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伯劳:别名海南鵙_桂来姆_大红背伯劳,为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北美洲亚热带及热带地区。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均有分布。野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包括次生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林缘地带,有时也到园林、农田、村宅河流附近,活动。1758年命名,共11个亚种。繁殖期间常站在树顶端枝头高声鸣叫,不断重复的哨音,并能模仿红嘴相思鸟、黄鹂等其他鸟类的鸣叫声,鸣声悠扬、婉转悦耳。有时边鸣唱边从树顶端向空中飞出数米,快速地扇动两翅,然后又停落到原处。
伯劳属体型较大的品种,可归属鱼小型猛禽或中型鸣禽。世界分布十分广泛,我国也十分常见。属留鸟,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多单独活动。性凶猛,不仅善于捕食昆虫,也能捕杀小鸟、蛙和啮齿类。鸣声似Zhigia-zhigia。
棕背伯劳形态特征 >
体长22-28cm,重40-110g。喙粗壮而侧扁,先端具利钩和齿突,嘴须发达。翅短圆;尾长,圆形或楔形。跗跖强健,趾具钩爪。头大,背棕红色。尾长、黑色,外侧尾羽皮黄褐色。两翅黑色具白色翼斑,额、头顶至后颈黑色或灰色、具黑色贯眼纹。下体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棕背伯劳生活习性 >
常见在林旁、农田、果园、河谷、路旁和林缘地带的乔木树上与灌丛中活动,有时也见在田间和路边的电线上东张西望,一旦发现猎物,立刻飞去追捕,然后返回原处吞吃。领域性甚强,特别是繁殖期间,常常保卫自己的领域而驱赶入侵者,当见人或情绪激动时,尾常向两边不停地摆动。
棕背伯劳饲养方法 >
肉食性鸟类,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鞘翅目金龟甲、半翅目椿象、直翅目蝗虫、蟋蟀、蚱蜢,革翅目蠼蝗,蜻蜓目豆娘,膜翅目胡蜂、蚂蚁等。此外也捕食小鸟、青蛙、蜥蜴和鼠类,偶尔也吃少量植物种子。
棕背伯劳雌雄分辨 >
棕背伯劳繁殖方式 >
繁殖期4-7月。在树上筑碗状巢,营巢材料通常就地取材,主要由细枝、枯草茎、枯草叶、树叶、竹叶以及其他植物纤维构成。每窝产卵3-6枚,通常4-5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淡青色、乳白色、粉红色或淡绿灰色,被有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红褐色斑点。由雌鸟孵化约15天,雏期约15-18天,双亲哺育。雏鸟留巢期13-14天,雌雄双亲共同育雏,并竭力保护它们的觅食领域。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