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
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
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
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同义诗词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出自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零七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
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
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1、天长地久有时尽,次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唐】白居易2、死生契约,与子成悦。--《诗经·邶风·击鼓》3、山无陵,江水为竭,东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决。
--《上邪》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宋】苏轼1、《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此外还有我国著名音乐家黄自创作的同名等。
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文: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节选)2、原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执子之手,与子共著。执子之手,与子同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赏析: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一句,毛《传》训“契阔”为“勤苦”,郑(郑玄)《笺》则发挥其意,谓“从军之士,与其伍约:‘死也、生也,相与处勤苦之中,我与子成相说爱之恩’(沙场上军士之间相互勉励约定相互救助的盟约。
不管遇到什么危难,我们都不要独自跑掉而不顾对方)。”钱锺书在《管锥编》中评价说:“《笺》甚迂谬”,又指责其“穿穴密微”,并很幽默的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等句,比较《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刺配沧州临行云“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身去不稳”语,断为“情境略近”。
3、《上邪》出自于汉乐府民歌。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
女主人公“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上邪》情感真挚,气势豪放,被誉为“短章中神品”,表达欲突破封建礼教的女性的真实情感。
原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4、《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 秦观的作品。
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情颂歌,上片写 牛郎 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
此词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原文:鹊桥仙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 宋代大文学家 苏轼公元1076年( 宋神宗熙宁九年) 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 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
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 苏轼词的典范之作。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译文: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译文: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
译文: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遥自长久,
白兔赤乌相趁走。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关。
柳梢青(蔡伸)
联璧寻春,踏青尚意,年时携手。此际重来,可怜还是,年时时候。阴阴柳下人家,人面桃花似旧。但原年年,春风有信,人心长久。
醉蓬莱(程珌)
算千葩百卉,谁伴东风,早春时候。唯有江梅,在人间长久。雪后霜前,冲涉多少,尚精神如旧。岁岁年年,酴酥饮了,便为公寿。更向尊前席上,细看人与梅花,棱棱争瘦。桃李漫山,都落芳尘后。和气满身,参调玉弦,表天然孤秀。来岁今朝,星闱雾阁,一卮春酒。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