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公元1636年)十月十七日鸡鸣起饭,再鸣而行。五里,蒋莲铺,月色皎甚。转而南行,山势复簇,始有村居。又五里,白石湾,晓日甫升。又五里,白石铺。仍转西行,又七里,草萍公馆,〔为常山、玉山两县界,〕昔有驿,今已革革除矣。又西三里,即南龙北度之脊也。其脉南自江山县二十七都之小筸gān岭,西转江西永丰东界,迤逦至此。南北俱圆峙一峰,而度处伏而不高,亦束而不阔。
脊西即有一涧南流,下流已入鄱阳矣。洞西累石为门,南北俱属于山,是为东西分界。又十里为古城铺,转而南行,渐出山矣。又五里,为金鸡洞岭。仍转而西,又五里,山塘铺,山遂大豁。又十里,东津桥,石梁高跨溪上。其水自北南流,其山高耸若负扆,然在玉山县北三十里外。盖自草萍北度,即西峙此山,一名大岭,一名三清山。山之阴即为饶之德兴,东北即为徽之婺wù源,东即为衢之开化、常山,盖浙、直、豫章三面之水,俱于此分焉。余昔从堨yè埠山裘里,乃取道其东南谷中者也。渡桥西五里,由玉山东门入,里许,出西门。城中荒落殊甚,而西,城外市肆聚焉,以下水之埠在也。东津桥之水,绕城南而西,至此胜舟。时已下午,水涸无长舟可附,得小舟至府,遂倩之行。二十里而暮,舟人乘月鼓棹夜行。三十里,过沙溪。又五十里,泊于广信之南门,甫三鼓也。沙溪市肆甚盛,小舟次停河下者百余艇,夹岸水舂之声不绝,然闻其地多盗,月中见有揭而涉溪者,不能无戒心。
关键词:
1:东津桥,石梁高跨溪上。
2:由玉山东门入,里许,出西门。
3:城中荒落殊甚,而西,城外市肆聚焉,以下水之埠在也。
4:沙溪多盗.
徐霞客写的
丙子(公元1636年)十月十七日鸡鸣起饭,再鸣而行。
五里,蒋莲铺,月色皎甚。转而南行,山势复簇,始有村居。
又五里,白石湾,晓日甫升。又五里,白石铺。
仍转西行,又七里,草萍公馆,〔为常山、玉山两县界,〕昔有驿,今已革革除矣。又西三里,即南龙北度之脊也。
其脉南自江山县二十七都之小筸gān岭,西转江西永丰东界,迤逦至此。南北俱圆峙一峰,而度处伏而不高,亦束而不阔。
脊西即有一涧南流,下流已入鄱阳矣。洞西累石为门,南北俱属于山,是为东西分界。
又十里为古城铺,转而南行,渐出山矣。又五里,为金鸡洞岭。
仍转而西,又五里,山塘铺,山遂大豁。又十里,东津桥,石梁高跨溪上。
其水自北南流,其山高耸若负扆,然在玉山县北三十里外。盖自草萍北度,即西峙此山,一名大岭,一名三清山。
山之阴即为饶之德兴,东北即为徽之婺wù源,东即为衢之开化、常山,盖浙、直、豫章三面之水,俱于此分焉。余昔从堨yè埠山裘里,乃取道其东南谷中者也。
渡桥西五里,由玉山东门入,里许,出西门。城中荒落殊甚,而西,城外市肆聚焉,以下水之埠在也。
东津桥之水,绕城南而西,至此胜舟。时已下午,水涸无长舟可附,得小舟至府,遂倩之行。
二十里而暮,舟人乘月鼓棹夜行。三十里,过沙溪。
又五十里,泊于广信之南门,甫三鼓也。沙溪市肆甚盛,小舟次停河下者百余艇,夹岸水舂之声不绝,然闻其地多盗,月中见有揭而涉溪者,不能无戒心。
关键词:1:东津桥,石梁高跨溪上。2:由玉山东门入,里许,出西门。
3:城中荒落殊甚,而西,城外市肆聚焉,以下水之埠在也。4:沙溪多盗. 徐霞客写的。
冰溪,地处江浙之交,江西玉山县境内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连闽越、控吴楚”,自古就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之称。
这块有着自然与人文双重魅力,充满灵性的人文山水,展示了吴楚文化浸染下的特有的质色,异彩纷呈的名胜古迹,天造地设的佳山秀水,以最为耐读的生态美学,成为靓丽的古镇品牌和名片。 走进冰溪这块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土地,犹如走进悠长的历史隧道,那富有情趣的醇厚生机与温煦灵韵,如一部神秘而奇妙的大书,更似观赏不尽的风物长卷,让人细细品读和回味。
天下之美,惟有山水。冰溪,一座因水而美丽,因山而扬名的古镇。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廊”的冰溪河,仪态万端,恣意汪洋。浮梁横亘,渔歌唱晚,飞鸟落花,绿韵流淌,绿水人家绕,柳絮枝上飞。
那汩汩流淌的溪水,发出千年如一的吟唱,飘逝的是唐诗的雪絮,宋词的杏花,宛若一幅含碧如黛的水上画屏,成为千百年不衰的胜迹,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超凡脱俗。清代大诗人黄仲途径玉山,恰遇大雪,见冰溪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煞是好看,不由的诗性大发:“黄子仰天叫奇绝,怪事逼人何咄咄,昨日不寒今日寒,在舟不雪在途雪”。
大呼“前村有酒当醉饮,乐游不疲当奈何”。广见博识,心雄万夫的散文家郁达夫当年游经玉山,面对多水柔情的古城、秀美如点缀品的冰溪、欣然题下《冰川纪秀》,誉之为“东方威尼斯”。
“群峰倒影山浮水,有水无山不入神”。距冰溪仅一水之隔,便是与冰溪相得益彰的武安山,声名远播的国家森林公园。
山虽不高却因水而活,水虽不广却因林而秀,林虽不奇却因育而茂。它上沐天光,下汲地气,远山积翠,近水凝烟,俨如一颗镶嵌在冰溪大地上的绿宝石。
登高望远,览群峦之秀色,观溪流之清润,游山赏水、寻诗歇梦,尽得山野之趣,犹入超凡入俗的真如世界,实为喧嚣的闹市中不可多得的一方净土。大唐宰相、画家阎立本墓、千古名刹普宁寺就深藏其间。
凭借娇慵不胜的武安风光,成为趋之若鹜的热门景点。 冰溪之美,既有山川之灵,又有人文之胜。
穿过漫长的时空隧道和千载历史回廓,自古至今,冰溪人文荟萃,源远流长。明天顺七年建的连城桥、明万历二十一年建的文成恭塔、明嘉靖辛酉年建的古城墙、明正德七年建的冰溪第一楼、清乾隆壬子年建的考棚、清光绪十六年县人张子鸿建的鸿园,诸多古色古香、古风古韵的文物古迹,为不可多得的古镇瑰宝,为冰溪这座千年古镇更是平添了几道诡溢与神奇,细细品味冰溪每一件珍贵的文物,如同听见冰溪跳动的脉搏。
冰溪峻美毓秀、婉约悠长的明山秀水,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块风流文采之地,孕育和汇聚了一大批龙马奔腾的名贤俊杰。性情旷达、刚直不阿的唐代宰相、画家阎立本被武后废黜,举家迁徙玉山,在依山傍水的冰溪之南武安山择地建房,设斋读书,赋诗作画,将不屈的晚节遗留在翰墨芬芳的书斋里。
“小楼在何许,正在南溪上”。宋代大诗人陆游初登南楼眺望冰溪,沉湎于“空蒙过钓船,断续闻渔唱”之诗情画意,题下了“安得此溪水,为我化春酿”的佳句,堪称赞美冰溪的千古绝唱。
我国胸部外科的奠基人、世界杰出的医学教育家黄家驷、我国首批十八位博士之一的理论物理学家黄朝商、我国航天医学的开拓者、医学博士张祖德,就是饮吮着冰溪之水成长起来的一代骄子。 冰溪更有诸多现代文明的印记。
以建设三清山景区后花园为目标,突出旅游城市特点,创出城市品牌,亮出城市名片,提高冰溪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冰溪创建园林城市的精彩之笔。座落在九曲回环,深邃灵秀的冰溪河畔的冰溪公园,以水为经,以山、城、人为纬,凸显山之灵、水之势、城之秀、人之美、融防洪、休闲、娱乐为一体,汇清幽、奇秀、古朴为一域。
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绿意尽染的青青林木、簇簇花草、古韵今风、相映成趣,为人们体憩、赏景、观水的好去处。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融园林、绿化、雕塑、喷泉、音乐、亮化、休闲为一体的三清公园,宽敞的广场、优美的音乐、绚丽的灯彩、如锦的花圃、花翠的树木、多姿的景观,一幅幅气势宏伟、纤巧秀美的画卷,使冰溪变得神采飞扬,呈现的是一种和谐之美。
万柳洲公园,冰溪一河两岸旅游综合体,重点实施旅游休闲项目,最具冰溪特色的旅游精品。早上明代,这座占地面积130亩的城中绿洲,万柳挂绿,清溪环绕,绿草青山看不厌,黄花翠竹自相依,为喧嚣的井市中不可多得的一方净土。
而今,融入现代旅游要素,用大手笔建设的万柳洲生态休闲园,虽是重建,却不失古韵,弥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美轮美奂的装饰、古色古香的建筑、古朴幽深的街市、嵬崔壮观的城楼,隐现着化不开的千古烟云,举目望去,皆是梦中的风景,均是梦里的期盼,让人们感受的是生命的车辙,历史的陈迹。
“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境也,‘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词境也,‘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曲境也”,此乃陈从周在《论园》中的精彩描绘。冰溪,可谓诗、词、曲兼备,这样一个风韵绝伦的好地方,任谁都会从心里赞叹。
荒山寂寂,
秋风萧瑟,
寂寞总在无人之处,
淡漠的空气。
我又在旧处回望,
远处的山,
沉默而又哀伤,
佳人,
你在何方,
梦中没有你的身影,
月亮下已没有你的灵魂,
惆怅的人,
为何伤心总在落寞之处。
回望的,
总是失去的柔情,
总是消失的甜蜜。
玉山,
你的高大,
不能储存的爱。
高山,
大地,
蓝天,
白云,
石头,
为何你们见证的总是思念深处的柔情。
一、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四、庐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五、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韩翃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玉山宴坐移年月,锡杖承恩诣丹阙。先朝亲与会龙华,
紫禁鸣钟白日斜。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礼袈裟。
禅床久卧虎溪水,兰若初开凤城里。不出嚣尘见远公,
道成何必青莲宫。朝持药钵千家近,暮倚绳床一室空。
掖垣挥翰君称美,远客陪游问真理。薄宦深知误此心,
回心愿学雷居士。
薛式 西江月
一是金丹总数,河图象出真机。谁知罔象尽玄微。大道从兹孕起。斗柄璇玑正位,阴中却抱阳辉。昆仑子母著绯衣。此是乾坤真理。
方干 游竹林寺
得路到深寺,幽虚曾识名。藓浓阴砌古,烟起暮香生。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群玉山传说为西王母所居处。
具体由来见于:
《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 。癸巳,至于羣玉之山 。”按,《山海经·西山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晋·郭璞注:“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穆天子传》谓之‘羣玉之山’。”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