到夏季,教室内苍蝇、蚊子到处乱飞;更严重的是只有一条很狭窄的小路通往学校,这条路一年四季都被村民用来晒牲畜粪便,学生每天往返学校都必须从这些粪便上走过。由于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冬夏两季,生病的`学生比较多,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村民意见较大。居于以上原因,经县、镇、村几级政府和县教育局研究决定,尖山小学必须进行异地搬迁重建。
广龙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生692人,教职工30人。校园占地4216㎡。两幢教学楼均建于1982年,建筑面积2151.6㎡,有梁无柱,顶板、墙体严重开裂,2008年10月16日经玉溪市房屋安全办公室鉴定为D级危房。广龙小学位于抚仙湖岸边,两幢教学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砖混结构,毛石基础,砖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属“三无”建筑。随着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的竣工,抚仙湖水位上涨,侵蚀了教学楼的地基,使广龙小学在抚仙湖边上的教学楼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广龙小学两幢教学楼第三层两端部的横梁开裂,两幢教学楼裂缝均呈“八”字形,每面墙上均有两道裂缝,最大裂缝宽度7mm,裂缝已经延伸至柱,房屋局部出现不均匀沉降,整面墙及柱已经断裂,经过省建设研究院和省建设质量监督站的专家对广龙小学教学楼进行复检,确定广龙小学两幢教学楼为D级危房,现已停止使用。近年来,在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实施后,抚仙湖水位上涨,可流入校园沟内, 厕所、食堂部分基础已浸泡在湖水中,全校师生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向校外排放,每年学校将产生固体垃圾、污水、粪便12300吨,严重污染抚仙湖。为保护抚仙湖不受污染,根据《云南省抚仙湖管理条例》,距抚仙湖100米以内,不能进行改扩建项目,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广龙小学实施异地搬迁重建。
万海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生620人,教职工32人。
原校园占地面积6003㎡,生均占地面积9.68㎡,但校舍面积仅为3774㎡,生均6.09㎡。东面教学楼建于1985年,建筑面积1511㎡,教师宿舍楼建筑面积735平方米,有梁无柱,墙体开裂,2008年10月16日经玉溪市房屋安全办公室鉴定为D级危房。万海小学老教学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砖混结构,砖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由于受海浪和海水的影响及侵蚀,万海小学老教学楼楼板开裂情况普遍,裂缝宽度已经超过0.4mm,局部为十字交叉裂缝,板内钢筋有腐蚀现象,屋面板有渗水现象,经过省建设研究院和省建设质量监督站的专家对万海小学教学楼进行复检。确定万海小学老教学楼为D级危房,现已停止使用。由于万海小学紧邻抚仙湖,学校师生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向校外排放,对抚仙湖带来严重的污染。按照《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规定,距抚仙湖100米以内,不能进行改扩建项目,禁止以任何方式向抚仙湖水域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万海小学实施异地搬迁重建。
为确保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尖山小学暂借原750子弟小学的老校舍上课。万海小学的全部教师搬迁到红塔乳胶厂住宿,学生全部撤并到附近学校并班就读。广龙小学因地点限制的原因,由县政府投入资金35万元,村委会提供土地,搭建活动板房990.98平方米,全部师生于2008年10月21日搬进活动板房上课。
二、实施异地搬迁的必要性
对尖山、广龙、万海三所小学进行异地搬迁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抚仙湖水清,澂江经济兴”的战略目标,认真执行《云南省抚仙湖管理条例》,加强周围抚仙湖径流区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确保抚仙湖周边环境不受污染,从根本上解决入湖污染的根本需要;是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暨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玉溪市人民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和玉溪市整体排除中小学危房现场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按照“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要因地制宜,遵循‘安全牢固、经济实用、标准够用、实用方便’的原则,对危险系数大、使用率较高、学生人数多的教学用房,优先排除。”的思路,进行中小学排危的有效措施;是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消除安全隐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新校园选址情况
尖山小学新校园选址位置在澂川路下,位于尖山代头村与路岐村交叉路口窑弯心处,地势开阔,占地12亩,距抚仙湖232米,不在抚仙湖的径流区100米范围内,地处尖山村委会所辖各村小组的中心,而且属于代头村的山地,地势相对开阔,各村小组群众的子女到校就读非常方便,全体村民对选定的新校址非常满意。
学校搬迁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学校搬迁的调研报告,一起来看看。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做好全县学校建筑的安全评估和鉴定工作,根据《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市学校建筑进行安全评估和鉴定的紧急通知》精神,我县组织教育局、建设局、发改委、财政局、监察局、防震减灾局、国土局、民政局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对全县8所中学、38所村完小、5个校点、1所幼儿园,共52所学校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特别是对山区重点地质灾害地区的学校进行重点检查,并请省建设研究院和省建设质量监督站的专家对建设年代较早、结构安全性较差的校舍进行复检。经过评估和鉴定,尖山、广龙、万海三所小学教学楼全部为D级危房。2008年7月8日,教育局向有D级危房的学校下发了《澂江县教育局关于学校建筑停止使用的通知》,全县所有D级危房全部停止使用,保证了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尖山小学、万海小学、广龙小学属D级危房,根据有关文件D级危房必须拆除重建。但是三所学校紧邻抚仙湖,根据《抚仙湖管理条例》,在原址不得重建,经县政府研究,需进行整体搬迁异地重建,现将本人调研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实施异地搬迁的原因
尖山小学是一所半寄宿制农村完全小学,坐落在离县城14.5公里的.龙街镇尖山村委会,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下设1个村小点),在校生350人,其中寄宿生80人,教职工23人。2006年初,由于山体滑坡导致学校的教学楼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房屋主体结构明显倾斜、位移;楼板、梁、墙体等承重构件产生不同程度裂缝。
尖山小学原址地处滑波地带,地质条件差,并且尖山小学地处抚仙湖的入湖河道——尖山河旁,路岐村小点紧邻抚仙湖,2006年3月16日经玉溪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鉴定为D级危房。现借用原750子弟小学的老校舍上课,但该校舍仅有一幢破旧的教学楼,学校无教师宿舍、无操场、无学生活动场地、无教学配套用房,寄宿生宿舍拥挤(80人住108平方米宿舍);校园内北面是村民的烤房,每到烟叶烘烤季节,校园内便成了烟农烤烟的地方;校园周边是村民堆放农家肥的地方,每到夏季,教室内苍蝇、蚊子到处乱飞;更严重的是只有一条很狭窄的小路通往学校,这条路一年四季都被村民用来晒牲畜粪便,学生每天往返学校都必须从这些粪便上走过。由于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冬夏两季,生病的学生比较多,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村民意见较大。居于以上原因,经县、镇、村几级政府和县教育局研究决定,尖山小学必须进行异地搬迁重建。
广龙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生692人,教职工30人。校园占地4216㎡。两幢教学楼均建于1982年,建筑面积2151.6㎡,有梁无柱,顶板、墙体严重开裂,2008年10月16日经玉溪市房屋安全办公室鉴定为D级危房。广龙小学位于抚仙湖岸边,两幢教学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砖混结构,毛石基础,砖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属“三无”建筑。随着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的竣工,抚仙湖水位上涨,侵蚀了教学楼的地基,使广龙小学在抚仙湖边上的教学楼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广龙小学两幢教学楼第三层两端部的横梁开裂,两幢教学楼裂缝均呈“八”字形,每面墙上均有两道裂缝,最大裂缝宽度7mm,裂缝已经延伸至柱,房屋局部出现不均匀沉降,整面墙及柱已经断裂,经过省建设研究院和省建设质量监督站的专家对广龙小学教学楼进行复检,确定广龙小学两幢教学楼为D级危房,现已停止使用。近年来,在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实施后,抚仙湖水位上涨,可流入校园沟内, 厕所、食堂部分基础已浸泡在湖水中,全校师生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向校外排放,每年学校将产生固体垃圾、污水、粪便12300吨,严重污染抚仙湖。为保护抚仙湖不受污染,根据《云南省抚仙湖管理条例》,距抚仙湖100米以内,不能进行改扩建项目,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广龙小学实施异地搬迁重建。
万海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生620人,教职工32人。
原校园占地面积6003㎡,生均占地面积9.68㎡,但校舍面积仅为3774㎡,生均6.09㎡。东面教学楼建于1985年,建筑面积1511㎡,教师宿舍楼建筑面积735平方米,有梁无柱,墙体开裂,2008年10月16日经玉溪市房屋安全办公室鉴定为D级危房。万海小学老教学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砖混结构,砖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由于受海浪和海水的影响及侵蚀,万海小学老教学楼楼板开裂情况普遍,裂缝宽度已经超过0.4mm,局部为十字交叉裂缝,板内钢筋有腐蚀现象,屋面板有渗水现象,经过省建设研究院和省建设质量监督站的专家对万海小学教学楼进行复检。确定万海小学老教学楼为D级危房,现已停止使用。由于万海小学紧邻抚仙湖,学校师生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向校外排放,对抚仙湖带来严重的污染。按照《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规定,距抚仙湖100米以内,不能进行改扩建项目,禁止以任何方式向抚仙湖水域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万海小学实施异地搬迁重建。
为确保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尖山小学暂借原750子弟小学的老校舍上课。万海小学的全部教师搬迁到红塔乳胶厂住宿,学生全部撤并到附近学校并班就读。广龙小学因地点限制的原因,由县政府投入资金35万元,村委会提供土地,搭建活动板房990.98平方米,全部师生于2008年10月21日搬进活动板房上课。
二、实施异地搬迁的必要性
对尖山、广龙、万海三所小学进行异地搬迁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抚仙湖水清,澂江经济兴”的战略目标,认真执行《云南省抚仙湖管理条例》,加强周围抚仙湖径流区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确保抚仙湖周边环境不受污染,从根本上解决入湖污染的根本需要;是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暨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玉溪市人民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和玉溪市整体排除中小学危房现场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按照“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要因地制宜,遵循‘安全牢固、经济实用、标准够用、实用方便’的原则,对危险系数大、使用率较高、学生人数多的教学用房,优先排除。”的思路,进行中小学排危的有效措施;是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消除安全隐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新校园选址情况
尖山小学新校园选址位置在澂川路下,位于尖山代头村与路岐村交叉路口窑弯心处,地势开阔,占地12亩,距抚仙湖232米,不在抚仙湖的径流区100米范围内,地处尖山村委会所辖各村小组的中心,而且属于代头村的山地,地势相对开阔,各村小组群众的子女到校就读非常方便,全体村民对选定的新校址非常满意。
×乡中心校位于×乡老场赤水河边,学校现有15个小学教学班,本期在校学生750人,教职工35人,另下设1所村小,在校生300人,教职工14人。学校占地面积3571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76平方米。
一、搬迁新建的必要性:
(一)安全隐患多,不适应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乡中心校建于赤水河岸,紧靠×乡船码头。由于历史原因,学校进出通道狭窄。从校门出来不到10米就是一个长8米,宽度仅有1.5米左右的唯一通道,学生上放学非常拥挤,没有消防通道,一旦发生险情,救援车辆无法进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老场瓦房较多,且大多年老失修,学生进出安全受威胁。
(二)学校面积狭小,不符合省、市、县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1、按照上级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学校学生生均占地面积应该达到20平方米,每个班级学生应该控制在45人以内。按现有人数,×乡中心校应该有教学班17个,而目前中心校小学校区仅能容11个教学班,且无标准化实验室、信息技术、音、体、美教育室,不论生均占地面积、教育教学用房等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教学所需,不能达到国家均衡教育评审标准。(学校现有4个小学教学班在幼儿园校区上课)。
2、今年统计一年级新生应招3个教学班(6岁半的学龄儿童有110人),但实际只有2间教室,无法满足学生入学。
3、随着国家“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据乡计生部门的初步测算,全乡每年大约在原生育水平的基础上净增47名新生儿,也就是说学校大约每年新增一个班的学生。
4、现县城每年返回×乡就读的学生预计有1个班的人数。
(三)学校发展受限,规模不能满足#生源就读的需要
学校目前一面临河,另外三面是居民房,也无发展的空间。学校所处区域地质条件较差,不适宜建造大型建筑,无法扩大发展。20**年学校改造原礼堂修建教学综合楼项目,当时桩基挖了18米左右未见岩石,且遇流沙,设计人员现场察看后给出的建议是不宜修建房屋,只好将桩孔回填,由计划建三层改为只建了一层。再加上学校所处的位置较低,在1992年洪水和20**年洪水均被淹。特别是20**年的洪水,学校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一层楼均被淹没,整个校园一片汪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万元。
二、新校园选址情况
经县教育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等多部门实地察看,结合×乡建设用地规划情况,×乡中心校新校址暂选在现学校上游的“××桥”附近瓦房村9社与10交界处,该选址地势相对开阔,平坦。新校址计划占地20亩,距#乡政府办公楼约300米,属于×乡城乡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如果能够顺利搬迁,×乡中心校的设计将更加科学,教室将更加宽敞明亮,教育教学设施将先进合理,教学功能将更加完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进一步提升,学生活动空间将更加宽广,整个校园将更加清新美丽、生机盎然!
二〇**年四月二十四日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