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期末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百尺竿头,更进一步________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时局劝他_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___
3.当我们浪费时间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应该是时间吧,应该是粮食)______________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____________. (宋朝 )朝诗人(苏轼 )在[ 题西林壁 ]中的诗句_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______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咏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_________________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 )朝诗人王维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_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______________
8.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级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 飞流直下三千尺,__疑是银河落九天___________
9.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踢.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山穷水尽疑无路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祝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_________.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10.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个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____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____________(用[沁园春 雪]中的名句)
1、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楼上的这道题写错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我爱梅花,爱它‘一树寒梅白玉条’的纯洁,爱它‘凌寒独自开’的坚韧,爱它‘隔墙分送一枝香’的襟怀,爱它‘为春传信息,不怕雪埋藏’的高洁,爱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韵致,爱它‘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谦逊……我愿做祖国大花园中的一朵小小的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滁州西涧》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