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贴春联的诗句如下:
一、《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二、《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译文:友人拜年都是递上名片不求见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满了名贵拜帖。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帖,世人认为这样更简易,但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礼节。
三、《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译文:傍晚的夕阳斜照着华丽的宫殿,岁月使宫廷更加美丽。年终岁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宫闱里似乎吹进了和煦的春风。巨大红烛点燃了,远远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团。君臣欢宴饮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辞旧岁,通宵歌舞。
诗作
《江南春绝句 》 作者: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思》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夜喜雨》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作者:翎翼
东风阵阵千枝艳,燕子双双把梦圆.只是从来未起笔,百花纸上已争妍.
《初春》作者:余亚飞
草木萌芽叶细裁,山间漫步畅心怀.休言冬后萧条景,温暖春风送绿来.
诗句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 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1.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2. 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3.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4.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5.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贴对联,中国传统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
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古时候的对联,因为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上联在门右边。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写元宵节的: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 万事平安幸福年,吉祥如意拜年顺。
2. 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
3. 新春福旺鸿运开,佳节吉祥如意来。
4. 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意福星照。
5. 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
6. 开门迎春春满院,抬头见喜喜事多。
7. 迎新春年年如意,接鸿福步步登高。
8. 好日子舒心如意,美生活幸福平安。
9. 富贵双全人如意,财喜两旺家和睦。
10. 合家欢乐迎富贵,满堂欢喜永平安。
11. 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12. 风水宝地千财旺,天顺人和万事兴。
13. 展鸿图兴旺发达,创大业万星生辉。
14. 平安富贵财源进,发达荣华事业兴。
15. 堆金积玉创富贵,安居乐业创前程。
16. 春日祥和幸福年,彩灯高照平安门。
17. 春红柳发岁更新,爆竹花开灯结彩。
18. 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庆佳节。
19. 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
20. 花开富贵家家乐,灯照吉祥岁岁欢。
21. 迎新春万事如意,贺佳节财源广进。
22. 春风得意财源广,平安富贵家业兴。
23. 展鸿图事事顺心,创大业年年得意。
24. 天赐宝地财源广,地助富门吉祥家。
25. 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
1、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2、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3、横批:民泰国安
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
4、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年年顺景则源广
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
5、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6、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7、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8、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
《元日》宋代 王安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迎 新 岁》余亚飞 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上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 下一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春联长方形桃木板)。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