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示例——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译: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2、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译: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3、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佚名《周颂·噫嘻》
译:田官们推动你们的耜,在一终三十里田野上。大力配合你们的耕作,万人耦耕结成五千双。
4、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孔平仲《禾熟》
译: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
5、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译:趁现在春天还没有过去,赶快种好这几亩田。
6、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译:趁现在春天还没有过去,赶快种好这几亩田。
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译: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8、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二首》
译: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9、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译: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
10、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韦应物《观田家》
译: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描写农忙的古诗:
1、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二》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2、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宋·华岳《田家》
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良人犹恐催耕早,自扯蓬窗看晓星。
4、宋·翁卷《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5、唐·王维《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2、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3、唐·孟浩然《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宋·翁卷《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5、唐·王维《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古诗示例——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宋·翁卷《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今译】乡村四月里闲人很少,刚刚忙完采桑养蚕,又忙插秧。
【赏析】本篇写初夏农忙景象。农历四月,三麦登场,秧苗正绿,农民们刚收完麦子又忙着插秧。可是在江南农村,又多了一桩采桑养蚕的农活。唐代王维《新晴野望》诗云:“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意相近,却不及这里写得鲜明疏快。宋人秦观《田居四首》其二写初夏农忙,用了一百字,却没有此二句写得简练概括。它语言明白如话,酷似民歌,虽含蓄不足,却情韵悠然,堪称佳句。
《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国风·豳风·七月》(节选)先秦·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描绘的是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
译文: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
二、《归田园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陶渊明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抒写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享受田园劳作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平淡、质朴、自然、清新,言简意长,真挚感人。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三、《锄禾》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四、《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这首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的情景。而勤劳的青壮年农民在南岗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农活。诗中浸透着对劳动者的深切关怀和同情,实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诗篇。
五、《四时田园杂兴》(节选)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范成大这首诗写出了农民收获的欢乐和劳动的愉快。而他在另一首同题诗里又是这样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他把那种男耘田,女织麻,孩童也学种瓜等几幅饶有意趣的农家生产小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