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远景,“白云生处有人家”是全景,“停车坐爱枫林晚”是中景,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特写。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
⑤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⑥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⑦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⑧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⑨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⑩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两岸猿声啼不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
说明的科学知识是船上的人以船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岸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三国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曹植,在一首《待太子坐》中有这么四句诗: 白日曜青春, 时雨静飞尘。
寒冰辟炎景, 凉风飘我身。 这四句诗描写雨后天晴的自然环境。
“曜”是照耀之意,这里的“青春”是指可爱如春的青春大地;“时雨”就是及时而降的雨,“静”是使之静止、压住的意思;“辟炎景”是说驱除了炎热。诗的大意是:太阳发出白光,照耀着青春大地,及时的落雨压住了飞扬的飘尘,寒气驱走了炎热,凉风徐徐吹到我身上。
飞尘是指飘浮在空气中的灰尘,其颗粒直径约在0.1~10微米之间。由于气压、温度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空气中各种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撞击,使这些灰尘颗粒能长期飘浮在空气中。
一般来说,在农村,每升空气中约有8万粒灰尘,在大城市则可达30万粒,甚至多到70万粒。所以,城市的空气就显得很污浊。
雨后的天空,飞尘顿消,洁净如洗,空气格外清新。为什么落雨可以静飞尘呢?原来,下雨时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将空气中各种气体分子进行了加工,有的分子失去电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有的分子则得到电子,成为带负电的离子。
地球是一个带有大量负电的巨大的带电体,由于静电感应,它能够使每个下落的雨滴的底部带正电而顶部带上等量的负电. 对这样一个急速下落的雨滴来说,空中的正离子很难与它接近。这是因为,雨滴下部的正电荷要排斥正离子;而在雨滴上部,由于上升气流的影响又把正离子吹开。
只有空中的负离子,才容易受到雨滴下部正电荷的吸引而粘到雨滴上。因此,下落的雨滴往往带上很多负电荷。
大家知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样,在雨滴下落过程中,通道附近的飞尘就被吸引到带电雨滴上,正像带电的橡胶棒吸引纸屑一样,于是飞尘随着雨滴最后落到地面上。
假如你在刚下雨时,把一个干净的脸盆放到院子里,过一会再去看,脸盆底就沉淀了一薄层沙土,它们是粘附在雨滴上,随雨滴一起落到盆中的。这就是古诗名句“时雨静飞尘”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操在立太子事情上及其慎重,为了避免费长立幼引起宫廷政治斗争,最后还是把王位传给了曹丕。
曹丕在位期间,曹植受到了排挤和政治上的压制,最终无所作为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情绪的变化,也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但是,这首控诉哥哥迫害自己的诗歌,究竟是否出自曹植之手,还难以确定,曹植的文集中并没有收录这首诗。
《七步诗》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据载,曹丕做了皇帝后,想迫害曹植。
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与“兄弟”有关的诗,但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做不出来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七步诗》。
原诗是这样的:“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几经流传,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四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
作者采用比兴手法,自比为豆,以萁豆相煎为比喻,一“燃”一“泣”,揭示了兄弟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自己所受到的残酷迫害。萁,一般古诗鉴赏书上是指豆茎,晒干以后作柴禾。
事实上,豆是种子,包在果实豆荚中。种子在土壤中萌发,长出的植物体有根、茎、叶三种植物器官。
开花传粉以后,结出果实豆荚,完成第一个生命周期。在第一个豆荚出现之时,植物体同时包括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植物器官。
随着最后一个豆荚的成熟,植物体也逐渐变得枯黄,预示着收获的季节来临了。人们把豆苗连根拔起,采集豆荚,剥去果皮以后,得到豆,作为食物。
而植物体上的其它部分,则可以用来做柴禾。成熟早的豆荚,就在植物体上开裂,将种子散落在土壤中,豆荚则留在植株上。
因此,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古人所谓的“萁”,实际上指的是除去种子、花的整个植物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来“豆”和“萁”是同一根上生长起来的,为何“萁”这么着急得要迫害“豆”呢?表面上作者是职责“萁”实际上是一语双关,责问哥哥,为何要对一母同胞的兄弟迫害得如此紧急。
郭沫若先生在1943年在《论曹植》一文中,大胆推测这首诗非曹植所为。还做了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豆熟”做“席上珍”、“萁灰”作“田中肥”,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谈不上“相煎”。
郭先生从科学角度,赋予豆萁新的含义。这种勇于突破前人的思维定势,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诗中起兴所用的“豆”与“萁”分别为豆科植物栽培的大豆(Giycine max L.Merrill)的种子和除去种子、花的整个植物体。按照种皮颜色,可以分为黄豆、青豆、黑豆和其它各色豆。
大豆的祖先是野生大豆(Giycinesoja Sied.et Zucc),起源于我国。古书上曾称大豆为菽,如《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载。
19世纪后期传入欧美各国,20世纪30年代,大豆栽培已遍及世界各国。 。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远景,“白云生处有人家”是全景,“停车坐爱枫林晚”是中景,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特写。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
⑤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⑥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⑦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⑧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⑨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⑩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主要指江南地区的气候。
清明前后,我国江南一带受太阳照射的时间愈来愈多,气温升高较快,再加上东南海上的温暖潮湿气流吹拂,使这一带的暖湿气流开始活跃。与此同时,北方的干冷空气的势力尚未减弱,又频繁南下,常常在江南或华南一带与南来的暖湿空气相遇。
每年的4月上、中旬,正值大陆上两股冷、暖空气的势力相当,持续的局面会维持很久,相持滞留在江南或者华南一带,就造成了连续不断的霏霏细雨,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 另外,清明前后,江南一带大气层里的水汽比较多,这种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成毛毛雨,这也是江南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因由。
2.酒的味道其实就是酒精挥发出来,天气越热,温度越高越酒精容易挥发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科学道理是 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所以当山下的花谢了之后,山上的温度刚好是桃花开的温度,山寺里桃花才盛开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物理的相对运动) 【4】辛弃疾的《木兰花慢》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月轮绕地之理) 一、与光有关的诗句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平面镜成像)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直线传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光的直线传播)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光的反射、光的色散、光的折射)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光的反射) 二、与声有关的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声的发生和传播、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声的发生和传播)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声的传播、音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声的发生和传播) 三、与能量有关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物态变化)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机械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
古诗词与科学道理:
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新月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月初蛾眉月
3、月落乌啼霜满天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
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玉盘。 ……………满月
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下弦月
6、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末蛾眉月
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满月
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赤道线速度和公转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地垂直气候
1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
11、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散射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冷锋
1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暖锋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暖锋
1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华南准静止锋
16、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风力搬运
17、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昆明准静止锋、喀斯特地貌
1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对流雨
1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山谷风与地形雨
2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21、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船棹风。 …………伏旱
22、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 …………地形坡向与气候
2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温带大陆性气候
24、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 …………南亚热带气候
25、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青藏高寒气候
26、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高山气候
2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潮汐与月相
2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地
2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内蒙古高原
3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平原
31、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喀期特地貌
3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地上河
33、一山不容二虎。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34、落江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生物循环
35、枣发芽,种棉花。 …………生物指示作用
36、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
37、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38、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农业生产因地制宜
3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植被与河流
40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水循环
4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外力作用与地貌 自己找吧 都在里边
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物理的相对运动)
辛弃疾的《木兰花慢》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月轮绕地之理)
一、与光有关的诗句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平面镜成像)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直线传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光的直线传播)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光的反射、光的色散、光的折射)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光的反射)
二、与声有关的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声的发生和传播、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声的发生和传播)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声的传播、音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声的发生和传播)
三、与能量有关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物态变化)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机械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
1、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科学知识:
高山上的气温要比平地低,所以春天也来得晚.
2、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科学知识:
植物的腐殖质加入土壤可以使土壤肥沃.
3、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科学知识:
站得高,望得远.
4、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科学知识:
野草的生命力很顽强.
5、
示儿 陆游 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科学知识:
人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