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好多好多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
农历正月初一,我最喜欢的就是过春节,也是过新年。新年到了,到处喜气洋洋,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和“福”字。过年是最快乐的时光,可以放鞭炮、逛花市、穿新衣、还可以拿到好多好多的红包,象征大吉大利。喜庆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互相道一声“新年快乐”,大家心里都甜滋滋的,像喝了蜜一样。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又长大了一岁,要更加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也要更加懂事为妈妈分担家务活。在新的一年里,祝愿大家健康快乐,心想事成。-
农历正月十五,到了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我最喜欢的就是放烟花了,一个个烟花冲向夜空,照亮了整片天空,紧接着五颜六色的星光慢慢飘落下来,就像争奇斗艳的花朵,让人赏心悦目,使我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到了,粽子飘香,令人垂涎三尺。除了吃粽子,有的地方还举行龙赛,现场人山人海,擂鼓震天,一艘艘龙舟好似箭一般飞了出去,场面非常壮观。
农历八月十五, 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中秋节,中秋是我们团圆的节日,月饼也做成圆圆的,象征着万家团圆。最让人开心的就是“赏月”了,到了晚上,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挂在天上,好像用金子做的大盘子,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朵朵云彩围绕在月亮的旁边,仿佛看见了嫦娥和月兔,让我想起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嫦娥奔月。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传承下去。 指导老师:邱斌宁老师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乐乎!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或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里.同学们,说起春联,还有一个故事呢!春联,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门板.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二神,所以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鬼辟邪.后来,人们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两位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这种桃板就称为“桃符”.在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有人在桃符上写字.一次,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板上写字,因看不清学士们所写的内容,孟昶索性自己书写“年年约余庆,嘉年号长春”.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这一顿饭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发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年.
过年了,少不了走亲访友.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快乐的元宵节
人家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我们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有意思!
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舞龙、焰火了.哇,人可真多啊,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虽然有些寒冷,但还是挡不住人们观灯的热情.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哇!好漂亮啊!这条龙全长约200米,一个龙头就有一个小孩那么重,可想而之,举龙头的人是多么的辛苦!哇塞!龙头还会“喷火”呢!开始舞龙了,师傅们还在凳子上舞龙的,厉害吧!这龙的身子舞起来一圈一圈的,哇,真好看.我们还看到了最精彩的盘龙,舞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龙,才放烟花.
八点多钟,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整个市区都沸腾了……五彩的鞭炮被高高的送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鞭炮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鞭炮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
当我们往回走时,看到一群人在猜灯谜,其中有一个字谜是:天下人间会七星,我和爸爸妈妈猜了许多次也没猜中……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但我们一点也没觉得累.
圆月渐渐西落,在家人的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走上汽车.唉!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我还没看够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我们难忘的事,我们想让它在大脑中烟消云散,可这件事却久久的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好像有什么东西使它留恋。当然,有一个节日,使我至今难忘。
记的那是去年的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霄节。白天呢?是各乡演的社火,有舞狮、唐三藏师徒四人、姑娘骑毛驴、福娃……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表演。大街上热闹非凡,鞭炮声、鼓声、小朋友的欢笑声,简直能淹没了整个泾源县。
随着秒针不停的转动,八点到了,广场外已经是人山人海,仿佛每个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场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一天要在广场放各式各样的礼花:首先是几颗“星星”往天上飞,离地面大约有两米多的时候,便炸开了。随之便出现了七个大字泾源明天会更好。不一会儿便消失了。然后是由定时礼花“占领了”整个广场。那花样简直没得说:有像毛毛虫一步一步向上爬的,似乎要用最快的速度“飞”往天空;有像小鸟的爪子,好像要抓住在它前面的那只毛毛虫一样(怪不得那只毛毛虫“飞”的那么快呢!)……看的我是眼花缭乱,这可是原来没有的。
这一天,白天的热闹非凡,夜晚的人山人海,都使我记忆犹新,使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因为它代表这我们的中国富有了!我相信,在不久的今天,中国一定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来迎接下一次的辉煌!
中秋节许多人由于工作忙无法与家人团圆。
当他们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时,可能会想起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思乡、思亲,对月亮总有说不完的话,那是因为月亮里同样塞满了对亲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样的圆。
月饼也象征着团圆。每当人们吃月饼时,不仅只是在品尝月饼那香甜的味道,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思念。
同时更享受到亲人给的爱是那样的温暖。 在这圆月之夜,我们送给每一个人爱的祝福。
正是这爱川碃贬度撞道鳖权搏护让月亮变得更圆、人变得更亲。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