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宋代:米芾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释义:
千万年的涟漪仍荡漾在这片清净隔绝的地方,海岱楼很高,往下俯瞰秦淮河的尾端。水天一色,仿佛水浸泡着天,天与水合为一体,像是从月亮上的广寒宫来看下面的人间一样。
雾色蔼蔼中出现一个海市蜃楼,巨鳌托举着三座大山浮出水面,立刻随着月亮一同出来。月亮圆的像宝珠一样的时候有很多异样的气息,现在的月亮就仿佛一颗夜明珠价值千金。
2、《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释义:
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3、《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唐代:岑参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释义:
我听阴山人们说过多回,西方热海之水好似煮沸。
海上各种鸟儿不敢飞翔,水中鲤鱼却是大而肥美!
岸边青草常年不见哀歇,空中雪花远远融化消灭,
沙石炽热燃烧边地层云,波浪沸腾煎煮古时明月。
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烧,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
气浪弥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广大边塞地带笼罩。
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热海之畔夕阳正要西落。
君居柏台威严好似寒霜,热海炎气因而顿觉淡薄!
4、《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释义: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5、《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宋代: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释义:
参星横北斗转已经快到三更时分,雨绵绵风不停老天爷也应该放睛。
云忽散月儿明用不着谁人来点缀,长空净沧海色本来就是澄澈清明。
虽乘船渡大海空怀孔子救世之志,仿佛听到了黄帝咸池优美的乐声。
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升
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登临碣石,以观沧海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无情最是东流水,日夜滔滔去不停。半是劳动血与泪,几人从此看分明。
波澜起落无痕迹,似此奇情古所无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鹭齐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登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描写“大海”的诗句有:
1.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
2.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
3.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霭霭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米芾
4.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望海楼》米芾
5.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苏轼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作品:观沧海 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注释 注释: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
“ 夏门” 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 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 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 行》。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 “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
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 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 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 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 弟和乌桓。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 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 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 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
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 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 不符,不可置信。
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 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 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 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
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 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 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 的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 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 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 像绘画的粗线条。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 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 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 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 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 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 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 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 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 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 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 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 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 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 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 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 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 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 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 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 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 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 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
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汉水,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首冠三神丘。
钩网不能制, 鼓波怒阳侯。 鲸鲵得其便。
白居易 水何澹澹,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 沧 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白居易 海水无风时,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 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 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 诸鳌齐掉头。 白涛与黑浪, 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 秋风萧瑟, 此画良有由。
这描写的是屏风上的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 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 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 谓兹鳌可求。
贔屃牵不动; 星汉灿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