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小雅·斯干》——先秦佚名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译文:为了弘扬先祖前辈的基业,准备营造规制宏伟的建筑,在宫室西南方位大开门户。一家人住在一起和睦相处,每天欢声笑语让世人羡慕。
2、《诗经·小雅·常棣》——先秦佚名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译文:陈列好盘盏布好丰盛宴席,尽情地饮酒欢宴不醉不休。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到底是血脉相连一家骨肉。夫妻们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就好比婉转悠扬琴瑟协奏。兄弟们亲亲热热聚在一起,是那样和谐欢乐永久永久。井然有序地安排家庭关系,把老婆孩子打发欢欢喜喜,前前后后认真考虑究根底,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
3、《国风·郑风·女曰鸡鸣》——先秦佚名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译文:你弹琴来我鼓瑟,夫妻安好心欢畅。知你对我真关怀,送你杂佩表我爱。知你对我多温柔,送你杂佩表我情。知你对我情义深,送你杂佩表我心。
4、《诗经·周颂·载芟》——先秦佚名
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译文:收获谷物真是多,露天堆满打谷场,成万成亿难计量。酿造清酒与甜酒,进献先祖先妣尝,完成百礼供祭飧。祭献食品喷喷香,是我邦家有荣光。献祭椒酒香喷喷,祝福老人常安康。不是现在才这样,不是今年才这样,万古都有这景象。
5、《国风·周南·桃夭》——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家庭的和谐古往今来都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子,《诗经》中前六篇都是与家庭有关。
是不是孔子编排时故意的,实在是不得而知,但是至少说明一点家这个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很重要。走进国风·周南,看看那些婚礼上的花式祝福,爱人间的离愁别绪,你是否也曾经历过?来看看古代人怎么夸你美的,桃夭先秦:佚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夭夭:花朵怒放绚丽茂盛的样子;灼灼:花朵明亮鲜艳;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蕡(fén):草木结实多而肥大的样子。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
春风过处,怒放的桃花摇曳婀娜。花下人影微动,回眸处顾盼生姿,静立时艳若桃李。
出嫁的喜悦爬上了眉梢,芳华尽现。桃实蕡蕡,她的孩子们富贵兴旺。
花叶相伴,夫妇相随。女子之美,美在其真,美在其德。
不仅要姿容艳丽,还要聪明能干,不然怎么宜室宜家呢?(古人要求真高啊,原来自己不仅在现代嫁不出去,古代依旧那么绝望,哎穿越梦破碎,已哭晕厕所。
)夸完女子夸公子,继续走起,樛木先秦:佚名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樛(jiū):枝向下弯曲的树;葛藟(gé lěi):又称"千岁藟",俗称野葡萄;累:攀缘、缠绕;君子:这里指新郎;福履:福禄,幸福;绥:安定,安抚人心。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荒:覆盖;将:扶助。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萦(yíng):回旋缠绕。
葛蕌我悄悄的步入森林中,葛蕌它一丛丛。我看不到樛木踪,葛蕌它缠成梦。
公子阳光帅气人如玉,乐善好施慷慨仁义。我轻轻走出森林中,笑看那夕阳红。
谁这么好,难道是村东头的孟尝君,这种又帅又有钱的大帅哥给我来一打。如此玉树临风,德才兼备的公子,人见人爱呐。
(抄家伙抢亲去)美夸完了,接下来该干嘛呢?螽斯先秦:诗经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zhōng)斯:直翅目昆虫,常称为“蝈蝈”;诜诜(shēn):同“莘莘”,众多;振振(zhēn古音):茂盛的样子。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薨(hōng)薨:很多飞虫齐鸣的声音;绳绳(mǐn):延绵不绝的样子。
螽斯。
1.晚霁中园喜赦作(唐代:储光羲)
曭朗天宇开,家族跃以喜。
译文:朦胧的天空微微亮光,家族奔跃着表达欣喜。
2.哭胡十八遇(唐代:张籍)
文场继续成三代, 家族辉华在一身。
译文:文坛三代人成功续连,家族的光辉荣华集于一身。
3.送沈居士还太原(唐代:皎然)
辞官因世难,家族盛南朝。
译文:因为世事艰难而辞去官职,家族在南朝兴盛。
4.授马氏女诗(唐代:黄冠野夫)
若遇寇相凌,稳便抛家族。
译文:如果遇见强盗欺凌,只能抛弃家族。
5.把酒(唐代:白居易)
借问宗族间,几人拖金紫。
译文:这宗族里的人啊,有几个人能拖着紫金长袍。
6.宿荥阳(唐代:白居易)
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
译文:旧时居住的房屋没有了,家乡故里也没有亲戚。
7.奉使崔都水翁下峡(唐代:杜甫)
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译文:离别的日子不会很长,亲戚宗亲们要忍耐相互告慰。
8.玩郡斋海榴(唐代:宋之问)
未若宗族地,更逢荣耀全。
译文:不若宗族的故地,更盼望荣耀。
9.上阳白发人(唐代:白居易)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译文:想当初,吞声忍泪,痛别亲人,被扶进车子里不准哭泣。
10.宋中送族侄式颜(唐代:高适)
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
译文:弟兄之间没办法见面,亲戚族人也远在家乡。
1、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2、宋代: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3、唐代孟郊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4、唐代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译文: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5、唐代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译文: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李商隐——《无题二首》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 《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综,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崔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四首」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无题】
八岁偷照镜, 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
材笑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 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 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 背面秋千下。
【无题】
对影闻声已可怜, 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 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 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 绣被焚香独自眠。
【无题】
七夕来时先有期, 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 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 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 莫道人间总不知。
【无题】
闻道阎门萼绿华, 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 偷看吴王苑内花。
【无题】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无题】
八岁偷照镜, 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
材笑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 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 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 背面秋千下。
【无题】
对影闻声已可怜, 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 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 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 绣被焚香独自眠。
【无题】
七夕来时先有期, 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 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 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 莫道人间总不知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田家》宋·范成大
译文:白天去田里辛勤耕种,晚上回来还要织麻布,村里的年轻人各自都得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天真还未懂事的小孩还没学会如何去帮助耕种和织布,但也会在桑树下面学起了种瓜。
2、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代:陆游
译文: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3、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代:李白
译文: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4、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译文: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的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