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苏轼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过庐山下
苏轼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题西林寺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圆通诗
苏轼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苏轼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过庐山下 苏轼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题西林寺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圆通诗 苏轼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初入庐山苏轼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苏轼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过庐山下苏轼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题西林寺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过圆通诗苏轼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