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金风细细》(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清平乐》(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渭川田家》(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斜阳复制本页地址
词语解释xié yáng ㄒㄧㄝ ˊ ㄧㄤˊ
斜阳(斜阳)
--------------------------------------------------------------------------------◎ 斜阳 xiéyáng[setting sun]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词语解释xié yáng ㄒㄧㄝ ˊ ㄧㄤˊ
斜阳(斜阳)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 赵嘏 《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树满川。” 元 彭芳远 《满江红》词:“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竹外斜阳半灭明,卷帘欹枕看新晴。”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 昆明 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 (本内容来自查字典 原文地址: /r_ci_)
1、雨后却斜阳 唐 温庭筠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2、杖藜徐步转斜阳 宋 苏轼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斜阳只与黄昏近 宋 晏几道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4、才过斜阳 宋 晏几道 《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5、斜阳草树 宋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6、斜阳只送平波远 宋 晏殊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
7、斜阳只与黄昏近 宋 晏几道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8、杖藜徐步转斜阳 宋 苏轼 《鹧鸪天 》
9、千里斜阳锺欲瞑 宋 陆游 《蝶恋花·陌上箫声寒食近》
10、独立斜阳数过鸿 宋 辛弃疾 《鹧鸪天·万事纷纷一笑中》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l.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夕阳则多给人以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如:
南朝民歌《西洲曲》:“鸿飞满西洲,望郎上西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上述四者都是借助夕阳来映衬、烘托、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2)夕阳在特定的环境中,会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柳永《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萧瑟凄寒中尤显几分苍莽浑然的气象。
(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夕阳和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如: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就用“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为现实背景,感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的物是人非。
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则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将夕阳与兴亡联系起来:“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李白的《忆秦娥》更见大家手笔,在同一首词中,上阕以月写思妇,下阕却以夕阳写怀古,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展现了一个气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其凝重深邃的历史沧桑感力透纸背。
《送灵澈》刘长卿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过故庐》连庐
马兵营外萧萧柳,梦雨【斜阳】不忍过。
《西郎山》曹邺
自古朋良时一遇,东郎未会恨【斜阳】。
《南乡子》冯延巳
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玉蝴蝶》柳永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满庭芳》琴操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
《玉楼春》宋祁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 年代:唐 作者: 李商隐
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溪上》 年代:元 作者: 刘秉忠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年代:元 作者: 薛昂夫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临江仙》 年代:明 作者: 杨慎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道吾山》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渡淮》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送僧归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 马戴
竹间残照入,池上夕阳浮。——《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西江晚泊》 年代:唐 作者: 赵嘏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代寄情楚词体》 年代:唐 作者: 李
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秋霁寄远》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初到陆浑山庄》 年代:唐 作者: 宋之问
永愿香炉洒甘露,夕阳时映东枝斜。——《照公院双橙》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年代:唐 作者: 储光羲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送李端公赴东都》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晚次湖口有怀》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年代:唐 作者: 岑参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寄刘员外长卿》 年代:唐 作者: 皇甫曾
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送崔十三东游》 年代:唐 作者: 钱起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年代:唐 作者: 钱起
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江草歌送卢判官》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登沃州山》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江上柳送人》 年代:唐 作者: 戎昱
高树夕阳连古巷,菊花梨叶满荒渠。——《秋中过独孤郊居(即公主子)》 年代:唐 作者: 卢纶
岸芳春色晓,水影夕阳微。——《黄子陂》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白云秋色远,苍岭夕阳高。——《遇谷口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斜阳意思是傍晚西斜的太阳。
出自《沈园二首》宋代文学家陆游的组诗作品。
原文:
沈园二首
宋代: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译文:
斜阳下城墙上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池阁亭台。
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我曾在这里见到她美丽的身影。
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我眼看着要化作会稽山中的一抔黄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齐东野语》曰:“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
又赋二绝云:(引诗略)。盖庆元己未也。”据此可知,这组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己未(1199年),是年陆游七十五岁。
赏析:
看那夕阳,那夕阳是景也是人——是斜阳已走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黄昏日落时的暮色沉沉,是陆游已走到“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人生晚景时的暮气沉沉;
同样,看那春柳,那春柳是景也是人——是杨柳翩翩舞在“满城春色宫墙柳”的青青时光,是唐婉款款走在“青梅如豆柳如眉”的青春时光;
看那沈园,那沈园是爱也是伤——是曾经心爱人在春水微澜间惊鸿照影,就此照亮了往后几十年的满目生辉、满心激荡;也是不曾想到,青春一别就是永别、故地重游就只能独游的满面尘土、满目荒凉;
游那沈园,那沈园是分别也是归来——“红酥手,黄縢酒”,是唐婉在这里曾端上一杯苦酒,那酒是敬酒也是离酒的临去别拜。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是陆游在这里又题下一阙诗词,那诗词里有他寄情也有她续写的感应归来、回忆归来、往事归来。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
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关于意象夕阳的诗句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刻画出落日徐徐下山的美景,把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巧妙地寓之于景中。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离情别绪。全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
李觏《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这首诗由见落日而触发思乡之情,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把落日可见,故乡难觅的怅然之情表达得婉曲有致。
陶渊明《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在黄昏的美好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洒脱,诗人自身也成了夕阳景色的一部分。以平静的归隐心态,表达了天人合一、复归自然的情感,在这里闲适心境与自然美景获得了和谐统一。
王维《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这些初夏景色本是寻常,但把它们置于夕阳西下的背景中,落日的余晖将天地都染得金黄,面对这样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归隐之情油然而生。
斜阳的意思是傍晚西斜的太阳。
斜阳解释:
释义:傍晚西斜的太阳。
引证: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 昆明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
用法:作谓语,宾语。
示例:漫天匝地的斜阳,镶出西边天际一两抹的绛红深紫。
扩展资料
斜阳的近义词:
一、夕阳
释义:指傍晚的太阳。
引证: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每天黄昏独自走到山顶看日落,看夕阳自戚叩落亚的最高峰尖下坠,其红如火!”
二、落日
释义:指夕阳下山,在天色渐晚的日暮时分发生。
引证:峻青 《黎明的河边·主人》:“落日的红光,把他的脸孔,照成了古铜色。”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