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春江风物正闲美,绿浦潮平柁初起。——陆游《对酒作》
落日春江上,无人倚杖时。——潘大临《江间作》
江花江草庐山下,春江花朝秋月夜。——白玉蟾《琵琶行》
何以羞晨餐,春江鳜鱼肥。——郭印《再和》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刘禹锡《踏歌词》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驿路花如雾,春江水似苔。——陈汝言《送黄尚书之江西》
远岫云中没,春江雨外流。——余阙《吕公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赏析: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江上
江水漾西风,
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
吹过乱山东。
白话译文: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江上》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
唐·皮日休《秋江晓》。万顷:喻阔大,一顷为一百亩。
一星:喻细小。这两句大意是:极目眺望,只见万顷碧波,水天一色,浩淼无际;碧空中有一只白鹭在远处飞翔,小得就像一颗星星。
这是诗人在一个晴朗的秋日早晨所见的景色,多美的色调,多美的景物,多美的意境!无怪乎诗人心旷神怡地说:“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可用于描写江南水乡的秋景。
晚唐文学家 皮日休 《秋江晓》江南佳丽地,山水旧难名。唐·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
旧难名:自古以来就难以述说其美。名:名状,形容。
这两句大意是:江南是山青水的秀美之地,自古以来就难以用语言形容她的佳丽。首句用谢眺《随王鼓吹曲·入朝曲》成句,赞美江南景色,下句独出机杼,进一步言其秀美难以名状,将江南景色描写得更为动人。
这两句诗可用来赞美江南山水的清秀宜人。唐代诗人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
唐·李白《越女词五首》其五。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渐江绍兴。
耶溪:即若耶溪,其水流入镜湖。这两句大意是:镜湖的水像月光一样清亮,耶溪的女子像雪一样洁白。
这里连用两个比喻,先写越地湖水之秀美,再写越地女子之秀美,两相对照,相得益彰。可用来描写江南水乡女子白晳秀丽的外貌。
唐代诗人 李白 《越女词五首》九江春水阔,三峡暮云深。唐·陈陶《盈城赠别》。
湓(pén盆)城:地名,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县以西,位于湓水流入长江处。这两句大意是:九江春天的水面多么宽阔,三峡暮云的颜色越来越深重。
这两句是以九江春水和三峡暮云兴起进别友人时的依恋之情,“阔”、“深”二字是写景,也是表情,意思是说:无论你走到哪里,我的一颗“送别心”都随你远去。可化用以描写江南的春江暮色。
唐朝诗人 陈陶 《盈城赠别》水边春寺静,柳下小舟藏。 关于江南的名言宋·萧彦毓《西湖杂咏》。
这两句大意是:在春天的西湖畔,寺庙分外寂静,柳下有一条小船,像是有人把它藏在那里。这两句写西潮春日幽静美丽的景色,水边静悄悄的寺院和柳荫下停泊的小舟,形成恬淡闲适的境界。
可用来描写江南水边幽静的春景,表现闲适的心情。宋代诗人 萧彦毓 《西湖杂咏》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朝·齐·谢朓《随王鼓吹曲·入朝曲》。江:长江。
佳丽地:指土壤肥沃、景物美好。金陵:今江苏南京古称金陵。
三国时东吴及南朝刘宋、萧齐均建都于此,相传此地有“帝王之气”。这两句大意是:江南是土地肥沃、景物美好的地方,金陵是历代王朝建都的名城。
诗句盛赞江南景色的秀美佳丽、地灵人杰,歌颂金陵自古为都城之地,极言其物阜人和,一派升平的气象。原诗是作者为歌赞盛世而作。
可用来描写江南地富景丽、秀美迷人的景色和南京古城的繁荣富足、久负盛名,也可用来赞颂太平盛世。南朝齐诗人 谢朓 《随王鼓吹曲·入朝曲》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北朝·陆凯《赠范哗诗》。聊:姑且。
这两句大意是:在江南没有什么可以表示我思念情意的东西,权且寄上一枝迎春的梅花,聊表我满腹的情怀吧。本诗原为一首朋友之间的赠答诗。
原诗是:“折梅逢驿使,寄与垄头人。~”(见《荆州记》)。
由于这种赠物表心的特殊传情方式含蓄而高雅,所以后来成为朋友或分居的夫妻之间经常运用的一种表达相思情意的手段。此诗折梅寄意,使花人格化,风格独具,别出心裁,以后便在民族文化中长期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民族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
这个典故知名度、使用率高,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屡屡被化用。南北朝诗人 陆凯 《赠范哗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乐府古辞《江南》。何:多么。
田田:形容荷叶挺出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一说,形容荷叶碧绿茂盛的样子。
这两句大意是:在江南水乡最宜采莲,莲叶多么茂盛,相连成片。首句说“可采莲”,着一“可”字说明莲子获得丰收;次句抛开莲蓬,专咏荷叶,由莲叶的茂盛,可见莲蓬的长势,喜悦之情自在言外,构思曲折有味。
这两句诗可用于描写江南水乡莲子丰收的景象和丰收的喜悦。《乐府古辞》 《江南》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江南名言唐·王建《江南三白词》其二这两句大意是:青草湖边草色青青,飞猿岭上猿声萋萋。两句对仗工整,湖光、草色、岭树、猿声,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写出了江南特有的景物。
唐代诗人 王建 《江南三白词》一年湖上春如梦,二月江南水似天。元·乃贤《春日怀江南》。
这两句大意是:一年四季,西湖风景秀丽,尤其是春天的景物,像梦境一样令人心醉神迷,早春二月,江南春水浩淼,水光映着天色,水面犹如蓝天。诗句表现作者对江南春色由衷的赞叹和怀念。
可用于描写江南春景。元代回族诗人 乃贤 《春日怀江南》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只合:只应,这里有必然的意思。
这两句大意是人人都说江南风光非常美.游人一到这里就必然流连忘返,直到终老在此。游子思归,是人之常情。
在这里作者没有从正面描写旺南风光如何佳丽,却从侧面着笔。以思归之常情被江南风光一扫而光,来突出江南之好。
这种侧笔描写的手法,写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