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出处】王符的《潜夫论》
释义: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2.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出处】王守仁的《传习录》
释义:排斥虚妄,拒绝空想,鄙视华而不实,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处】《论语·宪问》.
释义:君子会羞耻他的言语大过了行动。
5.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出处】《墨子·修身》.
释义:只有学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去身体力行。
一.王符
王符(约85年~约163年):字节信,汉族,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
二.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三.《论语·为政》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四.《论语·宪问》
本篇出自《论语》,共计44章。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五.《墨子·修身》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出处】王符的《潜夫论》 释义: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2.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
【出处】王守仁的《传习录》 释义:排斥虚妄,拒绝空想,鄙视华而不实,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 释义:君子会羞耻他的言语大过了行动。 5.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出处】《墨子·修身》. 释义:只有学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去身体力行。 一.王符 王符(约85年~约163年):字节信,汉族,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
二.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三.《论语·为政》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四.《论语·宪问》 本篇出自《论语》,共计44章。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五.《墨子·修身》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王符的《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出处】《墨子·修身》. 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孔子不谈“怪、力、乱、神”,就已把目光聚焦在社会生活上.王符的《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这些思想,就是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它排斥虚妄,拒绝空想,鄙视华而不实,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创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灿烂的文明.务实精神作为传统美德,仍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熠熠生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出自西汉·桓宽《盐铁论·非鞅》
解释:嘴上说说并不困难,而真正做起来就感到困难。所以贤明的人总是务实而后求其功效,而不是只陈上空文就罢了。 所以,“效用”或者说实绩、政绩都不是“徒陈空文”的事,而只有求真(真知)务实真干才见其“效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诚实,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这种诚实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如果以不知为知,不仅不诚实,而且会影响自己的进步。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
【大意】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谈,而在行动上一事无成,那就会被别人视为“言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处】《荀子·修身》。
【大意】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提示】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实践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走,永远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会一事无成。
1、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薄葬篇》
2、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3、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实事求是。——《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
6、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萧伯纳
7、真实是人所持有的最高级的东西。——乔叟
8、一半的真实比虚假更可怕。——费希列宾
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10、行动是知识最适切的果实。——傅勒《格言》
1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