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
鹿柴(zhai寨),是辋川的地名。 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竟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了。
“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也许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
“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
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而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
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
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在青苔上。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
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人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
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象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不健康的一面。
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活;而《鹿柴》则不免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
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
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而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白石滩清浅白石滩, 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 浣纱明月下. 这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清新可喜,颇堪玩味。 白石滩,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
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
如头两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写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何以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这不正暗示月光的明亮吗?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
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稍弱,绿色就会发暗;能见其绿,足见月光特别明亮。
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 前两句,是静态的景物描写。
后两句,作者给白石滩添上了活动着的人物,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家住水东西,烷纱明月下”,写一群少女,有的家住水东,有的家住水西,她们趁着月明之夜,不约而同地来到白石滩上洗衣浣纱。
是什么把她们吸引出来的呢?不正是那皎浩的明月吗?这就又通过人物的行动,暗示了月光的明亮。这种写法,跟《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以鸟惊来写月明,颇相类似。
[注释]
1. 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2. 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今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解说]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1、《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3、《秋夜曲》
唐代: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译文: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
4、《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5、《山寺夜起》
清代: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译文:
月亮从山石处升起,挥洒下来的光辉照得满溪烟雾腾绕。那烟的颜色像云那样白,溪水潺潺流到了这荒野里的寺庙前。打开门,欣赏这夜景,抬头看那深寒的夜空。有谁见过我这等没有家的流浪者,在这深山中孤独的难以成眠。
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
鹿柴(zhai寨),是辋川的地名。 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竟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了。
“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也许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
“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
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而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
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
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在青苔上。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
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人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
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象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不健康的一面。
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活;而《鹿柴》则不免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
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
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而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白石滩清浅白石滩, 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 浣纱明月下. 这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清新可喜,颇堪玩味。 白石滩,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
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
如头两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写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何以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这不正暗示月光的明亮吗?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
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稍弱,绿色就会发暗;能见其绿,足见月光特别明亮。
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 前两句,是静态的景物描写。
后两句,作者给白石滩添上了活动着的人物,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家住水东西,烷纱明月下”,写一群少女,有的家住水东,有的家住水西,她们趁着月明之夜,不约而同地来到白石滩上洗衣浣纱。
是什么把她们吸引出来的呢?不正是那皎浩的明月吗?这就又通过人物的行动,暗示了月光的明亮。这种写法,跟《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以鸟惊来写月明,颇相类似。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