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朝 文天祥《过伶仃洋》
译文: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5、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五代: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译文: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夜雨寄北》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
印沙鸥迹自成行。
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
几回愁煞棹船郎。
燕归帆尽水茫茫。
《送郑巨及第后归觐》
年代: 唐 作者: 钱起
多才白华子,初擅桂枝名。嘉庆送归客,新秋带雨行。
离人背水去,喜鹊近家迎。别赠难为此,衰年畏后生。
山行即事
(宋)王质
浮云在空碧①,来往议阴晴。
荷雨②洒衣湿,苹③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④。
这十个字要连起来读,连起来讲: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些什么呢?忙于“议”,“议”什么呢?“议”究竟是“阴”还,还是“晴”好,“议”的结果怎么样,没有说,接着便具体描写“山行”的经历、感受。“荷雨洒衣湿,萍风吹袖清”——下起雨来了;“雀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太阳出来了。浮云议论不定,故阴晴也不定。(宋人诗词中写天气,往往用拟人化手法。)
颔联写“阴”。“荷雨”,一方面写出沿途有荷花,丽色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雨不很猛,不会给行人带来困难,不影响人的兴致。这雨当然比“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大一些,很大但也很有限。同时,有荷花的季节,衣服被雨洒湿,反而凉爽些。“苹风”,是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说它“吹袖清”,可见风也并不大。雨已湿衣,又加风吹,人的主观感受是“清”而不是寒。可若没有这风和雨,“山行”者就会感到炎热了。
颈联写“晴”。喜鹊厌湿喜干,又称为“干鹊”,雨过天晴,它就高兴地叫起来了。诗人抓住这一特点,借喜鹊的鸣叫表达对“日出”的喜悦──既是鹊的喜悦,也是人的喜悦。荷雨湿衣,带来爽意;继而雨停日出,便没了细雨绵绵的烦人的担心。所以,日出正是作者心中所盼望的事情。下句写波平如镜,鸥鸟尽情嬉戏的情景。“波平”,从侧面写了风的柔和。“狎”有亲热的意思,也有玩乐的意思。
尾联写山色。用了拟人化手法,是反用。“山色不言语”,意思当然是:山色能言语而不言不语。山色经过雨洗,又加上阳光的照耀,其明净秀丽,真令人赏心悦目。“不言语“尚且能”“唤醒三日酲”,那“言语”,更会怎样呢?此处反面运用拟人化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此处并非说“山行”者喝多了酒,需解酒困,而是夸张地表现“山色”的可爱,可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以“山行”为题,结尾才点“山”,表明人在“山色之中”。全篇未见“行”字,但从浮云在空,到荷雨湿衣、萍风吹袖、雀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山行即事”。全诗写的兴会淋漓,景美情浓;艺术构思也相当精巧。
(古代版)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
(现代诗)
一支竹竿赶走了夏
午时三刻
聒噪的蝉声还如此热烈
在睡梦里 花朵们还在思考着暑期的问题
抽穗的玉米 却在催促着节气
饱满的籽粒
高调的紫外线
仍在挑战着怨妇们的情绪
一支竹竿悄悄临近
枝头警觉
树叶间传递着风的耳语
蝉不情愿的嘟喃了几句
拍拍翅膀 脱掉夏衣
还是离窗而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