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出自: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2、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出自: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3、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出自: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4、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出自: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5、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出自: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6、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出自:韦应物《闻雁》
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出自: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8、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出自: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出自: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0、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出自: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1、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出自: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12、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出自: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3、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出自: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4、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出自: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15、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出自: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16、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出自:韦庄《江外思乡》
17、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出自: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18、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出自:高适《别董大二首》
19、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出自:王建《渡辽水》
20、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出自: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21、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出自: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22、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出自:袁凯《京师得家书》
23、浮红涨绿鱼文起。--出自: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24、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出自:杜甫《宿府》
2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6、水驿江程去路长。--出自: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27、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出自:元结《贼退示官吏》
28、燕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出自: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29、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出自: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30、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出自: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31、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出自: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32、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出自:李白《太原早秋》
33、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出自:姚合《庄居野行》
34、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出自:李益《隋宫燕》
35、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出自:贾岛《题诗后》
36、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出自:简长《送僧南归》
37、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出自: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38、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出自: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39、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出自:李白《行路难·其二》
40、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出自:王绩《野望》
描写思乡怀亲的古诗、词、句有: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2.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3.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4. 《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5.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
6. 《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
7. 《归雁》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杜甫
8. 《咏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陈与义
9. 《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
10. 《落日怅望》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马戴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商山早行
作者: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踏莎行
北宋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子夜吴歌·秋歌
[作者]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出自: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2、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出自: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3、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
--出自: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4、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出自: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5、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出自: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6、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出自:韦应物《闻雁》 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出自: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8、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出自: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出自: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0、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出自: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1、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
--出自: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12、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出自: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3、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出自: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4、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出自: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15、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出自: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16、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出自:韦庄《江外思乡》 17、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出自: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18、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出自:高适《别董大二首》 19、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出自:王建《渡辽水》 20、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出自: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21、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出自: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22、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出自:袁凯《京师得家书》 23、浮红涨绿鱼文起。
--出自: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24、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出自:杜甫《宿府》 2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6、水驿江程去路长。--出自: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27、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出自:元结《贼退示官吏》 28、燕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出自: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29、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出自: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30、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出自: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31、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出自: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32、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出自:李白《太原早秋》 33、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出自:姚合《庄居野行》 34、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出自:李益《隋宫燕》 35、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出自:贾岛《题诗后》 36、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出自:简长《送僧南归》 37、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出自: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38、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出自: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39、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出自:李白《行路难·其二》 40、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出自:王绩《野望》。
1、江外思乡
唐代: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译文:
每年春天都伤怀自己独在异乡,杜曲的黄莺最是了解我的心境。看到江岸上渐渐西沉的残阳,肝肠寸断好似烟柳一丝丝。
2、阴雨
唐代: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译文:
今天的山中雾气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自己却身处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雾遮住了双眼,思念着故乡,雨声落地滴滴打在心头。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排解心中孤独了。
3、谪岭南道中作
唐代: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译文:
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
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4、南乡子·烟漠漠
五代: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译文:
烟雾苍茫,风雨凄迷。岸边的花儿已凋谢,只听得鹧鸪声声啼。远方的来客乘着一叶扁舟靠近荒野渡口。这种地方最容易引发阵阵乡愁。看江上潮水已退水面平静,时间已到暮春时候。
5、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静夜 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出自唐代:张九龄《望月怀古》
白话文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白话文释义: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只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出自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白话文释义: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白话文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出自唐代: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白话文释义: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 黄庭坚《登快阁》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以上供参考。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赴北庭度陇思家 岑参 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
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渡汉江》 [初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答者:argent_1987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12-6 18:03 --------------------------------------------------------------------------------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
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
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
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
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
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
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
“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
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
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
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
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
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
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
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
“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
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
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
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