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相思 红颜远,相思苦。
几番意,难相负。 十年情思百年渡, 不斩相思不忍顾! 夜饮兽神 旧时意,沧桑过, 还记否,伤心人。
白发枯灯走天涯, 一朝寂寞换宿醉。 石壁文字 铃铛咽,百花凋, 人影渐瘦鬓如霜。
深情苦,一生苦, 痴情只为无情苦。 林间声音 小松岗,月如霜, 人如飘絮花亦伤。
十数载,三千年, 但愿相别不相忘。 痴情咒 九幽阴灵,诸天神魔,以我血躯,奉为牺牲。
三生七世,永堕阎罗,只为情故,虽死不悔。 其他诗词 鬼厉 酒入愁肠 一生为谁痴狂 纵横吟啸天下间 思念在心头 堕魔凡尘 难遣岁月 人间道 天涯芳草 依旧真情在 小环 红花别样红 亭亭玉立十八变 死泽遇野狗 三人天下游 窈窕舞熏风 宜男不忍佩 仙人指路岂相通 解语朝暮伴 忘忧残生 伤心 千年难求碧瑶醒 难得欢笑 世间自是有情痴 愿做比翼鸟 情苦两难全 雪琪痴心片 是一丝烦恼 蓦然回首神仙地 还道真情好 情愿 繁星点点,跨越仙凡两界。
不拘坎坷,只盼此刻你苏醒。 过往云烟,魂萦梦牵,心中思念在心头。
纵然追寻万年,今生的情缘不变。 盼你能苏醒。
醉花阴·陆雪琪 落寞无主日沉苦,晚寐披衣舞。寒月空中悬,风拂纱帐,心思断愁肠。
俯首对花花影动,东风意捉弄。面色胜倾城,却为情故,秀眉又轻蹙。
菩萨蛮·陆雪琪 白衣似雪冷若霜,天琊清光万丈鸣。伫立寒风中,芳心为谁属? 十年光阴过,恍惚如梦醒。
噬魂天琊见,心却在悲鸣。 天仙子·陆雪琪 九天仙子下凡尘。
人间哪得几回闻。白衣胜雪天琊寒。
相依扶,共患难。芳心暗许死灵渊。
后山舞剑谁人堪。泪竹斑斑何处诉。
斩断相思红颜苦。做逆徒,犹无悔。
独守天涯人憔悴。 碧瑶吟 径涩路掩花折处,不知谁人花里住。
路冷霜寒怜花苦,但见月华惜映色。 碧水灵眸深如许,纤手欲指戏君错。
凝溢欲敛荣华改,身兼愁苦无人诉。 情艰海深灵渊苦,幽鬼凄魂照玄波。
忽而明盏绿影翩,无邪花瓣是伤心。 为探前仇无情海,怎知皆在一念间。
与君共赴滴血劫,故人情怨谁独嗟。 洞中壁字哀无力,枯骨有悔悄声泣。
嗜血到头终成恨,唯余金铃唱别离。 黯然回看痴心言,憔悴青衫淡旧颜。
幽冥圣母明王尊,颂得求鉴此情贞。 小池镇中再相逢,绿苔枯井满月盈。
不知今夕是何夕,井中涟漪谁人面。 金镂玄火六尾狐,烈炽热焰寒冰磨。
指点少年人间道,身向黄泉泪鸳鸯。 昌合海云雨轻舞,执伞脉脉暗香渡。
碧玉轻软翻掌悟,空有芳华却顿步。 小楼檐角浅声语,心有思恋煎罗幕。
清冷几回阶前伫,念君酒寒向流波。 身兼数家技艺瞒,为救伊人夔牛前。
霹雳惊天青云怒,回首一任摄魂牵。 孤身只影不曾悔,身畔一缕幽思陪。
百转千回思量罢,为君惆怅为君醉。 一夜狂风兼急雨,叶竹声涛絮声谕。
草庙村下种孽因,玉清殿上成孽果。 百年风雨江湖老,而今算尽千番仇。
苍然凄苦凡心堕,愤怨桀骜冲九霄。 诛仙驭雷天煌引,欲斩戾气麒麟嗥。
琥珀朱绫飘无力,天峫剑冷难清啸。 天地万物皆脱色,唯有碧裘执铃笑。
九幽阴灵诛天佛,以我血躯为牺牲。 三生七世堕阎罗,只为情故死不悔。
血色连天凝玉墙,焚烧缭绕痴情膏。 不生不死魂魄散,如梦如幻余笑颜。
此情不休亦不灭,此情还愁亦还恨。 欲将流水抽刀断,欲将千愁举杯浇。
此生剑颓意难平,怎一恨字了万忧。 十年弹指如白驹,凤鸣死泽白裳飘。
忽闻苗疆七里峒,峒中巫师还魂照。 召魂摄魄如金铃,奈何铃涩余音绕。
从此醉酒再难醒,迷蒙谁数残花落。 未至秋来寒意重,提笔欲书愁满腹。
肝肠寸断渭水流,烛也明灭泪也休。 回首哀鸿高翔尽,任他无情满帘霜。
试问瑶宫多寒苦,春荣秋谢人折磨。 不如归去踏流云,重上碧落念瑶赋。
今生是非多泡影,譬如朝露亦如电。 问尽天下何解忧,唯有杜康怆涩言。
不知可有来世缘,定然誓言不相负。 此情堪比双飞鸟,此情更胜爱比目。
太极玄清难化解,大梵般若难相渡。 三界天书也袖手,唯有碧瑶再难求。
一抹碧衣痴余念,千古绝唱碧瑶吟。 田灵儿 天资颖慧意气昂,娇俏女儿神飞扬。
粉面含情花解语,笑颜逢春玉生香。 清凉宝珠谐连理,琥珀朱绫伴鸳鸯。
如水光阴欢乐度,当年未肯顾痴郎。 小白 狐面人心尘世行,何妨楚楚并盈盈。
焚香谷里结新友,玄火坛边忆旧情。 百年豪饮图一醉,万里梦回已三更。
我今憨眠君莫笑,须解无债一身轻。 小环 花苞欲放又微含,四海逍遥少愁烦。
清水芙蓉天然色,冰糖葫芦自在甜。 多端鬼术惊奇士,莫测神算动仙凡。
识人见善不见恶,笑看秋去与春还。 玲珑 知君妖孽不可留,峻岭崇山斩君头。
几度痴心问对错,数夕泪眼叹恩仇。 生前未肯成比翼,死后但求共绸缪。
绝世巫术请君试,天荒地老缠不休。 水月 轻烟袅袅拜仙神,一点凡心已蒙尘。
宝殿争端不忍见,青云内讧似曾闻。 伶牙俐齿无稍让,冷面寒心且修真。
小竹峰上为首座,记否白衣地下人? 万剑一 斩龙碧芒过,魑魅尽胆慑。 一代枭雄怆然悲,峥嵘岁月难复回。
玉清殿,睥睨正魔天下。 通天峰,弑师对错了然。
仇情生死皆浮云,祖师祠堂伶俜归。 兽神灭世 凝眸千年的是笑意?是泪水? 明灭不定的是希望?是绝望? 命为伊生,愿为伊亡。
奈何厮守不得。 既然世不容我,何不我来灭世。
《林区三唱》之《祝酒歌》 郭小川 代表性的不伦不类的“新格律”诗歌 三伏天下雨哟, 雷对雷, 朱仙镇交战哟, 锤对锤; 今儿晚上哟, 咱们杯对杯! 舒心的酒, 千杯不醉; 知心的话, 万言不赘; 今儿晚上啊, 咱这是瑞雪丰年祝捷的会! 酗酒作乐的 是浪荡鬼; 醉酒哭天的 是窝囊废; 饮酒赞前程的 是咱们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辈! 财主醉了, 因为心黑; 衙役醉了, 因为受贿; 咱们就是醉了, 也只因为生活的酒太浓太美! 山中的老虎呀, 美在背; 树上的百灵呀, 美在嘴; 咱们林区的工人啊, 美在内。
斟满酒, 高举杯! 一杯酒, 开心扉; 豪情,美酒, 自古长相随。 祖国是一座花园,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花香呀, 沁满咱们的肺。 祖国情呀, 春风一般往这儿吹; 同志爱呀, 河流一般往这儿汇。
党是太阳, 咱是向日葵。 广厦亿万间, 等这儿的木材做门楣; 铁路千百条, 等这儿的枕木铺钢轨。
国家的任务是大旗, 咱是旗下的突击队。 骏马哟, 不用鞭催; 好鼓哟, 不用重锤; 咱们林区工人哟, 知道怎样答对! 且饮酒, 莫停杯! 三杯酒, 三杯欢喜泪; 五杯酒, 豪情胜似长江水。
雪片呀, 恰似群群仙鹤天外归; 松树林呀, 犹如寿星老儿来赴会。 老寿星啊, 白须、白发、白眼眉。
雪花呀, 恰似繁星从天坠; 桦树林呀, 犹如古代兵将守边陲。 好兵将啊, 白旗、白甲、白头盔。
草原上的骏马哟, 最快的乌骓; 深山里的好汉哟, 最勇的是李逵; 天上地下的英雄啊, 最风流的是咱们这一辈! 目标远, 大步追。 雪上走, 就象云里飞; 人在山, 就象鱼在水。
重活儿, 甜滋味。 锯大树, 就象割麦穗; 扛木头, 就象举酒杯。
一声呼, 千声回; 林荫道上。 机器如乐队; 森林铁路上, 火车似滚雷。
一声令下, 万树来归; 冰雪滑道上, 木材如流水; 贮木场上, 枕木似山堆。 且饮酒, 莫停杯! 七杯酒, 豪情与大雪齐飞; 十杯酒, 红心和朝日同辉! 小兴安岭的山哟, 雷打不碎; 汤旺河的水哟, 百折不回。
林区的工人啊, 专爱在这儿跟困难作对! 一天歇工, 三天累; 三天歇工, 十天不能安生睡; 十天歇工, 简直觉得犯了罪。 要出山, 茶饭没有了味; 快出山, 一时三刻拉不动腿; 出了山, 夜夜梦中回。
旧话说; 当一天的乌龟, 驮一天的石碑; 咱们说: 占三尺地位, 放万丈光辉! 旧话说: 跑一天的腿, 张一天的嘴; 咱们说; 喝三瓢雪水, 放万朵花蕾! 人在山里, 木材走遍东西南北; 身在林中, 志在千山万水。 祖国叫咱怎样答对, 咱就怎样答对! 想昨天; 百炼千锤; 看明朝: 千娇百媚; 谁不想干它百岁! 活它百岁! 舒心的酒, 千杯不醉; 知心的话, 万言不赘; 今儿晚上啊, 咱这是瑞雪丰年宣誓的会。
开封与诗古已有缘《诗经》成书于春秋中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最美的诗篇产生于开封境内的洧水。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
这首《溱洧》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爱情诗篇,它生动描绘了男女在河岸边欢乐聚会、自由表达爱情的情境。 诗的大意是,阳春三月,溱洧之水碧波荡漾,无数男女拿着兰草到岸边游乐。
一个姑娘说:“我们去那边看看吧?”小伙子说:“我已经去过了呀!”姑娘说:“你就陪我再去一趟嘛!你看洧水那边又宽旷又好玩。”这对男女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边走一边呢喃私语,说说笑笑,亲亲热热,还互赠芍药作为定情的信物。
此外,在《诗经》的305首诗里,属于开封属地新郑的《郑风》就占了21首。著名的诗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就是《郑风》《子衿》里的诗句。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为开封属地尉氏人,他的墓在尉氏县小陈乡境内。阮籍的诗作有咏开封之作:“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
”唐诗宋词 开封缘深诗人李白与开封缘分极深。
以诗为媒,他还娶了一个开封媳妇。李白和杜甫、高适两位诗友相聚开封,一起登上吹台饮酒赋诗。
有一天,他们正在吹台开怀畅饮,忽听窗外传来如梦如幻的琴声。三人疑是师旷再生,不禁心生感慨。
似醉非醉之间,李白即兴赋诗,挥笔在粉墙上写下了那首千古名作《梁园吟》。三位诗人走后,一位年轻貌美的白衣女子带着丫鬟来到这里。
她云髻高耸,裙裾飘飘,站在壁前反复吟诵那气势磅礴的诗篇,如醉如痴,连僧人进房都未能觉察。僧人看到粉白的墙壁被涂得黑乎乎一片,心生怨气,举布欲擦,却被这位姑娘拦住。
经过一番交涉,她取出千两银子,买下此壁,保住了墙上的诗句。不久,李白听说此事,深受感动,便托杜甫和高适做媒,娶这位宗氏才女为妻。
宗氏就是李白的第四位夫人。这个“千金买壁”的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但宗氏才女却确有此人。
据郭沫若考证,李白“在梁园也有家,往来于此,累十年之久”。李白还写过一首《拟恨赋》,是比照一位开封诗人的《恨赋》写的。
《恨赋》作者江淹,是开封属地兰考人,是开封地界最早的较有成就的诗人。李白比照江淹诗作写诗,足见他对江淹作品的欣赏和崇敬。
“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
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这就是江淹《恨赋》里的诗句,很唯美。
江淹还有另一首著名的抒情赋《别赋》,道尽了天下离人内心深处无可名状的情感。汴京八景里有一个景致:隋堤烟柳。
诗人白居易观后诗思迸发,在《隋堤柳》诗中写道:“西至黄河东至淮, 绿影一千三百里, 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白居易在开封反复咏叹,留下好诗串串。
开封古代诗人中还有一位牛人,唐朝开元41年进士崔颢。据说,孤傲的诗仙李白到了黄鹤楼,登楼时曾想作诗。
他徘徊许久,竟然无从下笔,只好长叹了一口气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就是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让李白怅然离去。
崔颢的这首诗被誉为唐诗七律第一,实在是让开封人长脸了。宋朝是封建社会优秀文化的顶峰时代,是开封历史的鼎盛时期,也是词的辉煌时期。
李煜、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柳永、晏家父子、周邦彦、辛弃疾、李清照等把古城开封文化的地位推向了光辉顶点。北宋文学创作十足发达,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
特别是词,表现风格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诗兴开封 情满汴梁新中国成立后,陈雨门、任访秋、苏金伞、华钟彦都写下有关开封的脍炙人口的佳作。苏金伞是河南省第一届文联主席,也是中国现代较为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一字一句都写满对开封的爱:我要到开封寻找我的童年我的身高、体重、肺活量,以及血液的浓度、大脑的容积,都是开封给我完成的,开封的哪一条大街我没走过千万遍?…………当代,闻名全国、以格律诗见长的已故诗人李允久先生,一册《青枫集》让诗家和诗歌爱好者反复赏读。
现代诗人孔令更先生,他留职停薪徒步走黄河的壮举,在全国文坛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被誉为“黄河诗人”。孔令更所说:“钱只不过是一个城市的肉,瘦则可肥,肥则能瘦,而文化才是城市的骨。
人之骨,一日不可瘦也。”诗歌活动和诗歌创作,代表着一个城市文化的繁盛和活跃程度。
近两年来, 我市发起了“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旨在为弘扬中华诗歌文化,展现诗词的独特魅力,以诗歌为媒介展示开封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活动得到了海内外诗人们的响应,来自罗马尼亚、美国等国,以及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份的诗人均有投稿,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诗人洛夫,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著名诗人林从龙,以及著名诗人余光。
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
大梁行 唐尧客
客有成都来,为我弹鸣琴。前弹别鹤操,后奏大梁吟。
大梁伤客情,荒台对古城。版筑有陈迹,歌吹无遗声。
雄哉魏公子,畴日好罗英。秀士三千人,煌煌列众星。
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邯郸救赵北,函谷走秦兵。
君子荣且昧,忠信莫之明。间谍忽来及,雄图靡克成。
千龄万化尽,但见汴水清。旧国多孤垒,夷门荆棘生。
苍梧彩云没,湘浦绿池平。闻有东山去,萧萧班马鸣。
河洲搴宿莽,日夕泪沾缨。因之唁公子,慷慨此歌行。
古大梁行 高适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
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那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
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根。
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
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
汴堤鹦 梅尧臣
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
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
安知舟中人,黑鬓日已少。
千里归大梁,玉笙闻窈窕。
终朝不成曲,幽响在林表。
莫羡沙路行,金鞭驰袅袅。 汴河 黄庶
卞都峨峨在平地,宋恃其德为金汤。
先帝始初有深意,不使子孙生怠荒。
万艘北来食京师,卞水遂作东南吭。
甲兵百万以为命,千里天下之腹肠。
人心爱惜此流水,不啻布帛与稻梁。
朱仙镇,自然是岳飞了。
朱仙镇之战是岳飞第四次北伐的最后一战。此役岳家军继颍昌之战后全线进击,包围开封。
七月十八日,张宪同徐庆、李山、傅选、寇成等诸统制从临颍县率主力往东北方向进发,将路上遭遇的金骑数千击溃, "横尸满野" ,缴获战马一百多匹。同时,王贵自颍昌府发兵,牛皋也率领左军进军。《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兀术战败,放弃开封渡河北遁,当时 宋使洪皓在家书称:"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震恐"。宋高宗得知偃城等大捷后,一日之内以金牌十二召其班师。
朱仙镇,在今河南省开封县西南,为水陆交通要地,岳飞大败金兵於郾城,进军至此。清时与景德、汉口、佛山并称四大镇。
朱仙镇,在开封城西南22.5公里,因傍贾鲁河,水路转淮河可远达扬州。朱仙镇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明朝时是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朱仙镇因此而迅速繁荣。到明末,朱仙镇已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明末清初是朱仙镇最繁盛的时期,当时全镇民商有4万余户,人口达20多万。
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在全国享有盛名,是我国木版水印年画的发源地,它产生在唐代,盛行于明清。生产年画的作坊,最多时达300余家。年画种类繁多,有门画、灶画、中堂、桌裙、门头、影壁、斗方、对联等。内容有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如长坂坡、铜锤换御带、撞山、岳飞大破金兀术、祭塔、哪咤闹海、罗焕跪楼等,并点缀很多美好雅致的吉庆图案,而且以色彩艳丽深沉、庄重浑厚、经久耐晒等优点著称。每年出售的年画多达300万张,行销全国。
历史上的朱仙镇,不仅是商业重镇,也是有名的古战场,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大破金兵的战斗就在这里。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率百万农民起义军第三次进攻开封时,在朱仙镇歼灭了明朝的了启睿、左良玉的军队20万人马,获大胜。
传说,朱仙镇是战国朱亥的故里,因朱亥的祖宗原来住在镇北一个名叫仙人庄的村子里,故称朱亥为朱仙,遂又把朱亥的故里称为朱仙镇,至今,镇里还有仙人街、仙人桥之说。镇中还有繁盛时期保留下来杂货街、曲米街、油篓街、炮房街、估衣街、京货街等许多街道名称,镇里最著名的商品有“西双泰”的竹竿青酒、“玉堂号”的豆腐干、“天义德”的红纸和门神等。
贾鲁河从镇里南北穿过,把全镇分为东、西两部分。河上有大石桥和二板桥又把全镇联成一体,镇内除古色古香的旧式房外,又增添了林立的新式楼房,商业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整个集镇幽雅、玲珑、别致。
人们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岳飞,全国先后在武汉蛇山(现为岳飞亭)、杭州、河南汤阴和朱仙镇修建了四座岳庙。朱仙镇的岳飞庙座落在镇西北隅,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庙内前院正殿中供有岳飞及其部将的塑像,后院大殿里有岳飞夫妇的塑像,东西厢房里分别供着岳飞的儿子和儿媳的塑像。庙院里保存有岳飞亲笔书写的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和《满江红》词两座碑刻。
开封与诗古已有缘《诗经》成书于春秋中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最美的诗篇产生于开封境内的洧水。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
这首《溱洧》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爱情诗篇,它生动描绘了男女在河岸边欢乐聚会、自由表达爱情的情境。 诗的大意是,阳春三月,溱洧之水碧波荡漾,无数男女拿着兰草到岸边游乐。
一个姑娘说:“我们去那边看看吧?”小伙子说:“我已经去过了呀!”姑娘说:“你就陪我再去一趟嘛!你看洧水那边又宽旷又好玩。”这对男女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边走一边呢喃私语,说说笑笑,亲亲热热,还互赠芍药作为定情的信物。
此外,在《诗经》的305首诗里,属于开封属地新郑的《郑风》就占了21首。著名的诗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就是《郑风》《子衿》里的诗句。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为开封属地尉氏人,他的墓在尉氏县小陈乡境内。阮籍的诗作有咏开封之作:“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
”唐诗宋词 开封缘深诗人李白与开封缘分极深。
以诗为媒,他还娶了一个开封媳妇。李白和杜甫、高适两位诗友相聚开封,一起登上吹台饮酒赋诗。
有一天,他们正在吹台开怀畅饮,忽听窗外传来如梦如幻的琴声。三人疑是师旷再生,不禁心生感慨。
似醉非醉之间,李白即兴赋诗,挥笔在粉墙上写下了那首千古名作《梁园吟》。三位诗人走后,一位年轻貌美的白衣女子带着丫鬟来到这里。
她云髻高耸,裙裾飘飘,站在壁前反复吟诵那气势磅礴的诗篇,如醉如痴,连僧人进房都未能觉察。僧人看到粉白的墙壁被涂得黑乎乎一片,心生怨气,举布欲擦,却被这位姑娘拦住。
经过一番交涉,她取出千两银子,买下此壁,保住了墙上的诗句。不久,李白听说此事,深受感动,便托杜甫和高适做媒,娶这位宗氏才女为妻。
宗氏就是李白的第四位夫人。这个“千金买壁”的传说未必真有其事,但宗氏才女却确有此人。
据郭沫若考证,李白“在梁园也有家,往来于此,累十年之久”。李白还写过一首《拟恨赋》,是比照一位开封诗人的《恨赋》写的。
《恨赋》作者江淹,是开封属地兰考人,是开封地界最早的较有成就的诗人。李白比照江淹诗作写诗,足见他对江淹作品的欣赏和崇敬。
“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
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这就是江淹《恨赋》里的诗句,很唯美。
江淹还有另一首著名的抒情赋《别赋》,道尽了天下离人内心深处无可名状的情感。汴京八景里有一个景致:隋堤烟柳。
诗人白居易观后诗思迸发,在《隋堤柳》诗中写道:“西至黄河东至淮, 绿影一千三百里, 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白居易在开封反复咏叹,留下好诗串串。
开封古代诗人中还有一位牛人,唐朝开元41年进士崔颢。据说,孤傲的诗仙李白到了黄鹤楼,登楼时曾想作诗。
他徘徊许久,竟然无从下笔,只好长叹了一口气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就是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让李白怅然离去。
崔颢的这首诗被誉为唐诗七律第一,实在是让开封人长脸了。宋朝是封建社会优秀文化的顶峰时代,是开封历史的鼎盛时期,也是词的辉煌时期。
李煜、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柳永、晏家父子、周邦彦、辛弃疾、李清照等把古城开封文化的地位推向了光辉顶点。北宋文学创作十足发达,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
特别是词,表现风格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诗兴开封 情满汴梁新中国成立后,陈雨门、任访秋、苏金伞、华钟彦都写下有关开封的脍炙人口的佳作。苏金伞是河南省第一届文联主席,也是中国现代较为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一字一句都写满对开封的爱:我要到开封寻找我的童年我的身高、体重、肺活量,以及血液的浓度、大脑的容积,都是开封给我完成的,开封的哪一条大街我没走过千万遍?…………当代,闻名全国、以格律诗见长的已故诗人李允久先生,一册《青枫集》让诗家和诗歌爱好者反复赏读。
现代诗人孔令更先生,他留职停薪徒步走黄河的壮举,在全国文坛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被誉为“黄河诗人”。孔令更所说:“钱只不过是一个城市的肉,瘦则可肥,肥则能瘦,而文化才是城市的骨。
人之骨,一日不可瘦也。”诗歌活动和诗歌创作,代表着一个城市文化的繁盛和活跃程度。
近两年来, 我市发起了“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旨在为弘扬中华诗歌文化,展现诗词的独特魅力,以诗歌为媒介展示开封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活动得到了海内外诗人们的响应,来自罗马尼亚、美国等国,以及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份的诗人均有投稿,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诗人洛夫,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著名诗人林从龙,以及著名诗人余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