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问对方在哪”的诗词有《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一、《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二、《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不假思索
bù jiǎ sī suǒ
【解释】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出处】宋·黄干《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结构】动宾式。
【用法】多含褒义;有时也作贬义;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地讲话、做事。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假;不能读作“jià”。
【辨形】索;不能写作“锁”。
【近义词】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
【反义词】慢条斯理、深思熟虑
【例句】
(1)在知识竞赛会上;他~;对答如流。
(2)他~;提起笔就把这道难题解了出来。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了解他人的句子我没啥印象,非要找一句的话,【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做这件事的前提是自己要充分了解对方,才能判断他到底是贤还是不贤。
我觉得有句话更贴切。《孙子·谋攻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了解他人的重要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