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 这个修辞是互文见义 互文是两个词(比方“秦汉”)本来要合在一起说的,如“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可是为了音节和字数的限制,要省去一个,于是前面省去个“汉”字,后面省去个“秦”字,解释时要把两个词合起来讲。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诗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实际是说,月是古时的月,关是古时的关,用秦汉指古,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是互文见义。诗中有此用法。
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牵牛星遥远,织女星明亮,也是互文,即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
再像《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状跳跃,迷离状眼睛眨动,也是互文,即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上跑时,很难分别谁雌谁雄。
不光诗里有互文,文中也有互文。像《文心雕龙·神思》:“子建援牍(拿起纸)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
曹植拿起纸来写像口里念熟似的,王粲拿起笔来写像早已做好似的。光拿纸或光拿笔都不能写作,所以这里实际是“子建援牍举笔”,“仲宣举笔援牍”,也是互文。
1、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4、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6、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秋思》 1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12、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1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16、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泊秦淮》 17、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8、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参考资料: 。
互 文
在古文中,把属於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例子(1):
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范仲淹
( 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
「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
例子(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范仲淹
( 意思是 不因「物」[所处的环境]或「己」[个人的遭遇]而喜,
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 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互文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东犬西吠”亦属此类。 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