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自古多情空余恨 此恨绵绵无绝期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 恋落花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自古英雄多孤单,命运难济随人好,花照开,人不见 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追忆昔日秦皇雪 问情那看几多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白话文释义: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白话文释义: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3,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出自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白话文释义: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4,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出自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白话文释义: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5,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出自清代: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白话文释义: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度米文库
形容人极度悲伤的诗句【篇一:形容人极度悲伤的诗句】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篇二:形容人极度悲伤的诗句】形容心情的诗句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9、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1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1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1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1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1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表无奈又无助情怀的诗句有很多,有抚今追昔的无奈怅惘,有光阴虚度、壮志未竟、报国无门的无奈感伤,常见的有以下诗句: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朝·李白《行路难》
原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唐朝·杜甫《狂夫》
原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3、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唐朝·杜甫《奉待严大夫》
原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
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朝·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原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唐朝·元稹《岁日赠拒非》
原诗: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
6、交疏贫病里,身老是非间。——唐朝·卢纶《落第后归终南别业》
原诗:久为名所误,春尽始归山。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交疏贫病里,身老是非间。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
7、事事无成身老也,醉乡不去欲何归?——唐朝·白居易《醉吟》
原诗:空王百法学未得,姹女丹砂烧即飞。事事无成身老也,醉乡不去欲何归?
8、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唐朝·崔珏《哭李商隐》
原诗: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9、积愤有时歌易水,孤忠无路哭昭陵。——宋朝·陆游《遣怀》
原诗:许国区区不自胜,秋风空羡下韝鹰。青云夜叹初心误,白发朝看一倍增。积愤有时歌易水,孤忠无路哭昭陵。头颅自揣今如此,尚欲闲寻紫阁僧。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朝·晏殊《浣溪沙》
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1、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宋朝·苏轼《浣溪沙》
原诗: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为谁连。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
12、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宋朝·陆游《诉衷情》
原诗: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3、人生无奈是离愁。——清朝·王国维《红豆词》
原诗:门外青骢郭外舟,人生无奈是离愁。不辞苦向东风祝,到处人间作石尤。
14、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清朝·纳兰性德《画堂春》
原诗: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1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清朝·纳兰性德《画堂春》
原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1、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3、唐李白《蜀道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5、唐李贺《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6、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8、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9、唐崔涂《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10、唐柳中庸《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虞美人·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关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扬,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忆秦娥 李清照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翠损,如今有谁堪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1.樱桃落尽:是初夏的典型景象,以之寓危亡之痛.<>:”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樱桃)先荐寝庙”.李煜此时,城被围,宗庙莫保,樱桃难献,又随”春归去”而”落尽”,可见伤逝之感良深. 2.子规啼月:子规即杜鹃,相传为失国的蜀帝杜宇之魂所化,鸣声凄厉. 3.望残:眼望凄残欲绝的景象. 4.凤凰儿:似指衾枕上的彩饰.施肩吾<>:”一抱红罗分不足,参差裂破凤凰儿.” 5.罗带:<><>均多作”裙带”,此似以喻指小周后. 今译: 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简析: 此词是李煜在凉城被围中所作.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词当作于开宝八年(975)初夏.全词意境,皆从”恨”字生出:围城危急,无力抵御缅怀往事,触目伤情.开头”樱桃”二句,以初夏”樱桃落尽”的典型景物寓危亡之痛.此时甚感宗庙难保,樱桃难献,而又随春而归去”落尽”,伤痛良深.”蝶翻”句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子规”句,加深了亡国之预感.句中”小楼西”的西字,不是简单的表方位,而是宋兵自西而来,故予以特别关注.”玉钩罗幕”,点明以上见闻是从小楼窗口所及.倚窗销愁,,愁偏侵袭,望幕烟之低垂,对长空而惆怅,为国势朝不保夕而自伤.过片写内景,时间自暮入夜.”别巷”句写街巷人散初夜寂寥的景况,渲染环境气氛.”望残”句,刻画出凄然欲绝的惆怅之人面对”烟草低迷”的寂寥天的形象.接写室内的炉香悠闲缭绕着带有”凤凰儿”文的衾枕,却见她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凄惨,怎能不”回首恨依依”!结句点出一”恨”字,回贯全篇.全词所发之亡国哀怨,深切感人!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春半:是指春意正深浓.春光明媚之时。
2.砌下:阶下,玉砌的阶下。落梅如雪:白梅似雪,落英缤纷。
3.雁来句:古人谓鸿雁传书,但如今已到雁来季人却不归来,音信无凭。 4.离恨二句:用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比喻离愁别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今译: 别来又是春花烂漫,触目伤情柔肠欲断。
伫立在阶下白梅飘落象雪花似的乱纷纷,刚刚拂掉又落满一身。 雁已归来音信却无凭,路途遥迢归梦也难成。
这种离恨恰如无边的春草,越走越远还在萌生。 简析: 这首词写的是离愁别恨。
乾德四年(966),李煜弟从善入宋不得归。他思弟深苦,遂作此词。
词并未拘泥与此一情,而是虚笔点染,描绘出一种扩大的感情境界与氛围。词的开篇,点明事由与季节。
为什么在春意正浓.春光明媚之时,却说“触目柔肠断”呢?原是“别来”之阴影笼罩了一切,触目之景还是“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砌下”“还满”写出落花之多.伫立之久,表现了词人无限哀伤的情怀和形象。
过片紧承“别来”二字,“雁来音信无凭”既是景象的转换,也是情感深入,谓雁能传书,但是雁来人不来,雁归人不归,徒增愁恨。“路遥归梦难成”又翻进一层,为所怀念之人设想,语意奇特,委婉之至。
结尾二句以远接天涯.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愁别恨,形象生动,贴切自然;在语法上一波三折,在语意上一唱三叹,顿挫有致,情韵俱生。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1.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38年.此处四十年为虚数. 2.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 3.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4.识干戈:经历战争.识,别作"惯".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5.沈腰潘鬓:沈指沈约,曾有"革带常应移孔。
以此推算,岂能支久"之语.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曾有诗云:余春秋三十二,始见二毛".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6.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7.犹奏:别作"独奏" 8.垂泪:别作"挥泪".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 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4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