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
造化由来能用笔,平川散尽落明珠。
春归草浅连天碧,雨过云闲起地乌。
才访孙郎会仙洞,又携妻女上危途。
当年鹿饮成诗处,西望山城见我厨。
------
(第二首)
峻岭石崇无数座,中间砥柱刺苍天。
明阳斜照峦遮影,青霭横飘谷漫烟。
亘古美华仙海岛,如今神妙道山川。
首额高挺思航路,历尽沧桑念远船。
------
(第三首)
遗址经年古木葱,荒台芳草隐琴声。
韵娇艺苑文朋聚,德感黎民善政兴。
龙凤朝堂夸爱吏,故园勋柱刻贤名。
现官倘若皆如此,天下何愁不晏清。
------
(第四首)
又见孤鸿别故乡,悲声万里入苍茫。
远山默默飞云渡,秋水绵绵桂叶霜。
皓首穷经家国事,安身立命劲帆扬。
葱茏可待明春露,指隙光阴愁断肠。
------
(第五首)
先师儒学孝章刊。论语书文礼节宽。
而立初明慈母苦,添年感悟父何安?
养儿顿觉娘恩大,育女深知先辈寒。
尽意温言尊左右,祈求康健满堂欢。
[注释]
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②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心意满足。
③随处改:是说山峰随观看的角度而变化。
④幽径:小路。
⑤熊升树:熊爬上树。
⑥何许:何处,哪里。
【解说】深秋时节,霜降林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却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仿佛从云外传来一声鸣叫,告诉诗人有住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赏析】
这是梅尧臣的写景名篇,作于康定元年(1040)任襄城县知县时。
欧阳修《六一诗话》记载梅尧臣有这样一段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可以用来评价这首诗写景的亲切生动。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注释译文 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②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惬(qiè):心满意足。 ③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④幽径:小路。 ⑤熊升树:熊爬上树。
⑥何许:何处,哪里。 ⑦云外:形容遥远。
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译文一】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热爱大自然景色的心情。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座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座奇岭,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山林空荡,冰霜下落,熊爬上树;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之顶。
【译文二】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
傍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鉴赏】 本诗是作者梅尧臣登山的一个过程,首先表达的是登山抒怀的一种喜悦,看到奇美的景色作者感到无比的惊喜与心旷神怡,但是到了最后作者才发现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
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
这就是开头两句诗的意思,说明所以要登鲁山游览,是因为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路高迷糊了的优雅心情。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
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 因为秋天才有霜,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树木一棵棵都光秃秃的,好象空荡荡的。
这种“林空”的感觉,是秋天才有的。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
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至、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
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主题】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向,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刘凤浩《咏大明湖》 三面荷花四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岱行 蒲松龄(清) 兜舆迢迢入翠微,往来白云荡胸飞。
白云直上接天界,山巅又出白云外。黄河泡影摇天门,千峰万峰列儿孙。
放眼忽看天欲尽,?直疑星河扪。瑶席借寄高岩宿,鸡鸣海东红一簇。
俄延五更黍半炊,?漾明霞射秋谷。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椎琉璃。
七月晨寒胜秋暮,晓月露冷天风吹。顷刻朝暾上山觜,山头翠碧连山尾。
及到山下雨新晴,归途半踏蹄涔水。回首青嶂倚天开,始知适自日边来。
登岳 王守仁(明) 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
云梯挂青壁,仰见蛛丝微。长风吹海色,飘摇送天衣。
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振衣将往从,凌云勿高飞。
挥手若相待,丹霞闪余辉。凡躯无健羽,怅然不能归。
望岳 李东阳(明) 偶上奎文阁,来观泰岳峰。半空翻碧浪,平陆走苍龙。
紫爱沾岚湿,青怜泼黛浓。长原随迤逦,高树助蒙茸。
幢节迎还送,戈矛击更冲。烟霞变明晦,云雨验丰凶。
混沌天初辟,精灵地所钟。分疆书禹贡,肇域纪尧封。
挹浅临沧?,凭虚揖华嵩。行尊宜作丈,名重合称宗。
南天门 陈沂(明) 望入天门十二重,?然飞舞半虚空。千寻不假钩梯上,一窍惟容箭栝通。
风气荡摩鹏翮外,日光摇漾海波中。欲求阊阖无人问,但拟彤云是帝宫。
偶题灵岩寺清凉世界 萨都剌(元) 今日清凉地,明朝洙泗心。酒堪消客况,泉可洗尘衿。
佛古荒苔藓,林深繁绿阴。樵歌山路晚,余兴付归禽。
登泰山 张养浩(元)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似觉宽。笑拍红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登岱 元好问(金)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累块,分明见九垓。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DE75?灵威,茂陵亦雄才。
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令人哀。
是时春夏交,红绿无边涯。奇探忘登顿,意惬自迟回。
惜无赏心人,欢然尽余杯。夜宿玉女祠,崩奔涌云雷。
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
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埋。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
十年望齐鲁,登临负吟?。孤云拂层崖,青壁落落云间开。
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送灵岩新住持赴寺 王安石(北宋)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窈窕,千岩青蔼落潺?。
山祗啸聚萧神宝,象众抵摧想法筵。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
题灵岩方丈 曾巩(北宋) 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轩窗势耸云林合,钟磬声高鸟道盘。
白鹤已飞泉自漫,青龙无迹洞常寒。更闻雷远相从乐,性迈尘嚣岂可干。
泰山 石介(北宋)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
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lǔ shān shān xíng
鲁 山 山 行
méi yáo chén
梅 尧 臣
shì yǔ yě qíng qiè, qiān shān gāo fù dī 。
适 与 野 情 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