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唐·李白
◆万里长江,古称天险,去岁里风涛忽震惊。——《沁园春》宋·姚勉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卜算子》 李之仪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唐·杜甫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水龙吟》宋·苏轼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咏怀》魏晋·阮籍
◆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王兵马使二角鹰》唐·杜甫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放鱼》唐·窦巩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晴江秋望》唐·崔季卿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春别曲》唐·张籍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过长江伤贾岛》唐·李频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唐·王勃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临江仙》杨慎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送储邕之武昌》唐·李白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苏轼)
十丈悬流万堆雪,惊天如看广陵涛。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
古诗中描写长江的优美诗句有很多:
1、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晴江秋望》
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
3、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饯别王十一南游》
4、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秋日登吴公台上寺》
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6、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
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10、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卜算子》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赞美长江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赞美长江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急求 赞美长江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送储邕之武昌 李白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脁清。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收,此恨保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 李白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 杜甫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唐 白居易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 李白。
一、描写长江的古诗句很多,现摘录一些,如下: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宋琬《江上阻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张籍《春别曲》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序》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王勃《山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宋濂《阅江楼记》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吴潜《水调歌头·焦山》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储光羲《江南曲四首》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杜甫《梅雨》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董士锡《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二、长江简介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
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
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
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三、关于长江的历史文化 长江和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华人民的母亲河”。长江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她孕育产生了长江文明、石家河文化等文化体系。
长江,横贯中华大地,日夜奔腾不息,迄今大约有两亿多岁了。它同黄河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长江流域劳动生息,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属于“猿人”阶段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170万年左右的历史,是长江流域人类活动悠久历史的有力证明。考古学家在长江上下游,还发现不少地方仍留下中华民族童年的遗迹。
如在长江上、中游地区,就有云南“丽江人”、四川“资阳人”、湖北“长阳人”的化石和石器。这些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遗迹,距今亦有十几万年至一亿多年了。
70年代发现的江西清江美城和湖北黄陂盘龙城两处商代遗址,证实了这里至少在3000年以前已经发展了和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基本相同的文化。在距今4000至6000年间,长江中游地区的原始人已经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定居生活,创造出较高水平的原始社会文化。
在长江下游地区,同样有许多文化遗址。诸如,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4000年前的良诸文化等。
南宋以后,长江流域更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长江,数千年来以自己甘美的乳汁孕育了无数杰出的英才,陶冶了许许多多各领风骚的文坛巨匠,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尽了风流。
春秋时期的庄周和屈原,他们都是荆楚文化的肥沃土壤培育出来的。庄周的《庄子》和屈原的《离骚》合称“庄骚”,开创了南方文化浪漫主义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李黄陂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白,宋时的苏轼,等等,也都是长江造就出来的。李白一生的足迹遍及长江上、中、下游,他一生写下了若干首歌咏长江景色的佳作,如: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长江流域又是历代宗教昌盛的地区。
历代兴建的庙宇建筑和佛像雕塑,遍及大江上下,云南鸡足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则是道教圣。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