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大走访民情日记
我们除了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应该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百千万大走访民情日记,供参考阅读!
在“百千万”走访的过程中,使我触动最深的是弱势人群的存在。我们在安逸舒适家里的时候,在宽敞明亮办公室的时候,在酒足饭饱的时候,有否想着我们周围艰难生活着那么多的贫困户。他们不但需要物质帮助,还需要精神上的安慰。虽然我作为乡镇工作者每天都该与老百姓接触,但扪心自问,我平时下村太少,与他们接触并不多,更不要提为他们解决了多少问题。通过这次走访,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倾听民声,体察民情,眼睛时常看着群众
要脑中经常想着群众,经常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透彻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忧什么。通过走访戴庄村,我发现部分群众对镇里、对村里持有负面情绪,特别是提及农村土地、宅基地问题上有些群众会很气愤,我相信群众不会无缘无故有所抱怨,虽然涉及的问题我不能给予解决,但耐心听他们将心中的怨气发泄出来,他们就已经很感动了。还记得走访结束一户农户说的话:“我也知道你们也解决不了我的问题,但你们来走访说明镇里已经重视了我们的'问题,我们已经很感动了”,由此看来,有怨气的百姓有时只是缺乏倾听者而已。
二、解除民忧,化解民难,心中时常装着群众
开展“百千万”大走访活动,就是要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走访北戴庄一位固定电话用户时,户主和我们说他们家没什么问题可以反映,但她的邻居特别困难,让我们去他们家中看看。一栋土墙映入眼帘,房内的地基比院子的地基还要矮二十公分,阴雨天雨水经常倒灌进屋中。房中住着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女儿远嫁外地,两个儿子相继离世,留下她和五十多岁没有劳动能力的儿媳一起生活。大儿子去年大病让家中欠下几万的债务无能力偿还,将他们的情况记录下后,告诉他们可以去镇民政部门咨询低保办理条件,以解“燃眉之急”。一个星期后,再次到该农户家中问及咨询情况,并及时和民政部门沟通,条件允许希望能帮助其早日办理低保补助。
作为一名公务人员,我们除了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应该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来实践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眼睛要多往普通群众看一看,力所能及为身边的群众排忧解难,更好履行一名公务人员的职责。
按照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我在驻村期间多次走访慰问困难农户,积极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力所能及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我在冲坡哨乡干部的陪同下,到农户家中走访慰问。每到一处,我都认真了解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了解他们目前存在的困难,及需要党和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认真听取他们对当地党委政府及村“三委”的工作意见和建议。
在走访了多户人家后,我发现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朴实、勤劳。我在想,对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真正变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家庭发生变故,家中有病人,有残疾人,每年医药费支出比例高、没有时间劳动等,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贫穷。针对农户提出的问题,我与随行乡干部一起探讨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我们认为: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听、多了解群众疾苦,只要我们真正带着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转变工作作风,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我们的工作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大走访民情日记
3月12日 晴
一早,我便和邵益娟、丁能权等班子同志驱车前往三都镇新和村。
新和村是教育局的结对联系村,全村村民共405户1423人,其中劳动力812人,有382人外出打工。车到村社区服务中心门口,我们就看见有老人三三两两地踱到社区大院,有的聚在一团,谈笑风生;有的靠在墙角,悠闲地晒着太阳;有的围在健身器械周围,畅谈锻炼心得。看我们一脸疑惑,村书记方和平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这些都是准备来村里老年食堂用餐的。每天早上九点,老人们到村老年食堂报名,食堂按需准备饭菜,每个老人每餐只要支付2块餐费,就能够吃饱吃好。为了让老人们打发时间,休闲娱乐,在食堂隔壁的村大会堂特意安装了电视,摆放了棋牌桌。
走进社区服务中心隔壁的大会堂,电视里正在播放着越剧名段,许多老人围坐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故事人物。有两桌老人已经凑起伴打麻将,时而低语,时而发出爽朗的笑声。哪些老人可以来食堂用餐?食堂如何管理运作?每年需要多少资金?许多疑问在我们脑海盘旋,我们决定向书记问个究竟。书记诚恳地邀请我们中餐时来食堂看看,到时候再揭晓“谜底”。
在村书记、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实地查看了宅基地平整项目现场,走访了新星伞架厂,拜访了西红花种植大户方建林,看望了老村干部吕奎基和93岁的老党员管树生,慰问了困难户姜樟财一家。
临近中午,我们决定去新和村孩子就读的梓里小学和梓里幼儿园查一查,看一看。新和村近一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老老少少在家。外出的人就像风筝,无论飞多远,亲情这条线始终牵着挂着。老人小孩在家妥帖,打工的人儿在外才会安心放心。关爱老人,新和村作出了成功的尝试,照顾小孩,作为教育人我们责无旁贷。
梓里小学、幼儿园同在一个校园。走进学校,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午餐,因为是“突然袭击”,事先并未通知学校、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并没有做准备,只是兴奋地呼唤着“客人老师好”。看着孩子们彬彬有礼的样子,看着老师兢兢业业的状态,再看看学校精致洁美的校貌,我们由衷的感到欣慰,也为老师们扎根山村、默默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临走时,我们几个都还放心不下,又到食堂仔细查看,不断地叮嘱校长、老师,要注意孩子的营养,要保障孩子的安全,要让孩子享受到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出了校门,开完座谈会,我们直奔老年食堂,老人们已经开始用餐,中餐是炖毛芋和雪菜肉片笋丝。有些吃好的老人,正在帮着洗碗整理。老人高兴地告诉我们,老年食堂每天都有两个菜,荤素搭配,味道好,适合老年人口味,而且每天变化菜式。烧菜的也是个76岁的老人,身体硬朗的很,现在村里人家办喜事,请他烧个十几二十桌毫无问题。村里老年食堂方便、便宜、卫生,现在村里很多年龄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都很想参加。一旁的村书记也和我们介绍,村老年食堂是全市的两家试点食堂之一。由于受经费、人员等制约,目前,村里规定60岁以上低保户、70岁以上空巢老人和80岁以上老人能够参加。全村符合条件的70余位老人基本都非常乐意在老年食堂用餐。
虽然百姓欢迎,但村领导却十分伤神。村书记介绍,老年食堂是民生项目,不能赚钱,只有贴钱。除每年上级部门补助资金外,老年食堂还需村里筹集5万余元。目前村集体经济薄弱,不足的资金基本靠从其他项目中挤,向部门和企业老板“化缘”。不过,他表示,不管再难,只要老人需要,老年食堂一定坚持办,而且一定要办好。
看着村领导脸上的坚毅,我们班子讨论研究,决定想方设法在资金上给予帮扶、资助。听到这个消息,村书记像小孩般激动地鼓起掌来。
走访的一幕幕不禁让我沉思:老人缔造了过去的辉煌,儿童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一老一小是农村和谐稳定的根基。我们在抓农村工作的时候,要重视发展经济,更要重视改善民生。虽然民生工作更多需要的是投入,更多看到的是琐碎。但国之命在人心,口碑就是最好的奖杯,民心就是最大的GDP。只要用心、用情,只要心里装着百姓,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回来的车上,老人和孩子的笑容还在不断浮现。
笑脸如花,馥郁绵长。
3月12日 星期一 晴转多云
上午8:20,我们班子一行三人,在郑局长带领下出发。赴三都新和村。周六已与村书记主任作了联系。9:10,到村,未作休息立刻赴企业和农户走访。
第一站是新星伞架厂。该厂为手工作坊,可在厂里工作,也可在村民自己家加工。厂里雇有员工七十余人,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体格瘦小的农妇。大多数为三都本地人,也有少量是外地来打工的。一般每个员工月收入是二三千元,每个员工都显得忙碌而满足。厂老板介绍说:“我办厂的利润很低,现在这段时间一天只有一百多块钱。但是街坊邻居在兼顾家庭的同时有事做,有钱赚,特别是有一定劳动力的老人,也能在我的厂里赚三四十块钱一天,我很高兴的。”话语质朴,令人感动。
第二家是西红花种植大户,老板也很随和。一大群妇女围着大小桌子,眼明手快地在分拣着西红花。据老板介绍,西红花药用价值极高,经济效益也很好,老板发愁的是:如何争取土地指标扩大生产规模。
第三个走访慰问的是一位年过七十的老村干部。在与他的交流中,他对党的农村政策、富民政策都很了解,也很肯定。对农村的变化他赞不绝口,对现任村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后来我们又走访慰问了一位在1955年就入党的92岁高龄的老党员,他脸色红润健康,健谈,家人都有工作,忙碌充实,和谐喜乐。当时,我们在座的一行人都说在老人入党时,我们都还没出生哪。
随后,我们和村干部一起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了新和村后的高山上,俯瞰整个新和村的村容村貌,指点着新和村的山改田项目和宅基地整理项目,畅谈着新和村的美好明天。一行人无不欢欣鼓舞。下山后,我们还走访了设在新和村的梓里小学和幼儿园,实地了解了学校和幼儿园在办学条件、师资质量、食堂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最后,我们走访了一个困难户,为他家送上了我们的一点心意,并且和他家的亲友和街坊做了交流,希望村民关心,邻里相助,帮助他们家度过难关。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