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开题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本文将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开题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开题报告:
题目: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动力开发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精神动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发,可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强大进取力量、促进形成物质、精神生产力。当前社会过于注重物质追求, 忽视人的精神世界。
精神动力缺失导致社会发展失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精神工作,但过分强调的工具性削弱了其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开发精神动力,成为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充分吸收和借鉴历史经验和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精神动力开发”作为研究的核心,从精神动力开发的历史演进中分析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目的与价值,总结精神动力开发的规律与原则,尝试将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的`开发过程建立传导模型,阐述“精神动力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力的传导”的观点,最后结合精神动力开发的基本经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创新路径选择。
精神动力是个体的强大内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综合论述,探讨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精神动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本文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摘要6-7
ABSTRACT7-8
导论8-14
一 研究源起8
二 研究目的8-9
三 研究价值9-10
四 相关概念10-13
五 创新之处13-14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历史演进14-22
第一节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实践探索14-18
一、中国古代的德化灌输14-16
二、西方古代的精神培育16-18
第二节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研究18-19
一、西方哲学关于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18
二、西方心理学关于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18-19
三、西方管理学关于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1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19-20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理论20-22
一、毛泽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20
二、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精神动力20-21
三、江泽民: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21-22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对精神动力开发目的、价值22-30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目的22-26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22-23
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目的23-26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的价值26-30
一、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价值实现的前提26-27
二、思想政治教育开发精神动力价值内涵27-30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中精神动力的传导30-38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开发原理30-34
一、精神动力形成的过程30-32
二、影响精神动力的因素32-34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农村青少年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研究
一、研究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之根本。自我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的近30年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农村教育更是进行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宏伟目标,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国梦”。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青少年的入学率和升学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农村的整体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过程中,出现了农村青少年辍学等一系列的问题,不能真正根本的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认真提出对策,改善我国农村教育现状。
因此,本文通过对樊相镇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中小学生辍学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尽快的减少农村青少年的辍学率,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改善教学条件。
二、文献综述
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具有国际性和普遍性。无论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辍学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国内外许多的研究者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农村青少年辍学原因的看法较为一致,认为农村青少年辍学的原因主要有:学生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状况。
我国许多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也相当重视农村青少年的辍学问题,他们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围绕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而提出的原因及对策。中外关于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的研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辍学原因方面,都把青少年辍学原因归结为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郑真真的《中国10~18岁青少年就学的影响因素分析》、王景英的《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广少奎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等分析指出我国农村青少年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学习成绩差产生厌学心里、家庭生活贫困无力支付教育开支、学校教育模式老化单纯追求升学率、社会的许多不良风气的腐蚀等,导致逃学、辍学现象的发生。
在对于农村青少年辍学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钟华《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袁桂林,洪俊,李伯玲《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等文献中提出,必须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都做出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改善农村教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加大农村教育改革,减轻教育负担,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减少农村青少年的辍学率,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一、农村青少年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分析
二、农村青少年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原因
(一)社会就业压力大,“上学无用”论颇有市场
(二)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学生厌学情绪蔓延
(三)社会诱惑增多,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
(四)隔代教育弊端凸显,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五)变相收费现象严重,贫困家庭不堪重负
三、解决农村青少年辍学问题的对策与建
(一)引导学生积极向学,冲淡 “上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
(二)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入
(三)培养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学生父母增收
(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改革课程及教学模式
(六)减轻教育负担,降低教育费用
(七)加强法制宣传,增加法律意识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案例分析法
3、问卷调查法
四、进度计划
1、20XX年元月中旬交第一稿
2、20XX年4月中旬交第二稿
3、20XX年4月底交第三稿
4、20XX年5月上旬定稿
五、参考文献
[1]钟启泉.解读中国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郑真真等.中国10~18岁青少年就学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2,(2)
[4]钟华.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3(2)
[5]苏选良.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青年研究。2003(2)
[6] 袁桂林,洪俊,李伯玲.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4(2):4-8.
[7] 广少奎.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发展研究, 2005(1):54-57.
[8] 王颖,杨润勇.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防止策略研究--小康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研究之三. 2004(1):37-42.
[9] 王景英.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3-128.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