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译句: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译句:掀开帷幕为母亲河梁去,白头发愁看泪眼憔悴。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译句: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译句: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译句:母亲告别孩子,孩子与母亲告别,白天没有阳光哭声苦。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译句:慈母爱,爱幼雏,赵家赵光义为皇太子。
7、《谁氏子》【唐】韩愈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译句:白发老母拦门哭,拉断衫袖留不停。
8、《岁暮到家/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译句: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
9、《豫章行》【唐】李白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译句:老母与儿子离别,十分悲痛,呼号不绝,她们远远相送儿子到野间,仍然不愿离去。
10、《别老母》【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译句: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1、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墨萱图》作者:元代王冕
2、无父何?无母何恃?——《小雅·蓼莪》作者:周代无名氏
3、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别子》作者:白居易
4、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燕诗示刘叟》作者:唐代白居易
5、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思母》作者:宋末元初与恭
6、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别老母》作者:清代黄景仁
7、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作者:汉末曹操
8、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燕诗示刘叟》作者:唐代白居易
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吟》作者孟郊
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诗词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名言1 冈察尔的名言: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这说明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是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的. 2 老舍说的: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我觉得这句话说明慈母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想根对花一样重要. 3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5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6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7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8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9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10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11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12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3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日本) 14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15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16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17 记忆中的母亲啊!最心爱的恋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情谊.(法国) 18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19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 20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法国) 21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22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纸 船(寄母亲) 冰 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这样可以么?。
1、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墨萱图》作者:元代王冕2、无父何?无母何恃?——《小雅·蓼莪》作者:周代无名氏3、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别子》作者:白居易4、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燕诗示刘叟》作者:唐代白居易5、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思母》作者:宋末元初与恭6、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别老母》作者:清代黄景仁7、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作者:汉末曹操8、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燕诗示刘叟》作者:唐代白居易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吟》作者孟郊。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佚名《蓼莪》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佚名《蓼莪》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苏轼《送贾讷倅眉》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聂夷中《田家》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佚名《蓼莪》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孟郊 《游子吟》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简析]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
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