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雨》
唐 杜甫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
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缊袍。
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
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
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
流恶邑里清,矧兹远江皋。
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
沉疴聚药饵,顿忘所进劳。
则知润物功,可以贷不毛。
阴色静陇亩,劝耕自官曹。
四邻耒耜出,何必吾家操。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北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 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5《大雨行(开成三年宣州开元寺作)》
唐代:杜牧
东垠黑风驾海水,海底卷上天中央。三吴六月忽凄惨,
晚后点滴来苍茫。铮栈雷车轴辙壮,矫躩蛟龙爪尾长。
神鞭鬼驭载阴帝,来往喷洒何颠狂。四面崩腾玉京仗,
万里横互羽林枪。云缠风束乱敲磕,黄帝未胜蚩尤强。
百川气势苦豪俊,坤关密锁愁开张。太和六年亦如此,
我时壮气神洋洋。东楼耸首看不足,恨无羽翼高飞翔。
尽召邑中豪健者,阔展朱盘开酒场。奔觥槌鼓助声势,
眼底不顾纤腰娘。今年闒茸鬓已白,奇游壮观唯深藏。
景物不尽人自老,谁知前事堪悲伤。
1. 《自蜀江至》(白居易)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2. 《禹祠》(陆游)
我昔下三峡,南宾系归舻,渡江谒神禹,拜手荐俎壶。
寿藤枝如蚪,巨柏腹若刳,门庭虽日荒,殿寝犹枝梧。
巴俗喜祷祠,解牛舞群巫。
巍巍黻冕古,食与夷鬼俱。
圣度固兼容,臣愤独不摅。
还乡瞻庙貌,嬴政久已除。
岳牧俨如生,想像闻都俞。
廓清虽可喜,欲退复踌躇。
念昔平水土,棋布画九区,岂知千岁后,戎羯居中都。
老虏失大刑,今复传其雏。
直令挽天河,未濯腥膻污。
夷鬼细事耳,披攘直须臾。
天下雠不复,大耻何时袪?蚩蚩谓固然,此责在吾徒。
挥涕洒庭草,谁怜小臣愚?
3. 《公无渡河》(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
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
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4. 《九华山歌》(刘禹锡)
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
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
气势不死如腾屳。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
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长在无人境。轩皇封禅登云亭,
大禹会计临东溟。乘樏不来广乐绝,独与猿鸟愁青荧。
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
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九华山,九华山,
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
5.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兼寄李吏部、包秘监判》(孟翔)
昔人恣探讨,飞流称石门。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
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悠悠几千岁,翳荟群木繁。
奇状出蔽蔓,胜概毕讨论。沿崖百丈落,奔注当空翻。
下如散雨足,上拟屯云根。变态凡几处,静神竟朝昏。
渴贤寄珠玉,受馥寻兰荪。萝茑罥紫绶,岩隈驻朱轓。
方思谢康乐,好事名空存。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苏轼·有美堂暴雨)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5、山峡还何地,松杉□不开。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地胜纡王事,年饥损吏才。难将忧国意,涕泣向蒿来。(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从长安往杭州赴任,七八月间经过岳阳楼。时值盛夏大水,一路所见洞庭湖水患灾害,人民蒙受水患之苦,诗人不忘国计民生,幻想大禹再世疏浚江湖,写出了这首诗: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1. 《三代门夏禹》
唐代:周昙
尧违天孽赖询谟,顿免洪波浸碧虚。
海内生灵微伯禹,尽应随浪化为鱼。
2. 《禹庙》
唐代:李绅
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锸东南尽会稽。
山拥翠屏朝玉帛, 穴通金阙架云霓。
秘文镂石藏青壁,宝检封云化紫泥。
清庙万年长血食,始知明德与天齐。
3. 《登少陵原望秦中诸川太原王至德妙用有水术因用感叹》
唐代:吕温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泾灞徒络绎,漆沮虚会同。东流滔滔去,沃野飞秋蓬。
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发机回地势,运思与天通。
早欲献奇策,丰财叙西戎。岂知年三十,未识大明宫。
卷尔出岫云,追吾入冥鸿。无为学惊俗,狂醉哭途穷。
4. 《咏史诗》
唐代:胡曾
大禹涂山御座开,诸侯玉帛走如雷。
防风谩有专车骨,何事兹辰最后来。
5. 《送萧绾之桂林(时群玉游豫章)》
唐代:李群玉
兰香佩兰人,弄兰兰江春。尔为兰林秀,芳藻惊常伦。
灿灿凤池裔,一毛今再新。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
一朝南溟飞,彩翮不可亲。苍梧云水晚,离思空凝颦。
我亦纵烟棹,西浮彭蠡津。丈夫未虎变,落魄甘风尘。
大禹惜寸阴,况我无才身。流光销道路,以此生嗟辛。
万里阔分袂,相思杳难申。桂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从长安往杭州赴任,七八月间经过岳阳楼。时值盛夏大水,一路所见洞庭湖水患灾害,人民蒙受水患之苦,诗人不忘国计民生,幻想大禹再世疏浚江湖,写出了这首诗: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关于“大禹治水”的诗词有: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5.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
17.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大禹 大禹神工著 天书五卷来 江山多娇色 风华夕照裁 祭大禹 黄河滚滚波浪翻, 九曲蜿蜒十八湾; 三过家门皆不入, 后人仰瞻会稽山。
大禹治水(传说中的故事) 大禹治水不进家 新婚三日别乡亲 妻涂山氏送饭菜 鼓声为号莫提前 通山所需禹变熊 粗爪大鼻扒顶拱 不慎踩偏石击鼓 涂山氏闻提饭至 未见丈夫却见兽 惊羞难当化为石 大禹回首急声呼 石妇现洞送子来 五绝 大禹 大禹神工著 天书五卷来 江山多娇色 风华夕照裁 大禹祠 宋 宋无 力平水土势回天,功业三千五百年。 四海九州皆禹足,独留陵寐越山边。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 孟浩然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书大禹寺壁 宋 张伯玉 萧寺禹祠傍,人间白日长。 讽经闻海穴,洗钵动湖光。
台殿留风月,烟云起栋梁。 游人晚回首,松竹自苍苍。
会稽颂·大禹陵 宋 诸葛兴 瞻越山兮镜之东,郁得木兮丛。 倚青霞兮窆石,枕碧流兮宝宫。
端黻冕兮穆穆,列俎豆兮雍雍。 梅为梁兮挟风雨,倏而来兮忽而去。
芝产殿兮间见,橘垂庭兮犹古。 壁腾辉兮桂荐瑞,书金简兮缄石蒉朝万玉兮可想, 探灵文兮何秘。
嗟洚水兮潢流, 民昏垫兮隐隐忧。运大智兮无事, 锡洪范兮攸畴。
身劳兮五岳, 迹书兮九州。亶王心兮不矜, 迄四海兮歌讴。
猗圣宋兮中兴, 驻翠跸兮稽城。独怀勤兮旷代, 粲奎文兮日星。
扬舲兮拊鼓, 吴歈兮郑舞。奠桂酒兮兰肴, 庶几仿佛兮菲食卑宫之遗矩。
大禹治水 远古的洪荒没有给鲧留半点面子 舜的感叹也被巨浪的咆哮扼住 于是历史在九曲黄河的漩涡中 注定要浮出一个改天换地的角色 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 新婚第四天就走上了河堤 给莽撞的大河安上一把锁 然后牵着驯服的黄龙关照着良田和桑土 华夏部落的酋长们 瞩目舜所颁赐的玄圭 把禹改成大禹 庆功会从远古开到今天大禹攀爬过的山峰 依然存留着上古的痕迹 洪水曾经到过这里 那岩层中 斑斓的印记 纹路清晰 险峻的山峦翠障遮掩大地 河流弯曲的银带 盘旋着奔流直向大海 曾几何 湮没了世间最秀美的景色 吞噬了人类艰苦创建的家园 洪水肆虐的脚步 毫不停息 汶川的大地在呻吟呼喊 禹帝 一位治水的君主 毅然挑起千斤重荷 与天作战 第一次 你路过家门 只是远望一下屋顶的炊烟 不曾回头 第二次 你路过家门 只是眺望了一眼妻子的身影 不曾逗留 第三次 你路过家门 只是倾听了一声孩子的啼哭 不曾停留 疏通了黄河的古道 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 筑建堤坝 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 牵引恶浪的波头 搬除阻挡江河的山川 合通向四海 让百姓安居乐业 寻回快乐 链接 :大禹,姓姒,亦称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
尧帝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
尧的助手舜行视鲧治水无功,将他诛杀在羽山。 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 当时的绍兴地区也受到洪水的祸害,被称为荒服之地。
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蛮之地,凿山疏流,将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得以从事垦殖为生。大禹曾在绍兴娶涂山氏为妻。
新婚才四天,禹便离家治水去了。他婚后离家十三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
“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禹抗天歌 [朗诵诗]——写在抗洪抢险的日子里
[引子]
天倾东南,淮水横流
水魔搅彻万家怨
天公强逼人低头
[A章]
天公知否?
你可毁家园,可毁田畴
折不断当代大禹脊上的`骨头
当厄运飞来,灾祸临头
有谁叹息,有谁嚎哭
更有谁,向你跪拜乞求?
只有那,几万万大禹斗水魔
众志成城冲斗牛
壮矣哉,抗天豪歌动地吼!
[B章]
天公信否?
你塌下,自有顶天柱、擎天手
自有一轮红日照九洲
看哪——
火红的意志,在浪尖上闪烁
沸腾的热血,在洪水中奔流
巍峨的“长城”,在“八卦阵”中崛起
肆虐的龙王,在五星旗下颤抖
壮矣哉,大禹歃血谱春秋!
[C章]
天公输否?
你逞强施威曾几时
是不是大禹的对手?
试看今日之域中
禹王牵着龙王走
遍地臭水入海流
家园重建,田畴在修
西风又绿古神洲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