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江南,以往的家乡,云急风高,渚清沙白,偶有白鹭盘旋,离愁别绪揉碎在这秋景中,弥漫在这秋风里,不胜愁。那渡口下,就有一条老街,多年不曾变样。斑驳的墙体,窄窄的街道,木扇门的咯吱声,一直都在重复中往日的记忆。她在等待着谁?是怕旧人不识来时路?
走进老街,老街的上空拉起了黑色的的遮阴网,在烈日下有些许清凉,翻卷在秋风里,却增添了几分萧瑟。老街的老人,勤劳而又安详。年迈的老婆婆拄着拐杖,佝着腰,打完水,拎着水瓶正慢腾腾地往回走……
这是我的家乡,哪个只在爷的描述中存在的家乡,今天我回到了故乡,爷爷你看到了吗?我回到了您充满了童年欢乐的故乡!
老街虽老,可正午的老街却是生机勃勃的。那放学的学子们,正说说笑笑地从校园中涌出,走在这本冷清的街道中。倏忽间,秋的萧瑟被他们的青春朝气逼得无处藏身,逃之夭夭。老街中的小饭店顿时热闹起来,老板娘们虽忙得手脚不停,一切却安排得井井有条。老街虽老,虽不曾改变,可是老街那沧桑的脸庞却也因新生命而洋溢光彩。
爷爷,这使我想起了你所说的静静的小镇!却有无边的欢笑有快乐。我慢慢的走进老街,走过的凉亭,走过了湖畔…走过了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故乡。一个白发齐耳的老人,慈祥的看着我这个过客,那弯弯的脊梁,那承受生命悲苦后的淡定。爷爷如果你还在世的话!你应该也会和这个老人一样,慈祥的看着我这个孙子吧!行走在老街上,时光好似不曾流走。那老屋、那老人,一切都还是那么的熟悉、亲切。或许,我们更需要一点残缺的美好,一个遥远的记忆,一丝荒芜的寂寞;需要独自穿行在古老冷清的街道上,聆听岁月的诉说,感受光阴的沧桑。
老街又酷似一个淡定的暮年老者,任凭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依然固执地守着这片破落的世外桃源,遵循几百年遗留下的缓慢节奏,悠闲惬意地数着岁月的年轮。
老街依水而建,清一色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均为砖木结构,错落有致,鳞次栉比,青砖灰瓦,红窗飞檐,保留了江南古镇风姿,素有“青砖小瓦马头墙、朱角飞檐鱼悬梁”之誉。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多数房屋已成危房,亟待修整保护。
老街上行人稀少,冷冷清清,弥漫着恬静、苍凉和孤寂。偶见三两个老人围坐在门前的板凳上,东一句西一句地扯着那陈年烂芝麻的往事……
老街的的屋顶长满了绿叶,给这个孤零零老街增添了许多生机,这样淳朴的老街才能使爷爷您这样的老者记住这里一切!以致于你还与我们这年青的后生述说吧。
老态龙钟的老街渐渐与这个时代拉开了距离,这里的人们还过着依然在老宅子里生活,民风依然淳朴……
淳溪镇原基督教堂旧址简介 这里是原淳溪镇基督教堂,又称耶苏教堂旧址。
共二进二轩,占地260平方米。始建于1932年。
高淳基督,与佛教、伊斯兰教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信仰上帝(或称天主)创造并管理世界,耶苏基督是上帝的儿子,降世成人,救赎人类。
耶苏是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高淳基督教属英国基督教会。
由南京"长老会"和宜兴"自立会"分别传入境内。1926年,南京"长老会"通过溧水基督教牧师王敬德传入淳溪镇郊 (08月01日,5) [详细内容]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 1938年6月中旬,新四军先遣支队和一支队先后进入苏南茅山根据地扫荡,为粉碎敌人扫荡,一支队特命司政机关分散转移。
8月,一支队政治部在刘炎主任率领下转移到高淳县城淳溪镇一带。 1938年8月,为开通茅山抗日根据地和皖南新四军军部的通道。
一支队政治部决定由宣传科长戈白章、张春生、侯日千、华仁义等四同志组成民运工作组,在高淳县城开展地方工作,对外称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他们利用国共合作的合法身份,向广大店员、工人、学生宣 (08月01日,6) [详细内容]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高淳老街"东端,原系吴氏宗祠,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
据《高淳县志》记载,吴家祠堂建于明朝末年,面朝官溪河,背靠老街,共三进。,第一进是戏楼,楼上"观乐台"(戏台),楼下是通道 ,台前是露天剧场,可容纳千余观众。
第二进叫享堂,现作为展厅,陈列的历代砖、石雕刻,技术精湛,价值很高。第三进是祭殿,现在也作为展览厅使用。
三进一进比一进高,飞檐翘角,风姿 (08月01日,6) [详细内容] 赵 厅 赵 厅 赵厅是幢有代表性的明清时期的商住楼,宽三间、纵深三进、上下两层,砖木结构,面积500平方米。第一进作店面,是进行商品交易场所,第二进行作仓库、手工作坊和会客室,第三进主要作卧室,留有一贵宾接待室。
进与进之间设天井通风采光。每进堂柱内设石门坎,共四个门坎。
一进比一进高,象征生活、经商步步高。头进门面是牌坊式,门额之上设骑楼,木板封闭,檐口由曲橼外挑既挡雨又遮阳。
出头枋下撑,雕草画龙。两侧山墙垛头逐级外挑,画有铁拐李、牡丹、福寿等图案 (08月01日,6) [详细内容] 清代道教神像展览馆 清代道教神像展览馆 这座三间两层的古建筑,原是商家的商住楼,经整修辟为高淳道教画像展览馆,展出已民有400多年历史道教"斗牌神像"100 余帧。
斗牌神像专供做"道场"时陈列,由于画像是插在"五升斗"来量米,每次道场作完后,这些斗里的大米就充作道士们的"酬金"。斗用的越多,收入的大米就越多。
因此,道士们罗列了许许多多的天上地下帝王将相及各路神仙。只要是百姓崇敬的名人高手、能工巧匠, (08月01日,7) [详细内容] 民 俗 馆 民 俗 馆 座落在高淳老街114号的民俗馆,是地方民俗展馆,这栋层古建筑原是富商的商住楼,前后共有四进,前三进是三开间,后进有入间,总面积近千平方米,现作民俗馆。
全馆共设门厅、雕刻漆器厅、蓝印花布纺织刺绣区、剪纸刻印绘画区、音乐戏曲舞蹈体育区、农渔具区和泥陶工艺区七个展区,展品千余件。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直观、形象地展现高淳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状况以及风俗习惯的演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木雕 (08月01日,6) [详细内容] 侵华日军在高淳暴行展示馆 侵华日军在高淳暴行展示馆 1937年12月,日军第一次侵占高淳县城,1938年2月撤离。1939年8月,日军第二次侵占高淳县城,至 1945年8月日军投降,盘踞高淳达七年之久。
日军盘踞高淳期间,相继建立了"高淳警备司令部"、"宪兵司令部"、"高淳密探队"、"特工高淳组"等军事机关和情报组织。搜集我军事、政治、经济情报,特别是我新四军、地下党及国民党忠救军的情报,残暴地奴役高淳人民 (08月01日,5) [详细内容] 古代砖雕石刻展览馆 古代砖雕石刻展览馆 高淳砖雕石刻展览馆是一座收藏、陈列、研究的专题性博物馆,座落在高淳老街(中山大街)130号,步入正门,越过串道,宽敞的大厅内,陈列着上自东汉的画像砖,下至明清的砖雕石刻,一件件精湛的作品,凝结了古代高淳人的智慧和结晶,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这批实物题材丰富,内容广泛,全为本县收集,还有来之于出土的汉代封建贵族墓的画像砖。整个砖雕石器刻展品,构图布局精美,雕刻技术娴熟,花卉草虫栩栩如生 (08月01日,5) [详细内容] 乾隆古井 乾 隆 古 井 闻名遐迩、享誉淳溪古镇的乾隆古井,原名叫大成井,后因乾隆帝三下江南时曾饮用过此井之水,百姓们便称之为"乾隆古井"。
此井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距今已有477年的历史了。期间由于井内被淤泥堵塞,曾分别于清道 光十四年(1834年)和清光绪元年(1879年)由当时的希彻公公堂出资,先后进行过两次清淤掏挖。
因此,该井之水始终保持清澈洁净,成为人们饮 (08月01日,5) [详细内容] 江南圣地 江 南 圣 地 古镇老街有一处优雅别致的地名,叫"江南圣地"。相传这一美誉还是200多。
高淳老街,因其街道直如“一”字,无任何扭曲,遂又称“高淳一字街”,其内建筑物皆为明清时期所建,于太平天国时期免于战火,被良好保存下来,故称一“老”字耳。
步入老街,见到的是一栋栋陈迹斑斑的木雕建筑物,迎面吹来是“牛衣古柳卖黄瓜”的依稀古风,闻到的是高淳特产的老白干和辣椒末。街宽只有2米多宽,只容得两三人并列走进去。街的两旁皆是商铺,有卖凉席的,扇子的,古玩的,字画的,更有甚者开起了“客栈”,或许是到的较晚,许多店铺业已关门,只剩下几户人家开着门,在店门口乘凉,好象顺带再卖点东西。有几个穿着汗衫短裤的老头蹲着围在一个木桌前,专心致志的下着象棋,时不时冒出两句“将军”之声;也有几位身着花布格衫的中年妇女抱着各自的小孩,哄逗得小孩咯咯直笑;也有书者在门前支起一张小桌,铺上宣纸,旁若无人的用狼毫挥洒起来……这一切与外面那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人流如水马如龙的世俗街道相比,岂能同日而语?不知
不觉的我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若他老人家在此,岂能不赞道这是一个现代的“桃花源”?
无意间,我在两家店铺之间发现了一条羊肠小道,曲径通幽处,极目望去,竟望不到底。不由的,让我想起晏九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绵绵细雨中,伊人空撑一把油纸小伞于这江南小道上摇曳身姿,雨滴在油伞面上分外明朗,从远处望去却是茫茫的一片。细雨渐欲迷人眼。雨也渐淅,路也迷迷。“XX!”妈妈的一声呼唤让我淡出了黯然神伤,匆匆忙忙之际,赶紧将这江南美景收之于相机。
漫步于这用大块青石板铺成的路上,脚步不觉的沉重起来。走近细看两旁的古建筑,用手感受着陈旧木板上的斑斑皱纹,细细品味着前人卓尔不群的血汗,我轻轻拉动着木门上的狮头拉环,青涩的铜锈发出轻脆的声响,与远处传来的敲钟声仿佛交织成一首琵琶古曲,传递着历史的信息。岁月的沧桑始终褪不尽老街的容貌,却褪尽了老街的荣华。能想到,百年前的老街充斥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处处皆是买卖之声;而如今,时代的进步,岁月的流逝,跟不上时代朝流的老街,终将被淘汰,终将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结果只是木楼古雕影空照游人。
但若仅老街当作历史遗迹,却有几分朴素雍容之感。它既不像故宫那样的雕栏玉彻,也不像周庄那样的浮华繁盛。老街就是老街,永远保持着原汁原味,永远守着它那份独有的特色,决不与它物雷同,让一昧要求复古的那些所谓的建筑师为之抱愧,为之郝颜。
不由为老街得意的我竟被子那颇为光亮的青石板铺成的路迷住。坑坑洼洼的路面,不知留下了多少前人的足迹。佛说,前生多少次的回眸,才赢得今生的这一次邂逅?这路竟与我心灵相通。断送了一生的憔悴,恐怕也只消得这一个黄昏。不知在青苔密布的石板上,阅览了那么多勿勿而又倦怠的脚步,哪一双才是真谛?才是这老街的灵魂?闲云楼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定格在绵长的老街里。
时间如白马过隙,叫人过犹不及。回首向来潇洒处,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老街,我期待着与你的下一次邂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0秒