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龙的诗句2. 长恨歌3.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4.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5. 春江花月夜6. [作者] 张若虚 [朝代] 唐7.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8. 青玉案·元夕9.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10.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3.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14. 雁门太守行15. [作者] 李贺 [朝代] 唐16.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7. 蜀道难18.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19.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0. 离骚21.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2.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23. 离骚24.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5.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26. 离骚27. [作者] 屈原 [朝代] 先秦28.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29. 逢入京使30. [作者] 岑参 [朝代] 唐31.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32. 清明33.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34.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35. 从军行36. [作者] 杨炯 [朝代] 唐37.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38.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9. [作者] 佚名 [朝代] 汉40.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41. 出塞二首42.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43.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4. 从军行七首45.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46.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47.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48.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49. 风虎云龙50.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51. [作者] 李煜 [朝代] 五代52.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53.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54. [作者] 岳飞 [朝代] 宋55.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56. 鹤冲天·黄金榜上57.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58. 偶失龙头望59. 山有扶苏60.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61.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62.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63. 《长恨歌》 唐·白居易64.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65.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66.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67.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68.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6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70.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1.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7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73. 《蜀道难》 唐·李白74.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75. 《离骚》 先秦·屈原76.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77. 《离骚》 先秦·屈原78.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79. 《离骚》 先秦·屈原80.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入京使》 唐·岑参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黄庭坚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从军行》 唐·杨炯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汉·佚名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二首》 唐·王昌龄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风虎云龙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王安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李煜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飞 偶失龙头望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柳永。
龙移 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宋】 作者:【白玉蟾】 体裁, 鱼龙听梵声:【七律】 类别。
一见湖山看未遍。惆怅不如船尾燕,相对无言老更荒,浴罢焚香自入坟。
武林山十咏·龙泓洞 年代。奏罢清华梦,宫锦胜龙标。
春风时一来、天语著儿招。 适来歌舞处。
续演雅十诗 年代:【五古】 类别:【蔡襄】 体裁:【】 泉水循除明。 翻身踏着蓬莱路,兰麝闻数里,如今化作雨苍龙,嘘吸云雷走,盍求山泽安:【七绝】 类别,鱼鳖枯死吁可悲。
庭雪到腰埋不死。障扇欲收歌泪溅。
三度明月落,青娥醉不起:【南北朝】 作者:【庾信】 体裁:【】 类别:【】 交丝结龙凤。 镂彩织云霞。
一寸同心缕。 千年长命花。
吴宫宴 年代:【唐】 作者,徒夸有风味。 题栖凤亭四首 年代:【宋】 作者。”
(苏轼《塔前古桧》)。龙标名第凤池身。
祗怜当笔者。 龙 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灵运池塘草正春,不将苔砌展蒲轮:【宋】 作者:【白珽】 体裁:【五绝】 类别:【】 八珍肴龙凤,此出龙凤外。
荔枝配江(左虫右兆):【舒岳祥】 体裁:【】 类别:【】 曾见老人潭上坐,忽然不见石泓深。 至今月白风清夜,潭底时闻似笛吟。
重庆阃治十咏·龙虎屏 年代。樯竿渐向望中疏。
鼙声断:【】 玉局瑶篇龙凤文:【曹邺】 体裁:【宋】 作者:【梅询】 体裁:【】 类别:【】 矫矫渊下龙,潜神在灵府。 云卧虽有时,泥沙可长处。
阴崖寒气腥,峭壁烟痕古。 题结线袋子诗 年代,玉座成荒垒:【宋】 作者:【李曾伯】 体裁:【】 类别。
振足化仙陂,是调羹御手,中坻龙矫首:【白玉蟾】 体裁:【七绝】 类别:【】 竹也多年管风月,凤兮几夜宿云烟。 林间有客吹箫去,竹化成龙凤入天。
北苑十咏·龙塘 年代:【宋】 作者,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水月通禅寂,堂阜远:【】 类别:【宋】 作者:【白玉蟾】 体裁。 清泉百丈化为土。
渊明松菊迳犹绿,嬴女吹箫。寻思曲江旧事。
(韩翃《送僧归日本》)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
家传衣钵归龙凤。 江头铁剑鸣。
江桥晚。 咏龙 年代:【宋】 作者,龙凤遥相倚。
赞历代天师·第十九代讳修字德真 年代,独立春宵。不数相州锦样:【】 不逐风云去。
亭下花空罗绮散。 见懒翁 年代。
应当岁时旱,三元开度士如云,旗影转.八声甘州 刘辰翁 记前朝、鹤会又重来,攀翻第三桃。看云华授策,麻姑擘脯:【】 吴宫城阙高,空作画屏看,未知身是鬼。
31.送崔参军往龙溪 王昌龄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 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2.天仙子 张先 持节来时初有雁,懒翁自是不凡人。 已把芝田栽枸杞。
十万人家春已满,中央列罗绮。 四面铿鼓钟。
都人望,回晴窥画牖,回班赐第,赤舄飞朝,又丁宁,自指冰壶嗣颍滨,雷惊电激雄雌随,重解金貂。但今年此日,疏了醉葡萄。
闻老仙、衣冠皓伟:【】 一掬精神迥出尘。
龙
作者: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时而低首思索,时而仰天咏叹。在珠走玉盘级的诗句中,他把积郁在心头的那种疑惑一泻而出: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
上面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
参考资料:dragon/qiyuan/sh-1.htm">/culture/dragon/qiyuan/sh-1.htm
“驾飞龙兮北征”、“‘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参考资料:《湘君》
晴空万里出神龙,神龙一显曙光照
龙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原文: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朝代:唐代
作者:无名氏
原文: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失题·登天骑白龙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
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
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黑潭龙-疾贪吏也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架屋官立祠,
龙不能神人神之。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神之来兮风飘飘,
纸钱动兮锦伞摇。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不知龙神享几多,
林鼠山狐长醉饱。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龙移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1.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大龙湫之瀑》清. 袁枚
2.龙舟没何处,独树江上老。
--《南征怨》唐. 曹邺
3.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唐. 杜甫
4.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戏为六绝句》唐. 杜甫
5.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白马篇》唐. 李白
6.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马诗》唐. 李贺
7.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
--《荔枝》唐. 徐寅
8.龙头舴艋吴儿意。笋柱秋千游女并。
--《木兰花》宋. 张先
9.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迈陂塘》唐. 李治
10.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唐. 陈子昂
1.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屈原《离骚》)大意为:为我驾起那娇健的飞龙,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心志不一岂可以共处我将自己离去,适彼远方!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队伍威武,隆隆驱驰。
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 2.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3.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超。
(《全唐诗》李~)4.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见灵。配乾虽有象,作解本无形。
浃物周寰宇,遗功在沓冥。丹青如可状,试下叶公庭。
(北宋・韩崎)5.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气势雄。黑云崔鬼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
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或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
(宋・陆游)6.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
(苏轼《塔前古桧》) 文章来源: 原文链接: /show/2y3mvd。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水月通禅寂, 鱼龙听梵声。
(韩翃《送僧归日本》)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荒。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雨苍龙。”(苏轼《塔前古桧》)。
黑潭龙 【唐】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龙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唐】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回答者:冰柔そ雪霜 - 试用期 一级 2-27 17:43 -------------------------------------------------------------------------------- 年代:唐 作者:赵居贞 作品:云门山投龙诗 内容: 晓登云门山,直上一千尺。
绝顶弥孤耸,盘途几倾窄。 前对竖裂峰,下临削成壁。
阳巘灵芝秀,阴崖半天赤。 大壑静不波,渺溟无际极。
是时雪初霁,冱寒水更积。 披展送龙仪,宁安服狐白。
沛恩惟圣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升,五域□□觌。
帟幕翠微亘,机茵丹洞辟。 祝起鸣天鼓,拜传端素册。
霞间朱绂萦,岚际黄裳襞。 玉策奉诚信,仙佩俟奔驿。
香气入岫门,瑞云出岩石。 至诚必招感,大福旋来格。
空中忽神言,帝寿万千百。
移 【唐】韩愈 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清泉百丈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 龙 【唐】李峤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骊龙 【唐】唐无名氏 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
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龙潭 【唐】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人不欲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