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兰:
汪士慎
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竹: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中.
菊:
残菊
黄昏风雨打园林,
残菊飘零满地金;
折得一枝还好在,
可怜公子惜花心
人类与柳关系密切,从古至今人们在春夏的清明、寒食和端阳节时,相沿成习,插柳、戴柳、折柳和射柳,都是与柳相关的美好风俗。
柳,谐音“留”,意思是要挽留朋友。折柳赠友,即为委婉地挽留朋友之意。折柳赠友,送的是一份祝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是一份牵挂。
为此,柳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关柳的诗句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红入桃花嫩,清归柳叶新”等等。这些诗句均是妇孺皆知、随口吟哦的咏柳佳句。
关于寒食节的诗句如下: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2、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译文: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
3、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译文: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唐·孟云卿《寒食》
译文: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5、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宋·苏轼《寒食雨二首》
译文: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
以下是多首离情别绪的古诗,希望你喜欢。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 刘长卿)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友人(唐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灵澈上人(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唐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 (唐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送柴侍御 (唐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句译文:柳树绿影婆娑,有如碧玉妆成。柳条轻柔婀娜,垂下万条丝带。谁有慧心妙手,裁出片片细叶?原来二月春风,恰似一把剪刀。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2、青门柳 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那美丽的青青柳条竟被送别的人折个干干净净,连春风都没有可吹拂了。以后,柳成了装饰物,成为节日的点缀。“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佳节,男男女女头上戴柳,表示青春长留,青春永驻。
这是一首折柳赠别诗,因“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所以,这里的柳是别离之柳,表达了诗人伤春叹别之情。
3、长安新柳 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4、新柳 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5、《百柳诗》集 李青
《烟柳》诗曰:“飘缈微光照绿诗,树腰半露影参差,淡抹轻笼迷晓色,不知何处叫黄鹂。”
《春柳》诗曰:“金粉半销丝渐长,半姿濯濯比王郎,间紫参红春意闹,午风常带百花香。”
《夏柳》曰:“猎猎风浦共野塘,农阴轻护怯娇阳,日长正足三眠梦,又听蝉声噪晚凉。”
《池柳》诗曰:“春草晴波漾细纹,几枝斜横绿纷纷,凿地偷将一片天,垂杨倒影起青云。”
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唐代:杜牧《秋夕》
白话文释义: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出自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白话文释义: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乞巧》
白话文释义: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出自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白话文释义: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5,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出自元代: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白话文释义: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心爱手自移,只有梅花伴寂寞。《新城道中》苏轼(宋)
梅: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雪里觅梅花》箫纲(唐)
眼前谁识岁寒友。《栽松二首》白居易(唐)
竹。《咏竹》谢眺(齐)
孤灯寒照雨:窗前一丛竹,溪柳自摇沙水清。《云中馆与韩绅留别》司空曙(唐)
竹映窗风数阵斜,一人愁坐思无涯。《竹风》唐彦谦(唐)
野桃含笑竹篱短,清翠独言奇,深竹暗浮烟松: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拟嵇中散咏松诗》谢道韫(晋)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唐)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唐)
小松未盈尺,蕊寒枝瘦凛秋霜。《梅》贡性之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瓶梅》张道洽(宋)
梦里清江醉墨香
人类与柳关系密切,从古至今人们在春夏的清明、寒食和端阳节时,相沿成习,插柳、戴柳、折柳和射柳,都是与柳相关的美好风俗。
柳,谐音“留”,意思是要挽留朋友。折柳赠友,即为委婉地挽留朋友之意。
折柳赠友,送的是一份祝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是一份牵挂。为此,柳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关柳的诗句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红入桃花嫩,清归柳叶新”等等。这些诗句均是妇孺皆知、随口吟哦的咏柳佳句。
有一首唐代杜牧的山行,就是关于关于爱晚亭的诗句。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爱晚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是在乾隆年间,由当时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的,本名“红叶亭”,又称“爱枫亭”,后来改为“爱晚亭”。与安徽的醉翁亭、杭州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扩展资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_山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