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
1、编灌以豆猪,瑾涂以涂之。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2、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3、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4、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5、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陆游的诗:
1、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
2、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3、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4、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5、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杜甫的诗:
1、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2、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3、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4、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
5、春日春盘细生菜。
1. 年糕精致点春心,夜景缤纷除旧岁。——佚名
2. 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藉以祈岁稔。——佚名
3. 过小年, 到大年, 户户家家年糕甜,欢迎喜庆天。 翻旧篇,开新篇,岁月流传事变迁,幸福留世间!——佚名
4. 腊望打年糕,吾今举棒操。族兄来协力,顷刻笑声高!——佚名
5. 瑞雪纷飞梅含笑,家家户户打年糕。香甜软嫩添喜气,前程远大步步高!——佚名
6. 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沈兆
7. 糕名飞石黑阿峰,味腻如脂色若琮。香洁定知神受饷,珍同金菊与芙蓉。——沈兆
8. 吃力不讨好——阿王抄年糕。——佚名
9. 年糕年糕年年高——乾隆
10. 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年糕;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佚名
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3、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4、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着
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8、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
9、顾我,复我。——《诗经》
10、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1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2、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14、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15、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6、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7、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8、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9、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2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2、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23、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舌尖上的美食——龙游发糕
龙游地处浙西金衢盆地,建县始于秦,今隶浙江省衢州市。民风淳朴,以艰苦创业著称。农民勤于耕作,治无隙地。龙游发糕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风味独特并且制作精美。因“发糕”为“福高”的谐音,寓“年年发、步步高”吉祥之意,成为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餐桌上的必备名点。
据《龙游县志》记载:龙游发糕的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蒸制发糕,用作点心,或馈赠亲友,成特有风情。据说当年乾隆帝游江南时品尝龙游发糕后,对发糕的色、香、味、形大加赞赏。之后,龙游发糕一直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江南,湖泽广布,适于稻米的生长。自古,人们就以大米为主食。柔软黏稠的江南大米激发了龙游人对美食的想象力,著名的龙游发糕的主要原料就是选用上好的白糯米搭配粳籼米。
制作龙游发糕的工序颇为复杂,从原料到成品需经水浸、淋洗、拉浆 、磨粉、脱水、混和搅拌、灌笼、发酵、汽蒸和修剪箬叶等10余道工序。
传统手工做法先要将米浸泡数十天,然后用水漂清,磨成细粉状。另外再按一定的比例拌入猪油、火腿、甜酒酿等佐料,调成糊状。做发糕需要专门的蒸笼,笼底铺上荷叶或者箬叶,将和好的米粉糊放入蒸笼,文火加热发酵。其间每隔7-8分钟调换蒸笼的顺序,把最上面的调换到最下面,如此反复,直到用手触摸笼壁感到温热,再停止加温。这时发糕并不能出锅,而是要放入甜酒酿静候其变。待半笼发至满笼,则可取一些小竹棒均匀插在每一个蒸笼的内壁,大约每笼四五根。最后才用旺火蒸熟。蒸好后讲究一点的上面还撒上红绿丝,或放上红枣、蜜枣、青梅等。成品发糕色彩鲜艳,香味诱人龙游发糕多为农户逢年过节时家庭手工制作。
对龙游人来说,蒸发糕就意味着春节就快来临了,年味也随之渐渐浓厚起来。从腊月开始,过年的喜庆氛围就在乡村弥漫开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甜甜的笑容。大人们忙进忙出辛勤地操持着,他们忙而有序,涨红的脸渗出汗珠,顽皮的孩子们这时也耐着性子表现出少有的乖巧。等到蒸发糕了,家家户户的厨房都被“哧哧”作响的蒸汽水雾氤氲着,形成一道奇异的风景。被发酵透的米香四溢,周围的空气也被熏染得微醉,他们仿佛要把丰收的喜悦和幸福、安详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美好的祝愿也一起融进发糕。
而如今,发糕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农家的传统美食渐渐走向广阔的市场。早在1959年,龙游食品厂就应运而生了。从80年代起,龙游发糕开始进入市场化时代,在工艺上,它的配料更丰富,口味更香浓。每逢春节,很多外地人慕名前来求购。龙游发糕开始销往金、衡、杭、沪等地,曾一度供不应求。
2007年,为保护原产地产品品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将龙游发糕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这不仅是龙游人的骄傲,更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这一传统的美食。也许,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一种醇厚的味道反而会带给尝尽山珍海味的现代人一种别样的感觉,这大概就是龙游发糕的魅力所在。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4.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韩愈
5.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礼记》
6.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冯梦龙
7.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刘禹锡
8.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张少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经》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引自《荀子,劝学》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关于寒食节的诗句如下: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2、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译文: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
3、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译文: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唐·孟云卿《寒食》
译文: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5、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宋·苏轼《寒食雨二首》
译文: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
关于桑树的诗句有:1.《出山作》年代: 唐 作者: 卢仝出山忘掩山门路,钓竿插在枯桑树。
当时只有鸟窥窬,更亦无人得知处。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
2.《谪仙吟赠赵道士》年代: 唐 作者: 李群玉汗漫东游黄鹤雏,缙云仙子住清都。三元麟凤推高座,六甲风雷閟小壶。
日月暗资灵寿药,山河直拟化生符。若为失意居蓬岛,鳌足尘飞桑树枯。
3.《归园田居 其一》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夏日五鼓起戏书》年代: 宋 作者: 陆游老鸡喔喔桑树颠,明星磊磊茅屋边。我兴视夜不复眠,坐看朝暾浴虞渊。
开窗清风来穆然,拂几洗研整蠹编。火云崔嵬忽满天,安得羲和徐著鞭!5.《雪晴》年代: 宋 作者: 仇远腊尾春头半月期,寒欺人日雪销迟。
才升晴旭扶桑树,便拂东风细柳枝。和气满城真可掬,丰年击壤已先知。
侏儒温饱皇天赐,行续中和乐职诗。6.《过田家》年代: 宋 作者: 刘应时鸠鸣桑树雨还来,且得农夫笑口开。
虽曰田畴多再植,定须天气作重梅。江鱼欲买全无镪,社酒堪篘旋泼醅。
更遣儿童炊麦饭,殷勤相劝且徘徊。7.《出城》年代: 宋 作者: 李廌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
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
年丰村舍好,稚子学诗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