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早发竹下 范成大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观刈麦 白居易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大田 诗经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黍离 诗经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古歌 汉无名氏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秋雨叹 杜甫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更漏子 李煜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柳枝 李煜 数盏残钟,一穗灯花似梦中。——采桑子 纳兰性德 鸣流走响韵,垄秋拖光穗。
——昌谷诗 李贺 红穗疏灯水上楼,笛声纤远指痕留。——舟过山塘闻笛 舒位 无处张穗帷,如何望松柏?——汉唐姬饮酒歌 李贺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牡丹芳 白居易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杜陵叟 白居易 城柳方缀花,檐冰才结穗。
——江州雪 白居易 渭村秋物应如此,枣赤梨红稻穗黄。内乡县村路作—— 白居易 去年到郡时,麦穗黄离离。
——答刘禹锡白太守行 白居易。
应该知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吧
诗经《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1、唐.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唐.卢纶《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唐.白居易《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5、唐.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古人为何爱用“台风雨“作诗?
古人爱借用台风雨来表达国家、家庭、自身的困难,借情于景,一方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一方面表达自身的感受,创作出了大量诗词。
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
蚕缕茜香浓,正朝缠左臂。——李商隐
绿野含曙光,东北云如茜。——于濆《早发》
逍遥东城隅,双树寒葱茜。——韦应物《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
王沂孙 一萼红
占芳菲。趁东风妩媚,重拂淡燕支。青凤衔丹,琼奴试酒,惊换玉质冰姿。甚春色、江南太早,有人怪、和雪杏花飞。藓佩萧疏,茜裙零乱,山意霏霏。空惹别愁无数,照珊瑚海影,冷月枯枝。吴艳离魂,蜀妖浥泪,孤负多少心期。岁寒事、无人共省,破丹雾、应有鹤归时。可惜鲛绡碎翦,不寄相思。
《赠垂光同年》徐夤
丹桂攀来十七春,如今始见茜袍新。
须知红杏园中客,终作金銮殿里臣。
逸少家风惟笔札,玄成世业是陶钧。
他时黄阁朝元处,莫忘同年射策人。
《送沈光赴福幕》李洞
泉齐岭鸟飞,雨熟荔枝肥。
南斗看应近,北人来恐稀。
潮浮廉使宴,珠照岛僧归。
幕下逢迁拜,何官着茜衣。
《溪边吟》李中
鸂鶒双飞下碧流,蓼花苹穗正含秋。
茜裙二八采莲去,笑冲微雨上兰舟。
一.含有“禾”字的诗句:
《幸武功庆善宫》李世民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枇。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嘉禾合颖》孟简
玉烛将成岁,封人亦自歌。
八方沾圣泽,异亩发嘉禾。
共秀芳何远,连茎瑞且多。
颖低甘露滴,影乱惠风过。
表稔由神化,为祥识气和。
因知兴嗣岁,王道旧无颇。
《横吹曲辞•陇头》张籍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家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属汉家。
《牧童词》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陇头行》张籍
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兵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入汉家。
《山头鹿》张籍
山头鹿,角芟芟,尾促促。
贫儿多租输不足,夫死未葬儿在狱。
早日熬熬蒸野冈,禾黍不收无狱粮。
县家唯忧少军食,谁能令尔无死伤。
《雀飞多》张籍
雀飞多,触网罗,网罗高树颠。
汝飞蓬蒿下,勿复投身网罗间。
粟积仓,禾在田。
巢之雏,望其母来还。
《废居行》张籍
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乱唯空宅。
宅边青桑垂宛宛,野蚕食叶还成茧。
黄雀衔草入燕窠,啧啧啾啾白日晚。
去时禾黍埋地中,饥兵掘土翻重重。
鸱枭养子庭树上,曲墙空屋多旋风。
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官家重作主。
《云童行》张籍
云童童,白龙之尾垂江中。
今年天旱不作雨,水足墙上有禾黍。
2.含有“海”字的诗句:
《于北平作》李世民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
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登三台言志》李世民
未央初壮汉,阿房昔侈秦。
在危犹骋丽,居奢遂投人。
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
扇天裁户旧,砌地翦基新。
引月擎宵桂,飘云逼曙鳞。
露除光炫玉,霜阙映雕银。
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
镜池波太液,庄苑丽宜春。
作异甘泉日,停非路寝辰。
念劳惭逸己,居旷返劳神。
所欣成大厦,宏材伫渭滨。
《春日望海》李世民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
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
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
怀卑运深广,持满守灵长。
有形非易测,无源讵可量。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
《咏风》李世民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宴中山》李世民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旗常。
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
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
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
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
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感枫五首》
——唐·李贺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离鸾》
——唐·唐彦谦
闻道离鸾思故乡,也知情愿嫁王昌。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
《栀子》
——唐·杜甫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送王少府归杭州》
——唐·韩翃
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永乐殷尧藩明府县池嘉莲咏》
——唐·雍陶
青苹白石匝莲塘,水里莲开带瑞光。露湿红芳双朵重,风飘绿蒂一枝长。同心栀子徒夸艳,合穗嘉禾岂解香。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
《效徐陵体赠更衣》
——唐·李商隐
密帐真珠络,温帏翡翠装。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结带悬栀子,绣领刺鸳鸯。轻寒衣省夜,金斗熨沈香。
《山石》
——唐·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河内诗二首》
——唐·李商隐
鼍鼓沉沉虬水咽,秦丝不上蛮弦绝。常娥衣薄不禁寒,蟾蜍夜艳秋河月。碧城冷落空蒙烟,帘轻幕重金钩栏。灵香不下两皇子,孤星直上相风竿。八桂林边九芝草,短襟小鬓相逢道。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阊门日下吴歌远,陂路绿菱香满满。后溪暗起鲤鱼风,船旗闪断芙蓉干。轻身奉君畏身轻,双桡两桨樽酒清。莫因风雨罢团扇,此曲断肠惟北声。低楼小径城南道,犹自金鞍对芳草。
《寒雨朝行视园树》
——唐·杜甫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失调名 宋 范宽之
谢娘栀子,贾妃萸佩。
《四月二十三日作》
——宋·陆游
莫笑茅庐迮,何曾厌日长。饭余餐酪滑,浴罢葛巾凉。落日桐阴转,微风栀子香。贫家犹裹粽,随事答年光。
《清平乐》
——宋·赵彦端
桃根桃叶。一树芳相接。春到江南三二月。迷损东家蝴蝶。殷勤踏取青阳。风前花正低昂。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
《信州水亭》
——唐·张祜
南檐架短廊,沙路白茫茫。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
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 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唐·王维《秋夜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李白《清平调》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宋·秦观 《鹊桥仙》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 唐·王勃《饯韦兵曹》
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 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唐·李贺《竹》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唐·李贺《过华清宫》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唐·李贺《黄头郎》
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 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唐·李商隐《凉思》
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 唐·白居易《杨柳枝》
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唐·王涯《秋思二首》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唐·李煜《秋莺》
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宋·晏殊《清平乐》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宋·苏轼《蝶恋花》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