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朱熹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枫桥夜泊 张继(唐)古朗月行 李白(唐)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回乡偶书 贺之章(唐)寒食 韩翃(唐)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江南春 杜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悯农 李绅(唐)凉州词 王之涣(唐)乐游原 李商隐(唐)浪淘沙 刘禹锡(唐)梅花 王安石(宋)鹿柴 王维七步诗 曹植(三国)墨梅 王冕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秋夕 杜牧(唐)秋浦歌 李白(唐)清明 杜牧(唐)示儿 陆游(宋)塞下曲 卢纶(唐)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石灰吟 于谦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题临安邸 林升宿建德江 孟浩然望洞庭 刘禹锡题西林壁 苏轼望庐山瀑布春夜喜雨 杜甫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乌衣巷 刘禹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咏鹅 骆宾王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夏日绝句 李清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早发白帝城 李白渔歌子 张志和竹里馆 王维赠花卿 杜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锄禾 李绅春望 杜甫竹枝词 刘禹锡凉州词 王翰绝句(两个黄鹂) 杜甫小池 杨万里江雪 柳宗元望天门山 李白忆江南 白居易绝句 杜甫赠汪伦 李白山行 杜牧静夜思 李白别董大 高适泊船瓜洲 王安石朝天子·咏喇叭长歌行从军行 王昌龄滁州西涧 韦应物出塞 王昌龄游子吟 孟郊咏柳 贺知章元日 王安石游园不值 叶绍翁。
仅供参考: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1.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5.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6.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7.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0.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1.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22.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3.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4.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6.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7.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8.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0.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1.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2.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3.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4.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5.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柢。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6.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7.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8.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9.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0.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春晓 孟。
《大纲》要求背诵的古文十篇
《劝学》、《邹忌讽齐王纳谏》、《屈原列传》、《陈情表》、《滕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游褒禅山记》、《前赤壁赋》
1、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xi),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屈原列传
司马迁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攀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1.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5.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6.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7.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0.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1.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22.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3.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4.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6.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7.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8.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0.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1.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2.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3.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4.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5.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柢。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6.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7.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8.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9.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0.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 孟。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编辑本段]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山水色:湖光山色。
5.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总概括为: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编辑本段]赏析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首山水小诗将洞庭湖描写得如此高旷清超,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无感慨地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可见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很多,要写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十分不易的。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
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
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编辑本段]今译 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应,显得多么和谐。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 的铜镜。
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
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刘禹锡出生在嘉兴,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
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
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0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