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玉米播种及种植时间
秋玉米几月份播种比较合适?秋玉米是中国农历立秋前后播种的玉米。主要分布浙江东部、广西中南部和云南南部。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前茬作物主要是早稻。栽培方式有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下面就让小编来为您介绍吧。
(1)最佳播期,一般说来就是当地多数年份获得最高产量的播种期就可定为最佳播期。确定播种期要抓住影响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气象因子。(除考虑播种当时的温度、水分条件外还要考虑玉米生育中后期的水分供应问题。)
----东北地区:春玉米播种期的确定,首先要考虑的是开花期低温冷害,凉夏使生长发育缓慢,灌浆成熟期的秋季低温冷害、初霜冻的影响。春季气温回升到7-8℃就可播种,冷年选用早熟品种,暖年选用中晚熟品种或晚熟品种。北部地区选用早熟品种,中南部地区选用中晚熟品种。高海拔地区选用早熟品种。
----华北地区:麦茬玉米播种期不宜过早,使小麦、玉米共生长期过长(一般25天为宜)也不能播种过晚,要保证麦收时玉米已进入穗分化阶段,使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有一个良好的生育环境,又要使玉米生育后期不受低温影响,成熟好产量高。
----华北地区秋季往往会出现低温连阴雨或降温早的冷秋天气(8月下旬-9月)使玉米贪青晚熟,籽粒成熟不好,产量不高。其原因是播种过晚,使用品种不当。应根据长期天气预报,针对不同年型(暖秋、冷秋)使用不同熟性的品种,确保不同年型均能获得好收成。
----西南地区:春玉米播种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西南地区春季回暖早,利用早春热量条件适时早播避过春旱、初夏旱、高温害的影响。二是要注意“倒春寒”天气造成“春迟”,应在春寒天气结束时,抢在冷尾暖头播种避过春寒造成的影响。
----华南地区:特别是海南,冬季玉米南繁播种期的确定,要考虑玉米开花授粉期措过1-2月上旬的低温,以10月15日至11月15日这期间播种为宜,不应推迟到11月下旬-12月上旬。
(2)玉米播种与水分:玉米生产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利用降水的自然变化规律种植玉米。从播种开始就要注意这个问题,除考虑播种当时的温度、水分条件外,还要考虑玉米生育中后期的水分供应。
----利用自然降水保障需求:玉米播种期的确定要使玉米的需水临介期与当地的雨季相吻合。以减轻干旱、卡脖旱对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麦茬玉米:华北5月至6月上中旬常出现春旱、初夏旱,结合给小麦浇扬花水、灌浆水、麦黄水,保证玉米播种时的墒情,使其苗齐、苗壮。
----夏玉米:华北春末夏初,时有干旱发生。各地要抢墒播种,6月中旬因墒迟迟没有种上,应改种早熟品种,或改种生育期短的其它作物,以免影响秋末冬小麦播种。如北京6月中旬前有25毫米降水就可采用中晚熟品种。
(3)玉米播种方式:改进玉米的种植方式延长生长季、改善生态环境是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率,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玉米播种采用地膜覆盖。北方春播玉米区、南方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采用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增加大于零度的积温,克服玉米生长季热量不足,季节紧的矛盾。
麦垅点种玉米:是一种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生产措施,也是促进玉米高产的技术。
免耕播种:北方播种夏玉米的地区,麦收后不整地就播种,待玉米出苗后进行中耕灭茬,这样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以争取3天以上的农时。群众中流传着“春争日、夏争时”。夏播越早,生育期越长,产量越高。
(4)播种时的土壤水分:当热量条件得到满足时,还要求足墒、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
1选用早熟品种。秋玉米生长期所处气候条件特殊:前期高温,后期低温、阴雨。故应选用苗期耐高温,后期籽粒灌浆成熟快且抗性好的高产早熟品种。我省种植的秋玉米品种有石单三号、黄七单交等。
2选择排灌方便、肥力高的地块。秋玉米前期多遇伏旱,后期秋雨多,又是早稻或春玉米茬口种植,故必须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保水保肥的地块种植。如稻沟槽地、一、二台地等。
3适时育苗移栽和适宜的种植密度。秋玉米要保证不影响前作,同时其散粉期要赶在秋雨来临之前。我省早稻和春玉米一般是7月上中旬收获,秋玉米播期安排在收获前10~12天,采用肥团育苗,2至3叶移栽。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667m2植3000~4000株,采用双行留双株种植,行距80~90厘米,窝距40~50厘米。每窝双株分开,错窝定植,减轻阴蔽。
4加强田间管理
4.1 科学施肥。秋玉米温度高、生长发育快,故应“重底早追”。每667m2(下同)用30公斤磷肥和1500公斤左右的清粪水作底肥;4叶期(返青后)施纯氮3.5~4.0公斤,对清粪水1500公斤左右提苗,视旱情灌水抗旱;6-7叶期施纯氮4.0~4.5公斤,对清粪水1500公斤左右壮秆,结合中耕除草;在大喇叭口期施纯氮6.0~6.5公斤,同时培土上厢。
4.2 及时治虫。秋玉米处于高温多湿季节,虫害严重,在4叶期、6叶期和大喇叭口时期用敌杀死、菊马乳油等杀虫剂对成800~1000倍液喷施,防治玉米螟、蝗虫等害虫。
4.3 人工辅助授粉。秋玉米散粉期气温不稳定,雌雄往往不协调,加之秋雨较多,自然授粉不理想,应加强人工授粉。减少秃尖,夺取高产。在大多数植株花丝吐出后,收集混合花粉进行人工授粉两次。提高结实率。同时,不定期摘掉已散粉雄花,增强光照和通透性,减轻病虫害。
秋玉米不仅生长发育时间短,而且生育期间面临着干旱、高温、后期低温及病虫害的威胁。如果管理不善,易出现营养生长严重不足,玉米棒小,甚至严重秃顶缺粒。在生产上,要尽量满足秋玉米生长发育的各项条件,重点抓好以下“五防”。
防干旱
秋玉米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0天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对水分反应极为敏感,土壤缺水不仅影响雌雄性器官分化,而且推迟吐丝,导致雄穗开花与雌穗吐丝期相隔较远而不能受精。生长前期遇旱,叶片萎蔫、植株生长细弱,苗体矮小。在我省7一8月份气温高,降雨少,空气干燥。因此防旱是秋玉米种植的前提条件。即秋玉米应种在有灌溉条件的稻田,低海拔的平地丘岗区旱土种植秋玉米,如没有灌溉条件,最好不种。种植秋玉米后要加强水分管理。播种后如土壤持水量低于60%,易烧种死芽,需浇水保温。出苗后如上午叶片卷缩,须抗旱保苗。拔节到孕穗期保持70%左右持水量,其判断标准为土表不露白,如土表露白需灌水。在抽雄期遇干旱,灌水比不灌水的增产30%以上。为了防缺水阻碍,采用人工授粉,即花丝露出时,在晴天露水干后9-ll时进行人工授粉,隔1天一次,连续3-4次。
防播种过迟
玉米如在9月20日以后抽穗吐丝,易受低温或寒露风影响,如气温低于20℃,受精受阻,秃顶缺拉加重。要保证秋玉米在9月20日前抽穗吐丝,必须在8月5日前播种。如掖单51号、掖单13号、登海1号、登海2号等宜在7月底8月初播种。
防播种过稀
秋玉米生长前期气温高、日照缩短,使玉米生殖生长提早,营养生长期缩短。因此应增加密度,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46厘米、窄行33厘米、株距22厘米,每亩种5500株左右。
防施肥过迟
秋玉米营养生长期短,一般播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即开始拔节,吸肥集中,需肥早。故肥料多时可在拔节期和大喇叭日期分两次施用。肥料少时则可一次集中追施拔节肥,长好苗架,促进幼穗发育良好。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4-5叶对水追施拔节肥,亩施尿素5公斤、钾肥5公斤;8—9叶追施穗肥,亩用45%复合肥20公斤,结合灌溉开沟沟施或穴施。为集中养分供应,在抽雄始期,去掉全田总雄花的1/3。
防病虫害
秋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以玉米螟、蚜虫危害最为严重。在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每亩每次用3%呋喃丹1.5公斤拌干细黄土点心,可以防治玉米螟。防治蚜虫可使用10%蚜虱净2500-3000倍液。稻田玉米还要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虫害。
秋玉米的播种知识
怎样种好秋玉米?秋玉米种植哪些条件是必须的?秋玉米主要分布浙江东部、广西中南部和云南南部。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前茬作物主要是早稻。秋天到了,是时候播撒秋玉米种子了,一起先来了解秋玉米的播种知识吧。
秋玉米是中国农历立秋前后播种的玉米。指在早稻田或旱地“小麦-春玉米-红茹”三熟制的基础上,再增种一季玉米。这样可充分利用秋季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
秋玉米宜在7月中旬后免耕直播。前茬玉米收获后抓紧时间清洁田园,抢时早播是关键,一般不要求深耕。
秋玉米主要分布浙江东部、广西中南部和云南南部。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前茬作物主要是早稻。栽培方式有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秋玉米生长期间,气温由高向低,雨量少,因而苗期发育快,营养生长时间短,干物质积累少,果穗较小;病虫害较多,常见的病害有大、小斑病,纹枯病,病毒病,茎腐病等;虫害主要是玉米螟等。在栽培管理上,应注意选用中早熟抗病品种;一般采用畦作,便于排水,遇旱应适时灌溉;增施基肥,早追肥,重施拔节肥;及时中耕除草,以促进根系生长;抽穗前后应适时灌溉,防止受旱。由于秋玉米生育期间雨量少,植株较矮,应适当加大种植密度,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对已成熟的玉米趁好天气尽早抢收,并及时挂藏晾干,减少损失。二是及时排水。对尚未完全成熟的玉米,注意及时排水,以降低田间土壤和空气湿度,促进早熟。三是抢播秋玉米。对已经收获的田块,要迅速抢播秋玉米及其它经济作物,以救灾补损。
秋玉米抢播及种植技术如下:
选用良种。根据秋玉米生长前期温度高、后期温度低的特点,要选用苗期适合高温季节栽培、后期籽粒灌浆成熟快、耐肥抗倒的高产早熟良种,如豫玉22号、联农1号和湘永单3号等。
抢时早播。秋玉米最好在7月底8月初播种,最好在8月5日前播完,并注意在播种前先催芽。
种子处理。一是播前用阳光晒种。二是浸种拌种,最好选用包衣种子,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等,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受害,降低发芽率。
合理密植。秋玉米的种植密度应比春玉米增加500-800株/亩,播种行距60-73厘米,株距23-30厘米,深度5-6厘米,每穴播种2粒,留单株,每亩用种量2.5-3公斤,每亩保证3500-4000株基本苗。
科学施肥。结合翻耕整地,每亩应施足栏肥或土杂肥1500公斤作底肥,播种时亩用50公斤复合肥作种肥施于穴间(不接触种子);播后15-20天追施稀薄人粪尿作壮苗肥;拔节至抽穗前重施穗肥,亩用复合肥15公斤或饼肥20公斤开穴深施;玉米吐丝后5-7天,每亩用谷粒饱一包对水40公斤喷施叶面,可防止早衰,降低秃顶度,增加穗粒数。
间苗定苗。长出2片真叶时间苗,去弱留强;5-7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发现缺苗,及时带土移栽进行补苗。
中耕培土。玉米出苗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拔节期,中耕松土追肥后,结合培土壅蔸。最后一次追施穗肥时,把蔸上的土培高一些,以防风抗倒。
抗旱防渍。玉米苗期如遇干旱,应于下午4时后,灌一次跑马水,防旱保苗;中后期需水较多,此时如遇干旱,必须进行沟灌;后期如遇秋雨连绵,要及时排水防渍。
防治病虫。苗期注意防地老虎;拔节孕穗期亩用甲胺磷、敌百虫各50克对水或拌10-15公斤细土施于心叶,能有效地防治三代玉米螟。
隔行去雄。玉米雄花刚抽出1/3,尚未散粉前,每隔一行拔去雄花,可使有限的养分、水分集中供应果穗生长,降低植株高度,改善光照条件,一般可增产6%一12%.
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于上午9-11时在玉米雌花吐丝期露水干后,用竹竿或拉绳震动雄花,一天进行1次,共2-3次,使花粉散落,增加授粉机会,可减少缺粒和秃顶,提高结实率。
鲜食型秋玉米是一种适应性广、生育期短、营养丰富的优质高效晚秋作物,以鲜果穗供应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良种。秋玉米必须选用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育期短、优质高产、穗形美观、鲜果穗食味好的`杂交种。如渝糯2号、渝糯7号。
二、适时播种。鲜食秋玉米与鲜食春玉米不同,由于生育期间气温从高到低,其灌浆结实时间比春玉米长,对温度要求严格。秋玉米的灌浆结实期温度要求不低于20℃,如果气温低于16℃,灌浆缓慢,低于15℃就停止灌浆。因此,可在7月中旬开始分期分批播种,最迟在7月底结束,鲜果穗在10月下旬可上市。
三、育苗移栽。秋玉米播种期间正值高温天气,雷阵雨频繁。为提高出苗率,宜采用小苗带土移栽。选择排水良好的苗床地,苗床做到湿润、阴凉,上面铺一层湿稻草,以防止太阳直射和雷阵雨袭击苗床。出苗后揭去覆盖物促进生长,待苗长到二叶一心时移栽大田。
四、合理密植。鲜食秋玉米由于生育前期气温高,生育速度快,同一品种全生育期比鲜食春玉米缩短10一15天,植株矮10厘米左右,总叶数少2片。为确保鲜果穗大小均匀,增加商品性,提高产量和质量,以亩栽4500一5000株为宜。
五、科学施肥。坚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苗肥,酌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的原则。基肥一般亩施土杂肥150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8公斤,碳铵20公斤或尿素7公斤。移栽时亩施500公斤定根肥。中耕除草后苗施尿素、磷肥各5公斤促苗早生快发。拔节时视苗情长势酌情施肥促进平衡生长。在大喇叭口期施攻苞肥,亩施碳铵50公斤或尿素15-18公斤,开沟深施覆土,并清沟培土护苗。
六、防治病虫。秋玉米生长期间易遭受螟虫等危害,要及时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进行防治,在采收前7一10天停止使用农药。
七、适时采收。一般秋玉米采收期以授粉后30一35天为宜。过早采收灌浆不足,糯性不够,产量低,过迟采收缺少鲜香味。
多年来生产实践证明:抓好秋玉米的后期肥水管理,是夺取秋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今年秋玉米种子植面积较多,但由于生长期间受阴雨天气影响,田间湿度大,生长不平衡根系发育差,植株较矮小。当前已进入拔节孕穗阶段,秋玉米的拔节孕穗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键期,应抓好以下三条管理措施。
一、重施穗肥。因秋玉米的需肥具有前期少、后期多的特性,所以要获得秋玉米高产,必须重施攻穗肥,以满足抽雄期至成熟期对氮肥的需求。施穗肥的时间宜在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效果最好。一般在抽雄穗前12天施用,即出苗后35天重施穗肥最佳。每亩施碳铵40公斤或尿素15公斤,根帝国开穴深施,施后覆土。如遇干旱天气,施肥后浇水或灌水抗旱(沟灌),促进肥料迅速分解吸收。
二、适施料肥。秋玉米由于前期气温高、生育期短,营养生长期缩短、生长量不足,植株矮小,叶片较小,光合作用面积相对减少。因此适施粒肥至关重要。施料肥宜在抽雄穗后,开花吐丝期,视玉米生长情况,亩施尿素5—8公斤。
三、防治螟虫。秋玉米后期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危害,严重影响鲜食秋玉米果穗优质。在坟米心叶末期,亩用BT乳剂150毫升,兑水1公斤,拦细雨沙土15公斤,配制成颗粒虫危害,在晴天下午时后用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每亩75公斤喷施玉米穗顶部花丝上及穗位叶上下各两面三刀叶的叶腋内。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