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出自唐代:王维《画》
白话文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2,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出自宋代:王安石《渔家傲》
白话文释义: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
3,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出自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白话文释义: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4,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望洞庭》
白话文释义: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5,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出自唐代: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白话文释义: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写水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波涛万里堆琉璃 (唐·杜甫)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五代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宋 · 朱熹《春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唐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宋 · 杨万里《小池》
花自飘零水自流 —— 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家 —— 唐 · 杜牧《秋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 陆游《游山西村》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汉 · 曹操《观沧海 / 碣石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宋 · 王安石《泊船瓜洲》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宋 ·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希望能帮助到你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
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9、“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2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2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汪元量
2、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白居易
3、天壤之间,水居其多。——苏轼
4、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5、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 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7、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
8、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9、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宋·楼钥
10、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唐·白居易
1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1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3、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明·罗贯中
1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望天门山》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2.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3.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0.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11.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1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13.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1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迢迢牵牛星》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18.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19.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20.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2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2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2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4.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画》2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2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2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29.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30.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朱庭玉《天净沙·秋》3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32.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居易《白云泉》3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3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3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