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作文技巧之欲扬先抑:以抑起扬,深入人心
【技法说明】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指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即作者对描写的对象先有某种看法,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否定了原来的看法,得出一个新的结论的写法。这里的“抑”做了“扬”的铺垫,使得“扬”更有力,更突出。“欲扬先抑”法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情感变化的反映,体现了人们的认识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此方法在写作中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情节多变,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曲折动人,能使到文章前后形成明显的反差,对比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对象,从而增强对人物正面肯定的表达效果。
【考试要点】
1、“欲扬先抑”既可写人,也可写物,只要运用得当即可
2、从整体出发,处理好“抑”与“扬”的关系,两者不能等量齐观,应重“扬”轻“抑”。
3、“抑”与“扬”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强烈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
摆渡的老哑巴(小说)
江苏考生
那河,蜿蜒在山林间,它是小镇的命脉,是小镇人与外界惟一的沟通渠道。那船,沧桑中透着古朴,它是小镇惟一的交通工具。正因为有了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
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不知什么时候,老哑巴成了小镇上惟一的摆渡人。他默默接过许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撑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一趟地迎送着小镇的乡亲,从不间断。那个古老的开满无名野花的渡口,印满了他蹒跚的脚印。老哑巴的工作,没有丝毫报酬,他也从无要求,人们都说他“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老哑巴孤独地坐在野花丛中呆呆地望着天。“老哑巴!开船了!”村民一声吆喝,他嘴里“呀呀”应着,很利索地解下绳子撑开了船。船慢慢行着,两岸的芦苇和马尾草摇在微风中。我为了免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坐到船尾,静静地戏着水。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拖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早晨买的,丢了肯定会挨骂的。正在运时,老哑巴纵身跳进了河里,一会儿拖鞋便被丢到了我手上,我当时激动得快哭了,竟然顺口说了句“谢谢老哑巴”。村民哈哈地笑着,弄得我颇有几分尴尬。
今年春天,我又来到那个小山村,可不见了老人的影子。几天后,我从乡民口中听到了关于老人不平凡的故事,那位聋哑摆渡人,搭救一个落水儿童时,终因体力不支,静静地安息在伴随他渡过千万次船的河里。当我再一次走过这个渡口的时候,对老人的感受是那么的深刻,是这条河让我看到了他美好动人的一面。静静地站在渡船上,我在心里轻轻地说:“老伯伯,谢谢您!
题目 妈妈的爱
作者:宜昌市伍家岗小学601班孙言 指导教师邹红霞 来源:网络(作文网)
母爱难道只是给我们好吃的、好玩的爱吗?不,起码对我来说不是这样。母亲的爱是多种多样的,在一件事之前,我还没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那时在我很小的时候,在幼儿园不慎跌伤了,流了很多血,回家向妈妈哭诉,本以为妈妈会说:“哎哟,这是怎么回事啊!快来,妈妈给你看看,给你上药。”可是没想到,妈妈说出了几句令我至今难忘的话:“怎么了,哦,没事,就一点小伤,怕什么,擦点药就好了。”我听了之后很吃惊,又很伤心,妈妈肯定不喜欢我了,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一个人偷偷地哭泣,突然听到妈妈的卧室传来说话的声音,我赶紧屏住呼吸,只听见爸爸说:“孩子受伤了,你也不安慰一下。”我心想,爸爸说的对!又听见妈妈说:“你知道什么,孩子马上就长大了她不能再依赖我们了,她有一天迟早会独自生活,到时候她受伤了,怎么办……”我突然间明白了,妈妈是爱我的,她这样做,是为了我好!我又哭了,不过这次的泪水不是委屈的,而是感谢的!
因为妈妈的几句话,我在困难面前从未低过头:数学考试没考好,抓紧在家复习,争取下一次考个好成绩……我也知道了,人的一生注定要独立生活,不能依靠父母。所以,现在有一点小事,我都会自己解决,并把这件事解决到最好!
妈妈的爱难道只是给我们好吃的、好玩的爱吗?不,起码对我来说不会是这样,妈妈的爱是多种多样的,是无私的,是伟大的!
本文要写妈妈真正的母爱,但是先写似乎妈妈不爱我,最后写妈妈的良苦用心,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法。之所以选小学生作文,是为了避免直接抄袭。当然你不会这样做。可以在此基础上改写或扩写,初中生怎么也比小学生水平高。希望你能明白。
篇目一:
他穿着白色的衬衣,白色的外套,干净的蓝色牛仔裤,洁白的球鞋,坐在座位上。忽然,他拿出一个喷瓶,在课桌上,喷了一层消毒水,再用湿纸巾仔细地擦拭着。直到桌面干干净净,他才把他的手安心地放在课桌上。
他从不吃小摊上的东西。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要不停地擦嘴。他不允许别人碰他的桌子。和同桌之间,牵了一根三八线。他就像电视里白衣飘飘的“白子画”,干净得绝尘脱俗,却让人讨厌。
可是,那么干净的班长,那么让人讨厌的班长,觉得全世界都脏兮兮地班长,却做了一件让我对他刮目相看的事情。
同学生病,吐了一地。平时不那么爱干净的同学,这时候都爱干净起来,都捂鼻嫌弃,避之不及。只有班长,那么爱干净的班长,他深呼吸,捏了几下自己的衣角,还是去拿起了卫生工具,一点一点地整理好那块脏地。再把身上全是味道的同学,扶去了医务室。
篇目二:
一听到滔滔不绝的说话声,就知道“话精”来了。她一进教室就东聊聊西聊聊,直到上课才肯停下来。可是,没过几秒钟就止不住了。又回过头去跟后面的同学说话去了,连老师悄悄走进她都没有发现。
然后,老师把粉笔掰成两半。大的那一半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正好击中她的后脑勺。她猛的一回头,看见老师的眼睛正凶狠地望着她。她连忙转过身,勉强的露出一个微笑。
老师把声音提高了八十分贝,如瞬间爆发的火山大声说“不说话就能死吗?”她的声音如蚊子一样,不仔细听,真得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不……不能!”说着,就坐下了。
过了一会儿,不知道她在干什么,撕了一个小纸条,还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她们传来传去,看得我眼花缭乱。老师突然大喝一声:“王—小—涵!”如排山倒海一样,我们差点晕了过去。“给我站在外面罚站去!”她低着脑袋,走了出去。
直到中午小饭桌阿姨过来接她,老师才放她走,去吃饭。
她不仅爱说话,还是一个“小妖精”。
她每天都要换一种发型和衣服。但衣服大多是各式各样,颜色鲜艳的裙子。发型呢?有古代的盘发,有麻花辫,有疙瘩辫……
总而言之,她是一个爱说话的“小妖精”,也是我最要好的小伙伴!
资料扩展:
在描写人物时,有时为了“蓄势”,就会采用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来描写人物。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
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一样,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人世间最短的距离叫做母爱.让我们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化解我们心中一切的恩恩怨怨.这种痛哭流涕叫感动.让我们不计前嫌.让爱的人即使自己受苦也要奋不顾生保护那个被爱的人,在这里没有谁是受害者.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被母爱之绳绑在了一起,即使剪短了脐带.绳子的这边是我,那边是妈妈.
有一天 我和妈妈闹了矛盾 吵架了 然后妈妈出去了 我也出去了 之后我回家了 拿着姐姐的手机玩 妈妈发来信息问姐姐我回来了没有 我感动的留下了眼泪.
妈妈,我伤到你了吗?如果是伤到了,那就是我的不孝.是上天让我看到这个短信的.但我和你吵架的时候,我激动得认为你一点也不爱我.我是不是该嘲笑一下我自己,我怎么可以这样子想呢?母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当我看到这条短信,想象着当我伤到你的时候,你还记惦着我的安危样子.说来,你还“真傻”.
多少年来,和你吵了多少次,我不记得了.但这一次却是刻骨铭心的,孩儿无知,一直以为你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没认真思考过你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存在.也没有真正的看清楚你.或许只是离你太近,或许只是我们之间的呼吸少了一些.哈哈,当我的心跳在你的肚子里的时候,你是不是很为我而感到娇.那现在呢.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我这一份羁绊,您会活得更加轻松一些.
妈妈感谢您,今天我不小心偷偷地踏入了你内心的那个角落,其实那个角落里一直都是为我留着的,装了满满的对我的爱.淘气的我怎么能理解呢!我并不想和你吵架,或许是因为我们出生在不同的时代.妈妈希望您能原谅孩儿的无知.
这段时候,天气十分闷热,在烈日炎炎的照耀下,我根本不愿意离开家门半步。
有一次,因为有事我不得不离开了凉爽的空调房,天气异常的热,我刚刚走了一会就汗流浃背,从地表上散发一阵阵热气,我感觉我和烤猪之间就差一撮孜然了。对于这样的天气我感到很无奈,不知不觉地从心中涌出一股无名火,十分烦躁。
突然,从不远处走来了一名清洁工,她正在酷暑难耐的天气下工作着。她的皮肤早已经被烈日晒得黝黑,汗水早已经湿透了她的衣服,可她却坚持工作着,不断有豆大的汗珠从她的脸上滚落下来。看到这儿,我心中十分感动,心想,这些清洁工在这么热的天气还在工作,实在是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在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个长得很胖的女人,打着伞,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这时,她从包里拿出了一张纸,擦了擦脸,随手扔在了路上,正好落在了清洁工的旁边。那位清洁工微笑着对那个胖女人说:“请您不要把垃圾随手乱放。”那个胖女人听了,十分愤怒地说:“我扔垃圾关你什么事?走开!”那位清洁工听了这些无礼的话,并没有说什么,又埋头干起了她的工作,但是那个胖女人仍然不依不挠,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还一边从包里拿出了一包纸巾,不停地擦汗,用过的纸就随手扔在了路上,不一会儿地上就出现了一堆纸,之后得意地笑笑,就走了。那位清洁工见了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不在意地笑笑,把地上的纸都打扫干净,就离开了。望着这位渐渐远去的清洁工,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在我们呆在舒适的家,干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曾想到过他们,这些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他们任劳任怨,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可曾有人督促过他们吗?同时,我也十分瞧不起那个胖女人,鄙视劳动者就等于鄙视她自己。
我感触颇深,回到家后,我默默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劳动者最光荣。
技法讲解: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
“抑”,指按下、贬低。欲扬先抑是在作文开头时作者想褒扬某个人或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用这种方法,让读者产生一种既在意料之外,却又是在情理之中的感受。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用“欲扬先抑”开头要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选准人物或事物不协调的两个对立面,渗透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抑就要抑得充分,抑得到位,不惜笔墨;扬就要扬得突如其来,酣畅淋漓,让人出乎意料,感叹不已。
拟写方法主要有: 1.对比烘衬:通过细致的描写,写出人的缺点。如外貌的丑陋等等,或者写出“物”的不让人喜爱之处,或直接抒发对人或物的不满,从感情上贬低所要写的主要事物,这样才能在后文的情感变化中更好地抒发喜爱,尊重等情感,更好地突出主题。
总之要从贬低的角度描写,这样才能和后文的“扬”形成对比。 2.逆向起笔:即欲正故反,逆锋起笔。
或简单介绍一下写作的主体,当然是不被认可的事,让读者大概了解人或物,给人第一印象不好。这样在后文的写作中才能有波澜,吸引人。
如:如果不是发生了某些事情,也许这一天也就和其他三百六十四天没什么区别,如流水般淡淡流去,慢慢消逝在记忆和历史之中。可是,历史选择了这一天。
3.比兴映衬:即欲言此意,先言他物。如:小草吸取雨露的甘甜,向辽远的平野吐露一片苍翠:花蕾接收阳光的温暖,为广阔的川原绽开一片绚烂:飞鸟沐浴东风的和悦,在高旷的天空唱响一片欢歌。
大自然因拥有生机而气象万千,人类社会因充满爱心而美好温馨。
有一个小男孩,在15岁的时候,父母开始因为一点点小事吵架,他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慈祥……
有一天,父母又开始“战争”了,只听得他们的卧室里噼里啪啦地开始摔各种器具。小男孩只是默默地在那个门口,把腿伸入那最后一缕阳光中去。这个时候,父母出来了。父亲说:“你爱我?还是爱她?”小男孩霍地站起来,哭着跑进了厕所,大声吼道:“烦死了,我是世界上最孤单的人!”
每天晚上,小男孩在学校上完晚自习后,就在大街上游荡,直到很晚才回家。可是每当走到门口,却又不想把门打开,因为他知道:如果开了这道门,他即将面对那昏暗的房间与冷冰冰的父母。可是他还不得不打开这道门,不得不走进自己的卧室。面对着这熟悉又陌生的房间,他轻轻脱下外衣,放下书包,他又一次哭泣了,因为他深知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当男孩的老师和同学们知道这事以后,就策划着为他举行一个生日晚会。在自习课的时候,小男孩从操场上回到教室,教室中顿时响起了一阵阵动人的歌声,全班同学和老师大声唱着:“Happy birthday to you……”小男孩哭了,他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孤单的人了……老师把小男孩叫到身边说了几句悄悄话,笑容慢慢地从他们的脸上泻了出来。
小男孩回到家后,在电脑上发了两个E-mail,一封是写给爸爸的,另一封是写给妈妈的,可能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又唤醒了那温馨浪漫的爱情……在这个神奇的下午,他们再一次相拥,彼此相约:“I love you.”小男孩突然跑出来,大声说:“我也爱你们!爸爸、妈妈。”三个人紧紧相拥,彼此都获得了对方的爱,他们手拉手地把这份爱永远带回家中。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孤单男孩,多了一个充满爱的港湾。小男孩的欢歌笑语又回来了,他又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这就是一个孤单男孩的故事。
指导教师:刘长琴
简评:“家,一个充满温馨与爱的港湾”; “家,一方用心去珍惜,用情去呵护的心灵乐土”。有家的人是幸福的,缺少家庭温暖的人是孤单的。本文作者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再现了一个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令人心酸的现象。父母的感情破裂曾给小男孩幼小心灵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他一度陷入伤心、孤独的深渊。是老师和同学们给了他无限的关爱,帮他重温往日的快乐。文章立意颇见深度,结构完整,尤其故事结局与题目反差很大,增强了文章的喜剧色彩。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