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关系论文
1护患关系的概念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一方面是护理工作者,另一方面是患者。护患关系从患者就诊即建立,直至出院后才告完结,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护士,同时,护患关系的主动方也是护理工作者。
2目前引起护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2.1护士方面的原因
2.1.1有些护士工作不积极,怠慢,责任心不强是引起矛盾的主要原因。目前由于护理人员大量缺编,护理工作责任重大,工作辛苦,而护士的待遇和地位相对较低,缺乏社会理解等因素。使得部分护士的生理和心理长期处于疲劳和淡漠状态。缺乏工作热情,而致工作被动、敷衍了事。在工作中,一些护士为了尽快完成护理工作。时常简化操作规程,降低了患者的护理质量。
2.1.2护士的文化技术水平相对偏低。目前护士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能力相对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存在差距。由于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所导致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如不会使用新仪器和设备、操作不熟练,可影响观察患者病情,延误患者的治疗。
2.1.3病房环境差,设备陈旧。患者需要安静干净的就医环境,而有时基于医院条件限制,病房环境不是很好,患者对环境的抱怨往往发泄到护士身上,而医疗设备的落后也能影响患者的康复。如监护设备的陈旧,有时出现故障。影响观察病情,这时就会引起家属对医院的不满,若处理不好,也易引起护患纠纷。某些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延误了患者的治疗,引起患者的不满,而患者的这种不满情绪常常是一些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2.2缺乏交流
2.2.1与医生交流在护理工作中,护士有责任及时、准确地向医生报告患者的病情及医嘱的执行情况。如因某种原因未及时向医生报告,给患者带来不利或延误病情,就极易引起纠纷。假如工作中护士对某个医嘱有疑问,应向行医嘱的医生及时核对、查明。绝不可随意更改或不执行。
2.2.2与患者的交流患者往往认为自己的病是最重要的,自己最需要照顾与关怀,自己应先得到治疗。而病区往往患者很多,仅有的几名护士不可能人人都照顾周全,而护士与患者或家属又缺乏交流,所以急脾气的患者或家属易产生过激情绪,成为纠纷的诱因。
2.3患者的原因
2.3.1人们过度的自我保护意识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而近年来医院的医患纠纷不断暴光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使得患者对医院既依赖又有些敌意。患者要求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要明明白白消费,护士对患者提出的任何疑问都要耐心仔细地回答,如有不当,就会引起矛盾。
2.3.2患者对医院和护理服务质量的过高要求患者入院后希望有良好的医疗环境,自己得到最好的服务,无视其他患者。对护士也要求很高,若护士一针扎不上就会引起他们很大的不满。此时护士若处理不当,就会成为一些矛盾的导火索,引起矛盾。
3应对措施
3.1合理调配,自我调节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护理人员,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护士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护士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班次进行调节,这样才能既有自己休息娱乐的时间又不影响工作。
3.2教育护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热爱护理工作,明确护理岗位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增强自信心。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关心护士,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护士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耐受力。教会护士关心他人,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看待患者如自己的亲人,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3.3尊重并平等对待患者
护士应该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对待患者应一视同仁,不能以患者的财产和权利将患者分级,给予不同的对待。护士只有平等对待患者,才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和信任,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护理活动。
3.4护士要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情绪
护士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样,护士的情绪也能感染患者。护士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护士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毫无顾及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要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患者,要始终以积极热情的情绪对待患者,以自己的微笑感化患者。
3.5具有真诚的态度和适当移情
移情是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间情绪、情感互相交流的一种代替性体验。在护患活动中护士要以真诚的心对待患者,善于设身于患者的角度,体验患者的感受,理解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并让患者在护理活动中慢慢知晓,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感受到温暖,从而更加信任护士,积极地配合护理活动。
3.6熟练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和发展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3.7掌握丰富的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技能
护士应具备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与护理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在自己的护理生涯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才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8提高护士的地位和待遇
只有提高护士的地位,才能从思想上改变患者对护士的看法,才能更加尊重护士,尊重护理工作,这样也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通过不断深化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改革,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以管理促效益。以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并不断创新以高质量的护理增值服务。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
3.9护理人员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改变“懂医不懂法,懂法不执法”的被动现状。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等。避免护患纠纷。
3.10呼吁社会支持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决不能只依靠护理工作者单方面的努力,它需要护患双方相互谅解、相互信任。更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和理解。护理工作者与正规媒体、社团的正确接触,向其宣传自我,争取他们的支持,在优化护患关系的工作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4讨论
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医院的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护患矛盾,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为护士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及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使护士在为患者的服务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护患关系现状论文
在护患关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严峻形势下,护理工作者只有在护理工作中不断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摩擦与纠纷,提供与社会进步、病人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护患关系现状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1护患关系现状分析
11护理方面
111护理队伍年轻化,综合素质不高,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术。
112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具体表现如下:(1)语言不规范:过于简单、生硬而引起护患关系紧张。(2)沟通方式和技巧欠妥:以自我为中心,不顾病人想法;使用说教式的语言主观判断;谈话中随意改变话题,阻断病人表达感情和信息,这些使病人及家属心情不愉快,有碍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3)在繁忙的工作情况下,沟通信息发出量大、速度快,急于求成;不讲成效同时忽略了病人的感受。
113工作中执行查对制度不严格,实施错误治疗,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不信任,甚至给医院带来了不良影响。
114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不主动,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生命表现出冷漠或不以为然,对待病人提出的要求置之不理或不耐烦,甚至指责病人或家属,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115向病人宣教疾病的有关知识和住院相关规定不到位,引起护患纠纷,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116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编制缺额导致护理工作不落实,护士责任与义务履行不够。
12患者方面
121缺乏应有的`就医道德规范,无端提出不合理要求。
122患者预后不佳,将自身疾病的潜在风险转嫁给医护人员,引起护患纠纷。
123患者对护士履行护理工作职责不予理解,不予配合,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124患者及其家属的过度维权。患者不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不懂医学道理,将自己作为商品消费者对待,导致过度维权。
125患者和家属不尊重客观事实,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过度强调自身利益。
13社会方面当前国内的医患关系跌到了国外罕见、国内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低谷,医患之间的诚信度大大降低。一方面,普通大众、社会舆论极力要求扩大患者就医的自主权、选择权,另一方面又用过高的期望值要求医务人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还有一些人对发生在医患之间的类似事件作壁上观,甚至弹冠相庆;其次一些媒体对医患纠纷带有浓厚情感色彩而非客观公正的报道,直接影响了公众对事件的正确判断。
2对策
提供与社会进步、病人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护理服务,是建立新型、良好的护患关系前提,也是未来系统化整体护理顺利开展的关键。
21护理工作者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坚持工作原则和科学的工作态度。
22护理工作者要锻炼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时、准确、熟练地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患者解除痛苦,避免因操作失误或不熟练导致患者痛苦加重或延误治疗时机,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23护理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进患者信任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美化自身的言行举止,满足多元化知识结构的需要。
24护理工作者要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41正确运用语言,掌握好语音语调。语言应清晰、文雅、通俗易懂,不要过多使用专业术语或方言,语调应平稳、柔和,语速应流畅而不太快,真正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以避免产生生硬难以接受或消极、怠慢、不重视感,语言可治病,也可致病。
242正确使用身体语言。语言沟通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动作、表情、手势等形体语言,如抚摸、搀扶等来表达对患者的关爱,强化沟通效果,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243对不同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根据社会地位、文化层次、信仰、年龄及对疾病治疗的需求不同实施相应的护理。
244善于倾听,诱导患者交谈。在倾听过程中,护士应充分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也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从而使患者敞开心扉,展现内心世界。
25护理人员仪表端庄、举止稳重。庄重的仪表及大方的举止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成为良好沟通的开始。
26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获得患者认同、赞赏、信任的良好基础。
27护理人员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健康、稳定的情绪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心理气氛,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更多地从自身出发,多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情绪,用乐观、向上、稳定的态度去感染患者,为患者树立榜样,促进护患间的人际吸引。
28尊重患者隐私。护士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患者的隐私保密,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征得患者同意,方可告知他人。
29详细、耐心向病人宣教疾病的有关知识和住院院相关规定。使病人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和认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增进护患间的交流,为患者疾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210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时刻站在病人的角度为患者着想,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实处,满足病人的全方位需求。
211护理人员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改变“懂医不懂法、懂法不执法”的被动现状,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医疗护理常规等,避免护患纠纷。
212加大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培养正确规范的就医行为和道德,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活动,遵守就医程序和医院有关管理制度。
213护理管理部门要及时调整和补充护理人员,确保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质量到位,避免人员缺额导致护理工作不落实,甚至侵犯患者权益的事件发生。
214呼吁社会支持。解决医患纠纷,对抗绝对不是办法,而且可能越走越远。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遏制,每一个人都将有成为受害者的机会。中国的法制建设已经走上了正轨,现有的法律制度对处理医患纠纷还是有能力的,关键是要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其次,医患双方相互理解和体谅、信任,携起手来共同与疾病作斗争才能达成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建立护患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从而促进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7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