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3、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空灵古诗
①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②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译文
①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②山谷寂静无声,只有桂花在无声地飘落着。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时不时的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3、简析
①《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②《鸟鸣涧》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1.《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即事黄州作》
唐- 杜牧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5.《题念济寺》
唐-卢纶
灵空闻偈夜清净,雨里花枝朝暮开。
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
1、空灵古诗 ①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②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译文 ①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
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②山谷寂静无声,只有桂花在无声地飘落着。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被月光惊动。
时不时的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3、简析 ①《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
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②《鸟鸣涧》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我最欣赏《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的意境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和那种悠然、恬静、消雅的心情。“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语把这种心境的原因道破。陶潜对禅机悟透颇深,乃至使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产生空灵之感,使人身临其境,若在仙界上,不在五行中。所以说这首诗难就难在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境。陶潜是东晋的一伟大隐士。从客观上看,为不愿同流合污;从主观上看,则是因其自身所形成的性情,因为人总是不断地向自己的本性迈进,当本性与后天之性情产生冲突,便会产生大悲哀。然后弃之,而后得鱼或熊掌也。而陶潜便是取熊掌而归山林,因其性本爱丘山。所以,此诗意境虽在悠闲,然心境却大相径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乍闻只觉得清净,悠闲,细思方感作者之愁情,一个人久居僻静之所,则向往喧闹的声音,人之常情。一个“无”字尽显作者之遗憾。“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看则没问,实则扣心自问,敲打警钟,终于蓦然回首,否极泰来,再看眼前之青山绿水,自然风光,心旷神怡,想起日常之生活往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洒脱,飘逸的情景,一个“见”字,令人忘俗,浮想联翩。酒是很妙的东西,忘却暂时的烦恼,使一切朦胧、模糊,达到美的极致,景中生情,这是体验高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完善高度的统一。“相与还”,何也?周而复始,返朴归真,如果谢灵运还是寄情于山水,那么,陶潜则是与自然山水合二为一,这便是他此时的心境。而后,作者便把自己的领悟升华为哲理的高度,“此中有真意,欲辩而忘言”,最美的大自然的语言便是默默无言。作者的心情由愁生悲,有悲见喜,有喜达欢,又由欢归于平淡。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释义: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释义:月亮出来,惊起了山中的飞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
释义: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
释义: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释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1.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暮秋山行》唐 岑参译文: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进入林中。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西林壁》宋 苏轼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3.烟络横林,山沈远照,迤逦黄昏钟鼓。
——《天香·烟络横林》宋 贺铸译文:烟雾笼罩树林斜阳落入远山,黄昏的钟鼓声断断续续传来。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唐 王维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5.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鹿柴》唐 王维译文:太阳的一抹余晖返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唐 白居易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7.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清 纳兰性德译文:空山梵呗,水月洞天,这世外幽静的山林,不惹一丝世俗的尘埃。8.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相见欢》五代 李煜译文: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
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9.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寄全椒山中道士》唐 韦应物译文: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10.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唐 李白译文: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