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
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
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中的“兴”之起源。
它从《诗经》开始就一直赋予大自然以拟人的动作、思想与情感,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愁月”“悲风”等等。李白此诗正应了这“兴”之写法,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
正如林语堂所说:“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
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斯蒂芬·欧文曾说:“诗歌是一种工具,诗人通过诗歌而让人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
李白正是有了这首“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才让我们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的。 今天,无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他举杯浅酌,都会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表他对所谓风雅与独饮的玩味。
而这首诗的独特性,早已化入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
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
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
马兰花
院中,僻静处,不知从何时起,忘了何时移栽的,一年年,自生自灭,从没护理、浇水,完完全全的土生土长,竟然一簇簇,一墩墩,人丁兴旺……。
春来了,李花,杏花,樱花,桃花,次第开放……。
人们惊羡之余,忽然发现脚下的马兰花,在青青的杂草中,一簇簇,一墩墩,细长的青绿柔韧的叶,一朵朵蓝白色的花!她不高挂枝头,炫耀自己的华美,博得人们的青睐,只以自己的优雅,甘于寂寞,扎根大地,默默地生长着……。
兰花科,是个大家族。君子兰,顾名思义,有君子的品格,是兰中的上品,登堂入室,显示主人的高雅。近年花市,引进蝴蝶兰等许多高贵品种,这已不是君子的品格了,一盆已不是百元、数百元,而是数千元的了,成了富贵的象征,跻身于贵族阶层。而且,她,太难伺候了,稍微怠慢一点儿,就要你别姬而去……。
马兰花,这里的土名字叫马莲墩,田头,路边,河畔,随处可见,就这么默默地生长着,繁衍生息。不光这里的平原,山石的缝隙、崖畔,别人不经意处,即使在新疆的戈璧滩上,她同样这样默默生长着,繁衍生息。在那里,她的平凡而崇高,就完全不同了,以她顽强的生命力,体现着她的特殊的价值!
啊!马兰花,平民化的马兰花,我赞美你!
1、霭霭芳春朝,雪絮起青条。——张夫人《柳絮》
2、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
3、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顾况《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
4、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银盘堆柳絮,罗袖搏琼屑。——白居易《对火玩雪》
6、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韩愈《晚春》
7、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韩偓 《残春旅舍》
8、相兼惟柳絮,所得是花心。——李商隐《蝶》
9、柳絮杏花留不得,随风处处逐歌声。——林宽《曲江 》
10、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怀见寄 》
11、杏花香麦粥,柳絮伴秋千。——柳中庸《寒食戏赠 》
12、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孟郊《南浦篇》
13、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
14、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齐己《寒食日怀寄友人 》
15、桃花满地春牢落,柳絮成堆雪弃嫌。——刘兼 《芳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